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中国 奋斗人生
新时代新征程呼唤我们不断掌握新知、学以致用、创造创新。4月23日是第二十七个世界读书日,我们约请来自不同领域的6位作者,分享读书与实践心得,与读者一道感受时代脉动,从阅读中汲取向上向前的精神力量。
——编 者
像一树一树的花开
梁晓声
关于书,是没法用几句话概括的。然而最近我一想到书,便想到林徽因的诗:“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么说,不是将另一类书排除在外——那类如投枪、如匕首、如号角、如战鼓的作品。不,我觉得那样的书也像“一树一树的花开”,礼花般炽烫绚烂的“花”。
一切科学的书也像“一树一树的花开”,没有哪一类书不像,任何一类专业的书也都像。并且我认为,这样想,是对所有贡献过专业之书的人们的赞誉。
而童书,确乎像“燕在梁间呢喃”。
也确乎的,读纸质书的人少了,读电子书和听书的人多了。我起初是为书和写书的人忧伤的,现在不了。老人们视力不好了,享受听书的时刻不亦乐乎?年轻人时间不够用,在地铁上读电子书也是对书的亲近啊!
书对人类心性的滋养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长期贡献,读和写都是对此宝贵传统的爱护、继承,读和写同等重要。
现在几乎没有文盲青年了,恰恰相反,学历高的青年比比皆是。青年总是要成家,总是要为人父为人母的。我想,年轻的、有知识的、自己读过书的父母们,在孩子3岁生日那天,应送给孩子一份特殊的礼物——用彩纸包着,扎着漂亮的丝带,由孩子打开;当童书呈现时,郑重地向孩子宣布,从这一天起,父母轮流为孩子读书的亲子阅读开始了。还要为看童书的孩子拍下纪念照,对他或她说:“你看书的样子很美!”
于是家中为孩子而有了一格书架。
等孩子上中学了,有了自己的房间,那书架便移到了他或她的房间,墙上还挂着他或她3岁时读书的纪念照——那时他们已经开始自己选书看了,选的过程中必然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判断力。
后来,孩子们或因学习压力所致不怎么读“闲书”了;再后来,他们成了大学生,几乎只有精力读专业书了;再再后来,他们毕业了,参加工作了,成了地铁上看电子书的人;等他们结婚了有了孩子做了父母,也会在自己孩子3岁生日那天送上一份用彩纸包着的扎漂亮丝带的礼物——书。
而等他们老了,便成了以听书为享受的老人……
纸质书在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永不消亡。
年轻的朋友们,如此这般参与优良传统的守望、爱护与继承,不亦乐乎?让那“一树一树的花开”成为人类社会之恒久的风景,不亦贡献乎?
(作者为作家)
读书贵在知行合一
楼宇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观察、思考问题往往是从人入手。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其根本特点就是看一切问题都和人联系在一起,都要思考它对人有何教益。
从这个角度看读书,就要做到活读书、读活书,通过读书来拓展知识、学习技能,通过读书来明白事理、完善人格。要读出智慧来,不要读成知识的奴隶。《礼记·学记》里讲:“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光记住一些知识,不能够当人家的老师。学问并不在于你能够记住多少知识,而在于你能否理解知识背后传达的思想和为人处世之道,这是中国文化所强调的要点。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重视“为己之学”,意思是为学要“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不仅听进去,记到心里,而且落实到自己的日常言行中。与之相对的则是“入乎耳,出乎口”——仅仅把学问视作谈资,去向别人夸耀。这后一种做法没有经过“心”,更谈不上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为己之学”意味着,读书最终要落实到做人上。读书做人不是两件事,而是一体的。读书要在“行”上下功夫,要将所读之书,句句落实到自己身上,身体力行,知行合一。
我们常常引用一位西方哲学家的话:“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自身并不能成为力量,只有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才会产生力量,而如何运用是需要智慧的。智慧是发现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智慧才是力量。
特别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如果只是简单地学习知识,把知识对象化、固定化,与自身的为人处世不直接关联,那是没有力量可言的。只有把从传统文化中领悟到的做人做事的道理,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完善自我,并且由己及人、由近及远,让他人、社会有所受用,这样的学习才更有意义。
书,有有字之书,也有无字之书。有字之书是前人的、他人的,我们要去阅读、吸取;同时,自己还要去读社会人生的无字之书,在实践中学习、体悟。现实生活中充满变化,历史的、别人的经验可能管用,也可能不管用,要在实践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最后还是要落实到行动中。我们每个个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要落实到生活实践中。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用知识点亮浩瀚星空
王亚平
从中国空间站的舷窗望向外面,蔚蓝的地球生机勃勃,它周围是深邃的宇宙,充满未知。除了看不够的美景,3次太空授课同样记忆犹新。我由衷希望通过意义非凡的太空课堂,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求知阅读的兴趣。
