沉浸式“宇宙空间站”亮相三高炉

超现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地面上的“宇宙空间站”是如何打造的?近日,大型环境装置艺术展《環宇無形》在首钢园公开展出。《環宇無形》是中国艺术家高三石潜心三年的力作,凭借其鲜明的个人创作风格和蕴含的中国艺术基因,吸引了不少游客。
6月2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来到首钢园三高炉时看到,在超万平方米的展览空间中,大量和物理工业相结合的作品正在展出。艺术展共包含7个空间部分,分别为:《无极》、《起源》、《ZOMIA》、《永恒》、《进化》、《重生》、《ID》。作品从生命起源、文明进程以及地球与宇宙之间的发展脉络为思考源点,将哲学、物理与艺术相融合,突破了艺术表达的边界。同时,有别于常见的装置作品置于美术馆等独立空间中,艺术家更侧重于让作品和环境融为一体。
“每个人置身在这个空间里,都会对宇宙和生命的起源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高三石告诉北青报记者,《環宇無形》作为环境装置艺术,强调艺术品与环境关系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艺术品。此外,《環宇無形》不拘泥于平面视觉化的限制,其内核更加注重环境与艺术的融合,通过巧妙的艺术创作,给人以穿越时空星际的电影式沉浸体验,让人身历其境般地在宇宙、历史和未来中穿越体验,这种独特的艺术震撼力,也吸引了更多当下追逐、分享潮流与艺术的年轻观众。
此次落展北京首钢园,也是高三石思考很久后的决定。独特的中国硬核工业环境和破局介质的中国装置艺术,打造出最“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现实艺术形式。“我看到了先锋前卫的艺术理念与工业遗存碰撞时的火花”,高三石说,依托于“三高炉”等标志建筑,这7个不同的艺术空间,每一个空间都结合首钢园的不同特质做出艺术表达。
高三石在对自己的作品解读时,重点提到了第一个作品《无极》的创作,就是灵感来自于老子的《道德经》中的“复归于无极”。《環宇無形》中饱含的中国基因,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智慧与境界,也让大众与艺术建立了更多连接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古老的东方哲学魅力。法国媒体人在《DELLLUSIONS》中这样评价高三石——“艺术家严谨地纪录和抒写着梦境与现实,并在影像风格表意之中不断地转换和超越如激流般让我们萦回。”
自开展以来短短几天内,独一无二的现实物理沉浸观展体验被分享无数,随手一拍就是大片,观众纷纷评价说“超出预期,一定要来现场体验”。此外,艺术展还迎来一批国际友人,首钢园三高炉的工业环境和装置艺术的融合所呈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大家浓烈的兴趣,“Incrdible(难以置信)、Un believable(不可思议)”等赞美之词不绝于耳,他们表示,这样的大气只能属于中国。
据了解,大型环境装置艺术展《環宇無形》公共展出时间将持续到7月18日,展览的7个艺术篇章空间在首钢园区错落分布,有纯户外、半户外和地上地下室内的,每一个空间都十分值得静下来沉浸体验。
文并摄/本报记者 刘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严格落实!国家文物局开展全国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 人民网北京6月22日电 (记者刘佳)为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集中排查整治安全隐患,着力加强文物安全防范工作,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开展全国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在全国文物系统启动了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文物安全案件多发以及安全隐患突出的省市文物、博物馆单位现场督查指导,对各地排查整治工作情况公开通报。 据了解,集中排查整治工作时间为6月至9月,全面排查全国文物、博物馆单位盗窃盗掘和火灾等安全风险隐患和问题,重点排查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石刻盗掘盗窃盗割等安全隐患和安全管理问题,革命文物建筑、传统村落、文物古建筑群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博物馆、纪念馆、国有文物商店等文物收藏单位安全隐患和安全管理问题,文物建筑构件和附属文物被盗隐患和安全管理问题,文物保护工程工地和考古发掘工地安全生产隐患和管理问题等。…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