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场馆尽显科技范儿 座位10秒内可升至40℃以上
人民网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胡雪蓉)“‘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将北京冬奥会场馆规划、建设、运维关键技术作为重点任务进行布局,重点解决了雪车雪橇赛道、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速滑馆等场馆设计、建造和运维技术难题,支撑国家体育场智能化和国家游泳馆‘水冰转换’等场馆改造。”18日,在“科技冬奥”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如是说道。
吴远彬介绍称,通过技术攻关,从规划设计、建造施工到运维服务等多方面实现关键技术新突破,支撑冬奥场馆高质量建设。“以雪上场馆为例,首次掌握符合国际标准的竞技型人工剖面赛道设计方法与建造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崇礼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和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建设。”
他表示,北京冬奥场馆建设实现了科学、艺术和文化的完美统一。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设计灵感源于中国的传统吉祥饰物“如意”。从跳台环形顶端,再到剖面线形和底部看台,与中国传统吉祥物“如意”的S型曲线完美融合,被称为“雪如意”,在体现体育建筑动感造型的基础上,又凸显了中国元素。国家速滑馆的建设中,创新突破索网结构数字找形、优化、全仿真等关键技术,实现了结构轻质、绿色节能和建筑设计动感轻盈相融合,科技创新让建筑设计彰显出“冰上丝带”的灵动感,迈上建筑美学新高度。
“可持续发展”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提出的三大理念之一,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绿色、智慧场馆建设,提供便捷化服务体验,有力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国家速滑馆建成了全球首个超大冰面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速滑场馆,碳排放趋近于零,成为低碳绿色运动场馆建设的样板工程。在既有场馆改造中,科技创新有力支撑国家体育场智能化和国家游泳馆“水冰转换”等场馆改造。自主研发的“冬夏场景转换”关键技术体系,实现了冰面毫米级高精度测量,支撑国家游泳中心创造性建成世界首个智能化、快速拆装的水冰转换场地,成功保留两届奥运遗产,有效破解了世界上大型场馆长期运营难题。
“此外,为破解室外观赛气候寒冷的问题,研发场馆坐席和站席观赛环境的舒适性提升技术,实现零下20℃体感温度下,设备表面温度10秒内升至40℃以上,显著提升观众热舒适感受。”吴远彬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