2013年第一次授课,短短40分钟,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科学之门”。返回地面后,我收到很多信,信中饱蘸童真童趣,洋溢着求知热情。有的说:“我也想飞向太空,探索其中的奥秘。”有的说:“请把接力棒交给我吧!”还有不少孩子问:“什么时候再有太空授课?”带着这些期待,经过8年不懈努力,“亚平老师”终于再次追梦成功,登上“讲台”。在神舟十三号任务中,我和翟志刚、叶光富完成了两次太空授课活动。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内容更丰富,科学设备更先进。
有的同学听课后,给我写信上传到中国空间站,我高兴地回信:“只要敢于追梦、勇于追梦,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这种互动,折射出航天事业对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召唤和激励。正如科幻作家刘慈欣所说,“太空课堂”最棒的地方,是像一支画笔一样,为孩子描绘了一个与地球重力世界不同的太空世界。
成为航天员,也是一个不断求知的过程。参加选拔体检期间,我在散步时偶遇杨利伟,好奇地问:“当航天员最难的是什么?”他就说了两个字:“学习。”之后,我深深意识到这两个字的分量。入队第一年,我们要系统学习空气动力学、天文学、高等数学、航天医学等30多门课程。知识储备就像盖房子,要一点一点来,没有捷径可走。白天排满课程,晚上写作业、预习、复习,书桌上的台灯从没在深夜12点前熄灭过。
除了“硬核”专业知识,文学和朗读也很好地陪伴了我们的太空生活。我们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朗读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总序,被大家称为“从远方传来的诗意”。平日工作训练之余,我也会看电影来放松身心,尤其是科幻题材。每当看到银幕上的航天员经历,我的内心就会产生强烈共鸣。一边看,一边回忆自己在太空中的日子。走出电影院,仰望天空,不禁想到自己趴在舷窗口远远眺望地球的情景,心中油然生出对航天事业的热爱,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陶醉。
如今安全返回地面,我依然渴望带着孩子们的科学梦再次飞向太空,完成新的探索,用知识点亮浩瀚星空,继续书写中国和人类航天事业新的辉煌。
(作者为神舟十三号航天员)
建筑是文化的传承创造
程泰宁
身为一名建筑师,每当被问及“中国传统园林是不是对你的影响很大”时,我总是笑着回答:“可能中国古典诗词对我的影响更大。”
中国古人的造园手法及其营造的意境,的确给我带来许多启示,但包括诗词在内的传统文艺、美学与哲学,对我创作的影响更为深远。不论是苏东坡、辛弃疾,还是柳永、秦观、李清照,我对建筑意境的感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他们笔下的诗词。我也常常从怀素、黄庭坚的书法中领悟线条构成,感受空间实与虚、水墨浓与淡的关系,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汲取“意到笔不到”“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理念。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放到建筑中,就是“工夫在设计之外”。我一直认为,要真正做好建筑设计,不仅需要手法和技巧,而且需要理念和哲学支撑。那些世界知名建筑师的背后,无一没有哲学背景和美学源头。所以,不论处于何种阶段,阅读、学习和思考对建筑师来说都非常重要。我们常说“文如其人”,实际上建筑作品也如其人,建筑师的素质品位对作品的影响是极其明显的。
从中国文学、画论到西方文艺史、西方的建筑杂志,从传统美学到现代、后现代哲学,我从阅读中受益甚多。有两本书我读过很多遍,一本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一本是丹纳的《艺术哲学》。它们谈的不是建筑,但对我来说,处处都能引发对建筑的思考。
建筑师做设计,不可能不考虑形式,不可能不考虑功能、技术、经济等现实问题,但我不希望简单地去呈现,而是想表达一些能够冲击人们内心的东西,把形式、功能问题的解决提高到文化层面上来。从根本上说,建筑师的使命不仅是构建更理想的人居环境,还应该是文化的传承与创造。
作为中国建筑师,我们有责任将中国的建筑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传统与现代如何接轨,这是绕不过去的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好东西要保存,更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和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我在欣赏吴冠中的绘画、林怀民的舞蹈、王立平的音乐时,常常思索他们的转化创新之路是怎么走的。不同的艺术形式、文化门类之间,完全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借鉴。
究天地人文之际,通古今中外之变,成建筑一家之言。建筑创作要有文化观和历史观,要有自觉的价值追求。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年轻人的期待。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学训练让我不断突破
苏炳添
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我跑出了9秒83的成绩,闯入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同时打破了“9秒85是黄种人极限”的说法。
我的身高只有1米72,100米要比百米飞人博尔特多跑7步。我今年33岁,早已过了传统认知中的“黄金运动年龄”,全身还遍布伤病。但我相信,通过自身努力和科学训练,世界其他选手可以做到的,我们亚洲选手也一定可以做到。
