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意外“立功”还想票房搞鬼就难了

截至昨晚9时,著名歌手刘若英的电影导演处女作《后来的我们》票房达到11亿,由于该片上映才不过一周,预计最终总票房有望突破15亿。
尽管已经成为“华语影史票房最高女导演”,但刘若英这几天的心情不会太平静,由于电影上映首日被爆料恶意刷票,售票平台也主动承认存在大量退票的异常现象,《后来的我们》一度成为舆论焦点,甚至让国家电影局方面也介入调查。
过去一周来,电影利益方们陆续出面取证、澄清、表态,力证此次退票风波并非恶意刷票,并直接激励国内电商售票平台开发新功能,对恶意退票进行技术拦截,这被网友调侃为:“《后来的我们》立功了!”
糊涂账惹事 程序员遭殃
《后来的我们》是今年五一档最受影院偏爱的新片,没有之一。但4月28日该片上映首日,全国大量电影院都遇到了数量远超正常水平的网络退票,规模之大不禁引发网友质疑。
共计38万张退票,涉及1300万元票房,其中约46%确定为恶意刷票——这是同时担任《后来的我们》出品方、发行方以及售票平台的猫眼所提供的调查结果。该平台相关负责人康利在5月3日接受全国媒体采访,回应质疑。
据康利介绍,后台数据表明,38万张退票中有54%为改签行为,也就是“先退再买”,剩下的46%为退票,“怀疑有黄牛行为,但还需后续进一步查证核实。”
康利强调,虽然《后来的我们》上映首日出现的退票率相对偏高,但并没网络渲染得那么大,“一般热门影片、预售时间较长的影片,退票率都相对较高,再加上上映首日赶上了一个周六的工作日,也让很多观众临时退票。而且从数据来看,该片并不是历史上退票率最高的影片。”
为了表示对恶意刷票行为的抵制,猫眼于5月3日火速推出售票平台新功能“退票率及退票人次查询”,可以让网友在猫眼上查询线上电影的大盘整体退票人次、退票率等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另一重要售票平台淘票票也在“退票门”风波中表现活跃,先是意有所指地发文质问,“《后来的我们》的售票数据的确存在无法合理解释的异常”,并暗示其他利益方扰乱市场;后又英雄所见略同地在自家平台增设“票房异动预警”功能。
《后来的我们》的退票事件意外推动技术进步,这让不少网友感叹,“真相尚未浮出,先害两家售票平台的程序员集体在五一档加了个班,他们做错了什么?”
市场玩法复杂 票房水分很大
《后来的我们》疑似恶意刷票事件发生后,国家电影局方面根据国家电影专资数据平台的数据,初步认定该影片退票情况确有异常,并于4月29日对影片出品方、发行方等相关人员进行约谈,要求立即完善退票机制。
所以,两家售票平台此次推出的技术更新,也是针对电影局的要求进行的改进。但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玩法,光靠一个“退票监督”,能杜绝票房造假顽疾吗?
本地院线一位资深人士接受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几年国内电影市场发展太快,市场玩法一天三变,能被有心人钻的空子也越来越多,“此次事件即便真的是电影利益方幕后操控,也不是新鲜事了。如果不是涉及票量、票款太大,它也不会被揪出来。”
在四五年前,由于国内电影市场尚未统一计算标准和发布渠道,大批电影院与电影出品方联手,通过废票利用、手写票入场、双系统操作、虚报票房等手段进行偷漏瞒票房。“后来电商票务平台异军突起,国家电影专资数据平台也投入使用,才慢慢遏制了这个行业乱象。”
在这个阶段,最著名的虚报票房事件就是动画电影《阿童木》,“明明才1700万的票房,居然敢吹成4000万,自称创下历史记录。”
而近几年,某些影片出现了著名的“幽灵场”事件。“夜里12点、凌晨2点的场次,居然显示满座!你相信吗?走进去一看,厅里一个人都没有,这就是幽灵场。制片方与电影院合力发明的虚报票房一大利器。”
该人士分析,此次退票风波很难有让网友满意的调查结果,“但给业界敲了一记警钟,有利于净化票房市场,让票房玩家们心生忌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