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文艺星开讲”建党百年特别策划“红色放映室”④

对话《长津湖》主创:用感动与热血展现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黄维 刘颖颖 郭冠华 刘微
2021年10月02日18:08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核心阅读:

我们这一代电影人用现代的电影语言、现代的制作技术,做出了一部无愧于时代的电影,希望能够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于冬

整个创作过程中,我们慢慢对长津湖这个故事的人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每个人都付出了很多努力,拍到动情之处,大家都眼含热泪。

——黄建新

我觉得导演的工作之一,就是去“点燃”演员。我最怕的就是千人一面,比如说,吴京演的伍千里既爆裂又温情,易烊千玺演的伍万里既倔强又质朴,不同的性格放到一个人物身上,他就绽放光华了。

——陈凯歌

我们剧组所有人都被这个故事感动了。我觉得《长津湖》这部影片能拍成,也是因为有这么热血的剧组,大家一起团结把志愿军的精神呈现到银幕上。

——徐克

电影需要呈现出当年志愿军付出这么多热血去换来一场胜利。所以,我们必须要想到他们当年的艰苦,尽量让观众体会到他们当年在战场上的感受。

——林超贤

感人至深的战友情、惨烈悲壮的战斗戏……9月30日,电影《长津湖》上映,许多观众表示,“场面震撼”“太好哭了”。“十一”假期第一天,《长津湖》就以4.1亿元的单日票房,创下了国庆档历史上单日最高票房纪录。截至10月2日上午11时,《长津湖》票房已超过7.5亿元。

9月29日,电影《长津湖》监制、导演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与《长津湖》出品人、总制片人于冬,《长津湖》总监制、编剧黄建新一道,做客人民网“文艺星开讲·红色放映室”。电影的选角经历了哪些波折?陈凯歌眼里的“京玺兄弟”有哪些特点?徐克、林超贤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什么?且听主创们娓娓道来。

从左至右分别为于冬、黄建新、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人民网记者 于凯摄

难点:导演需“点燃”演员 避免千人一面

《长津湖》以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伍千里、伍万里两兄弟,同“七连”的其他志愿军们奋勇杀敌的故事。

谈到拍摄这部影片的初衷,黄建新提到了编剧兰晓龙的剧本。“我们都深深被其中的故事和人物所打动,后来我也加入了编剧,有了更深的了解,就会更加爱这些角色。每次我去片场,看到动情处,都会眼含热泪。”

说到电影的选角过程,可是颇费了一番周折。据于冬透露,当时吴京差点“拒演”。“吴京其实已经演过很多军人角色,不想再重复自己。而且他当时又受伤了,拿着医院拍的片子来找我。但是当我们给他看了剧本,他立马又给我打电话,说他还是想演。这就是这个故事的动人魅力所在。”

在陈凯歌看来,导演需要去“点燃”演员。“我最怕的就是千人一面,所以在拍摄的时候,尽可能去寻找人物自己突出的个性。我其实有一个笨办法,拍完一条之后,一定要让参与表演的演员都到监视器前面来看一次,拍多少次就看多少次,你的毛病在哪,你的长处在哪,这样的话演员他不是‘蒙着眼’的,就会非常清楚,一目了然。”

“吴京的角色是既爆裂又温情,易烊千玺的角色就是既倔强又质朴。胡军那个角色虽然是个前辈,但是他又有点孩子气。这些不同的性格的点,放到一个人物身上去,我觉得他就绽放光华了。”陈凯歌说。

燃点:特效还原时代特征 打造“名场面”

《长津湖》上映后,“硬核”战争场面赢得观众的一致好评。虽然长达176分钟,但许多观众表示“看不够”“明明是2D,却拍出了3D的感觉”。

“95%的镜头都是野外拍摄,而且有大量的夜戏,拍摄难度大,后期制作技术含量也很高。”于冬介绍说,80多家全球特效公司来支持电影后期制作,但最重要的不是使用特效,而是还原时代特征和时代气息,呈现出大战役全貌。