在竞技体育比赛中,当运动员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面临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竞技,也是整体素质的比拼。加强学习、提升素养、科学训练,是运动员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不仅是一名运动员,同时也是一名大学老师,从赛场到课堂,从起跑线到讲台,对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有深切感受。近年来,很多运动员意识到文化素养的重要性,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基础文化水平的提高,运动、心理、科技相关知识的汲取,有助于加快和加深运动员对训练的理解,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收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在平日训练中,我一方面总结自己多年的比赛经验,一方面通过学习对运动体能、技术、恢复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调整,制定符合专项竞技能力发展规律、人体生理机能状态变化规律和运动员个人特点的科学化训练方案,全面提升自己的竞技能力。比如,通过学习研究,我发现要提高成绩,必须解决自己之前存在的股后肌群力量和踝关节力量不足、主动下地速度和发力速率偏慢、起跑姿势不合理等问题,于是我把起跑脚从左脚改到右脚。这对运动员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最终让我实现了突破、取得了成功。此外,脚踝下压、摆臂技术等的优化调整,也是我在不断学习总结中逐步形成的。
田径被称为“运动之母”,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其中100米短跑是历届大赛中关注度最高的运动项目。从1932年刘长春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男子100米短跑项目开始,中国男子短跑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新时代以来,中国涌现出多位高水平运动员,100米单项和4×100米接力成绩跻身世界前列。
当前,世界竞技体育激烈变局的发令枪已经打响,中国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学训练这一关键动能。我希望,科学能为“中国速度”再提速、中国田径再创辉煌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力量。
(作者为田径运动员)
培养创新思维功在日常
尹 烨
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强调创新。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都希望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下一代。作为一名生物科学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我经常被问到:“怎样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我认为家庭环境和氛围最重要。孩子教育的第一环境是家庭,父母包容孩子的好奇心,孩子才敢于尝试,而勇敢尝试是一切发现和创造的前提。我走上科学的道路,要感谢我的父母。我的母亲经常会鼓励我甚至带着我“闯祸”,比如在野外抓到一窝刺猬带回家养着。父亲让我从小知道做事有底线,养成良好习惯。父亲还有意识锻炼我的口才,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就带我上台说相声,培养我用生动语言讲道理的能力,这种能力随着阅读量和知识面的扩大不断得到提升。
创新是一种思维习惯。低技术创新、组合式创新等在生活中随时随处可以发生。我们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并保护孩子的创新力。比如孩子说“1+1=2”,我们可以拓展告诉孩子1+1也可以不等于2,二进制的时候就可以是1+1=10;再比如,讲到企鹅会不会飞,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企鹅当然会飞,只不过它是在海里飞,如果你把水想成是更黏稠的空气的话。简而言之,我们要肯定孩子的奇思妙想,并学会从逻辑上帮他们解释通,让他们从小就习惯从多个角度、跳出“盒子”来思考问题,这是对创新力最大的呵护。
高质量的科普对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也必不可少。近几年短视频平台兴起,使科普形式从线下转到线上,传播媒介从文字、音频逐步过渡到视频,对科普起到明显促进作用。一方面,视频可以通过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帮助大家理解很多宏观微观的概念和现象;另一方面,对内容创造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催生出越来越多科学品质和表达形式兼美的科普作品,满足人们尤其是孩子们的求知欲,这对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养、培养创新型人才大有裨益。
去年年底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十二条就强调了科学技术普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这无疑是对科普工作者的极大鼓舞。
新世纪以来,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正在快速突破。特别是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举措,让我们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作者为生物科学工作者)
制图:赵偲汝
《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22日 20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