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冬奥测试“考卷” 我们一起作答
本报评论员 栗玉晨
国庆节长假尚未结束,冬奥会实战测试已经拉开。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成功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系列测试赛将为明年正式赛事提供重要参照。既确保赛事参与者不在来华参赛期间感染新冠病毒,又确保不因赛事可能产生的病毒输入性风险造成境内疫情反弹,是此次系列测试赛乃至未来冬奥会必须重点解决的重大问题。
10月5日起,北京冬奥组委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8个竞赛场馆举办10项国际赛事、3个国际训练周和2项国内测试活动。这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前最后一次全要素实战“测验”,既是落实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的要求,也是冬奥会筹办工作的重要一环,将为北京冬奥会如期、安全、顺利举办打下扎实基础。
国庆节长假尚未结束,冬奥会实战测试已经拉开。未来三个月里,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和短道速滑世界杯、雪橇世界杯、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障碍追逐世界杯、国际雪联跳台滑雪世界杯等精彩赛事和训练周将轮番登场。2000余名来自亚洲、欧洲、北美的冰雪运动高手、随队官员、国际技术官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将参与此次冬奥会前最后一次系列测试赛。此次系列测试赛规格之高、规模之大、要素之全前所未有,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背景下,这无疑是北京冬奥会举办前的一次大考。
从高标准的场馆建设到高水平的志愿者服务,从赛事组织到城市运营保障,作为曾经举办过夏季奥运会的国际化大都市,北京拥有丰富的大型体育赛事成功组织经验。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成功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此次系列测试赛给出的答案,将为明年正式赛事提供重要参照。既确保赛事直接参与者不在来华参赛期间感染新冠病毒,又确保不因赛事可能产生的病毒输入性风险造成境内疫情反弹,是此次系列测试赛乃至未来冬奥会必须重点解决的重大问题。
此次系列测试赛将严格落实远端防控、疫苗接种、健康监测等措施,所有参赛人员入境后闭环管理,有利于首先守住外防输入关口。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让参赛的各类人员在华期间直至离境均在闭环内,严格执行全流程、点对点,只能在比赛场地间活动,每日接受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使用专用交通系统等一系列防控措施,有助于充分保障参赛者健康,有利于严密遏制疫情输入性风险。
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场一策”“一馆一策”要求进行细化的功能分区、防疫分区、人员流线,更加有针对性地从衣食住行、训练比赛、颁奖采访、防疫消杀等各个环节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点都制定出了相应预案。这就等于给冬奥会测试赛打造了一副“金钟罩”。测试赛将为按照预案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筹办工作提供最后的查漏补缺机会,最大限度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安全顺利举办。
这还不够。安全、顺利地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社会面疫情有效防控的助力也必不可少。适当选择一些测试赛场次安排观众到场,就是对社会面防控的一种测试,可为测试明年冬奥会国内观众承载能力提供参考。国庆节长假期间,新疆伊犁等地的散发疫情牵动人心。国庆期间外出人员回京后,自觉严格落实14天健康检测,坚持减少聚餐聚会、戴口罩、“一米线”等防疫措施;公共场所继续坚持限量、预约、错峰,严格落实测温验码;各类交通场站、公共运输工具严格做好消毒、通风和人员防护;校园更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宜秋冬季的防控举措,等等,都需要落实再落实、强化再强化。赛场内外一起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让此次系列测试赛取得圆满成功,才能为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打下坚实的疫情防控基础。
检验场馆设施、锻炼运行团队、积累办赛经验、磨合工作机制、落实属地保障、测试运行指挥,是此次系列测试活动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就是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社会各界携起手来,赛场内外共同努力,一定能答好冬奥测试这张沉甸甸的“考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