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戏楼正乙祠重张
2022年04月25日09:0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本报电 (记者郑娜)低吟婉转的昆曲唱腔久久萦绕于古朴幽雅的雕梁画栋间,凝结三百多年历史烟云的戏楼重焕艺术魅力。4月19日晚,在量身定制的驻场戏《天官赐福》表演中,北京“会馆有戏”之正乙祠演出在修缮一新的正乙祠戏楼启幕,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及西城区指导,北方昆曲剧院承办。
文艺院团演出进会馆旧址是首都文化建设的创新之举。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专门研究制定关于推动文艺院团进会馆旧址的工作方案,聚焦打造会馆演艺新空间的建设。
正乙祠戏楼曾是银号会馆,也是中国最古老、保存基本完好的纯木结构戏楼,被称作“中国戏楼活化石”。为全力打造“会馆有戏”文化惠民新品牌,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将正乙祠戏楼交由北方昆曲剧院修缮、运营及使用。据北方昆曲剧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正乙祠未来将打造成一个汇聚优质演出的平台,不仅要演出《牡丹亭》《长生殿》这样的经典昆曲剧目,还会演出具有北昆特色的传统剧目。同时,戏楼并不拘泥于昆曲的演出,还会举办昆曲雅集、网络直播和戏曲文化讲座,并邀请京剧和具有特色的地方戏在这里演出,吸引不同观演群体走进这座古戏楼。
北京自古以来就是戏曲艺术的聚集之地,全城大大小小的会馆承载了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赋予了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目前,全市已有8家会馆推出多场“会馆有戏”系列演出。未来,北京市将继续立足老城保护与复兴,不断探索“会馆有戏”常态化演出机制,举办古戏楼戏剧展演季,开展戏曲公益讲座、文化沙龙,开发“会馆有戏”微旅行线路,持续打造市民身边的文化圈、艺术圈,增强“会馆有戏”品牌吸引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美好生活的需要,切实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责编:王连香、陈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两部门:推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 人民网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杨虞波罗)日前,文化和旅游部、 中央文明办印发《2022年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现就开展2022年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工作提出方案。 《方案》的主要任务包括以阵地服务为抓手,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优质文化和旅游资源向边疆民族地区倾斜;以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为宗旨,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关爱系列行动;以倡导文明旅游为重点,推动旅游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以创新工作机制为突破口,推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五个方面。…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