习惯拍摄“大场面”的林超贤连连感叹,“太难了,比拍《红海行动》还要难。”他表示,“志愿军战士献出青春和热血换来一场胜利,一定要通过战争场面戏呈现出来。”其中有关的战斗场面,为了还原历史,林超贤查找了大量的纪录片等资料仔细研究。在设计动作戏之外,也必须要体现当年志愿军的艰苦,让观众可以体会到他们当时在战场上的感受。这对于他来说,是最难把控的内容。

“我们常常在聊,拍得够不够热血,这个热血点我们设在哪里?这个人物在哪个节点知道他逃不出去了,他可能面对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有没有感觉,怎么看待生命的结束?这些是我们这个戏最好看的地方。”徐克说。

在现场,陈凯歌回应了电影中备受热议的“名场面”:在奔赴战场的铁路上,志愿军战士伍万里打开了列车门,气势磅礴的长城美景像画卷般展开,战士们陷入了沉思。

许多观众用“万里江山美如画”来形容这一幕。陈凯歌坦言,自己每次看到这一段落,都会感到心潮澎湃。“这个镜头里面,我觉得有很多含义。你是为什么打仗?其实为万里江山美如画,这是你的祖国。可能不需要讲太多的道理,只要看看这些战士们,他们脸上的表情,你就理解了。国歌里有句词,‘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一幕和歌词是相互呼应的。”

另一个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是“红围巾”:志愿军在火车站领取补给时,一位姑娘脱下了自己的围巾,扔给战士伍万里。据陈凯歌透露,“红围巾”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红围巾意味着很多东西,它是红旗的颜色,也是鲜血的颜色,怎么理解它都不为过。当意象大到一定程度,语言就显得很匮乏了。”

主创团队合影。人民网记者 于凯摄

泪点:用战友情展现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除了震撼的战斗场面,影片中千里和万里的兄弟情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林超贤打趣提到,影片刚开始,千里回家见到万里,万里跑着叫爸爸妈妈,给他感觉就像《闪闪的红星》里的潘冬子。“万里从一个连枪都不会打的小孩子,到后来在战场上与哥哥一起杀敌,他一直在成长,跟哥哥之间的情感也逐步加深。这个令我印象很深。”

如何拍好兄弟之间的故事?曾有过当兵经历的陈凯歌对此颇有感触,“一部战争电影一定要从人物开始。中国军人的兄弟情或者战友情,不同于别国的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那就是我可以为了自己的兄弟、战友去牺牲。在当时装备落后的情况下,抗美援朝战争为什么会取得胜利,我觉得集体主义精神是其中特别重要的一个因素。”

影片中,七连前辈“雷爹”雷睢生牺牲的场面也是一大“泪点”。据黄建新透露,沂蒙山小调的设计是胡军的想法。“胡军找我和徐克导演说,他是山东人,在生命弥留之际,能不能从心里头想起最熟悉的东西。那个时候战斗突然停止,他被压在车底下,生命将尽的时候,耳边响起了幻觉一样的沂蒙山小调。这不是写实主义的方法,而是一种意象化或者浪漫主义的处理方式。”

在于冬看来,长津湖战役在抗美援朝战争当中意义重大,也十分值得铭记。因此,能够把这个事件搬上银幕,是体现中国电影人责任担当的一面。“我们经过五年多的剧本打磨,两年多的细致筹备,努力用电影去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黄建新认为,《长津湖》这次最大的创新,就是观影的“沉浸感”。“通过逼真的特效场面和细腻的人物故事,让观众身临其中,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从而体会到和平来之不易,并了解这些战士们当年是如何用血肉之躯守卫了我们的家园。”黄建新说。

“安得猛士宁四方。”陈凯歌感慨表示,“我们既展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平景象,也展现了战争给国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些内容组合在一起,是我们拍摄这部电影的出发点。也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所有人知道这场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责编:申佳平、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