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日特别策划
美学云课堂|听见“非遗” 品味穿越600年的绝美吟唱
审美可以让人脱离低俗、庸俗和媚俗,进而让人得到心灵和精神上的净化。中华民族拥有在5000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灿烂文明,一直饱含着丰富的美育思想。在审美方式愈加多元开放的当下,以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启智润心、培根铸魂意义非凡。
为普及美育,让大众更好地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人民网特别推出《美学云课堂》栏目,通过线上线下的经典文艺作品展播、文物和“非遗”技艺赏析、美学理论讲座等形式,在全社会培育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美学云课堂·听见“非遗”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也是昆曲申请“非遗”成功纪念日。21年前的今天,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也由此迎来了新世纪的繁盛。
从600年前向我们走来的昆曲,美在绮丽婉转的吟唱,美在华美雅致妆容,美在金丝银线织就的百年芳华。
昆曲发端于中国“四大声腔”之一的“昆山腔”,一开始,只是流传于民间的山间小调。明代嘉靖年间,一位叫魏良辅的戏曲音乐家“足迹不下楼十年”,和当时民间音乐家共同潜心钻研,在昆山腔的基础上,研磨出一种新的昆曲腔调——水磨调。
这一优美的曲调诞生后,很快在江浙一带传开。在此基础上,明代戏剧家梁辰鱼和民间名家共同研究、创作出中国最早的昆剧《浣纱记》,拉开了中国昆曲剧目演出的历史序幕。
溯源发展历程,昆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文言唱词、行当分类到服装行头,无不雅致讲究,被视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介绍,昆曲有600多年的历史,哺育了很多的地方剧种,因为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表演被称为“百戏之祖”。“我们从小就开始练基本功,包括‘腿功’‘毯子功’‘靶子功’”,杨凤一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戏曲演员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演完戏后大幕徐徐拉开,戏曲演员站在舞台中央,听见舞台下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时,自豪感油然而生。那一刻会更坚定会走好昆曲这条路。”杨凤一说。
国家一级演员、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北方昆曲剧院当家花旦魏春荣表示:“我们作为昆曲的传承者,一直秉承着‘守正创新’的宗旨,‘守正’是前提,守住我们的根基,尊重它,然后在学习、继承、积累以后,再去把它推陈出新。”
据魏春荣介绍,此前昆曲经历了很长一段的低谷时期,能够走到今天是非常不容易的,这要归功于每一位从业者的坚持和努力。“社会各界也越来越重视传统艺术,在多方的不断努力之下,才能够让昆曲这样的古老艺术在当下也能够开出更美丽的花。”魏春荣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