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文艺星开讲丨对话侯咏、刘烨:致敬信仰大道守望者

人民网记者 郭冠华
2023年03月31日14:44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3月24日,电影《望道》上映,陈望道先生笃定恒心为民族国家寻道、望道、守道的一生感染了许多观众。《望道》不仅是一部个人传记,更是一群人和一个年代的回忆,勾勒出关于热爱与信仰的青春群像。

近日,《望道》导演侯咏、陈望道扮演者刘烨做客人民网“文艺星开讲”,讲述台前幕后创作故事,分享演绎心得。“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段落是影片重点,希望把这个过程拍得有起伏、有悬念。”侯咏表示,在历史事实和戏剧改编之间,他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将历史真实事件“穿针引线”,编织出精彩故事。

为了在形象、气质上贴近角色,刘烨不仅阅读书籍、探访陈望道故居,还通过跑步瘦身,甚至尝试了“粽子蘸墨汁”。在演绎陈望道的过程中,刘烨被角色坚定的信念深深打动,他寄语当下年轻人也要努力向着理想奔跑,“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作为”。

  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过程最难拍”

人民网:作为人物传记电影,《望道》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侯咏:最大的挑战还是剧本。拍摄《望道》,不仅仅需要去研究陈望道所有的真实素材,还需要考虑故事的架构。陈望道的人生起点就是至高点,往后该怎么写?他的人生经历与戏剧要求是相反的。如何组织出一个系统的故事,符合故事本身起承转合的要求,是剧本创作面临的挑战。

具体的难处,就是拍好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过程。恰恰这段本身比较平淡,很容易变成“流水账”。创作者要展开合理想象,把这一段落讲得有起伏、有悬念、有吸引力。

人民网:阅读资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这个过程中您感受如何?

侯咏:处处都吸引我。他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和他们的行为,他们的生平故事,太丰富、太有意思了。在资料里,一个人物的生平会牵出另一个人物,我很享受这个挖掘的过程。看多了,自然而然地,眼前就会建立起那个年代的场景。

人民网:在历史事实和戏剧改编之间,您如何平衡?

侯咏:最重要的原则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影片当中所涉及到的人物和事件,我们基本上都能够做到有依据,力求从不同角度呈现事件。

在重要的历史事实上,我们不敢杜撰,也不需要杜撰。每个人物的故事都比杜撰的要精彩得多,每个人都可以拍成一部电影。编剧起到的作用就是用一根线把人物、事件联系起来,建立起因果关系。

人民网:纵观陈望道的一生,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侯咏:陈望道最可贵的品质是“以不变应万变”。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不论周围谁倒下了、叛变了,他都没有随波逐流,始终坚守真理与信仰。

导演侯咏做客“文艺星开讲”。石头摄影工作室 摄

人民网:陈望道为翻译《共产党宣言》废寝忘食,误把墨汁当糖水吃。拍摄这场戏时,刘烨真的尝试用粽子蘸墨汁了吗?

侯咏:是的。我们的道具老师本来调了道具墨汁,但是道具墨汁沾到嘴上就不像了。拍了一次以后效果不好,我正在琢磨怎么办,刘烨说“没事儿,用真的”,结果用真墨拍完一条,我看刘烨表情有些痛苦。在翻译过程中加一点轻松的场面,但还要注意不能太喜剧化,这个分寸得把握好。

人民网:第二次和刘烨合作,他有哪些变化吗?对陈望道的塑造还满意吗?

侯咏:感觉更成熟了,但也保留了天真的一面。我对他的表演很满意,刘烨经验丰富,也愿意及时听取旁人的意见。

陈望道是一个很内敛的人,眉宇间有些忧郁,刘烨的眼神、神态体现了陈望道的特质。我们最先拍的是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这一段,这场戏拍完我就踏实了,刘烨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和塑造很到位。

“撕掉‘躺平’标签,每个人都会有作为”

人民网:此次出演历史真实人物,压力大吗?做了哪些功课和准备?

刘烨:饰演真实历史人物都会有压力,因为没有办法真正设想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真实感受他们所面临的压力。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演员,我们无论是依靠想象还是知识的补充,都很难呈现出革命先辈的境界,只能尽可能贴近角色。

我通过《陈望道传》全面了解先生生平事迹。后来我走访上海陈望道纪念馆、复旦大学文史馆,探访了陈望道先生的老家义乌。那段时间,我整个泡在陈望道的世界里,了解先生大量的生活细节,脑海中慢慢浮现出比较立体的人物形象了。

人民网:在你眼中,陈望道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身上有哪些特质吸引你?

 刘烨:他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最吸引我的是先生对学生的关怀。有一个细节特别触动我:陈望道的大多数照片,都是很平静、坚毅地看着镜头,不苟言笑。但他和学生在一起的照片,笑得特别开心,可以看出来他很爱学生。有一个复旦大学学生曾对我说,特别感谢我来演陈望道校长,希望我能演好。学生发自内心的表达,让我十分动容。

人民网: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太专心,不小心把粽子蘸到了墨汁,这场戏是如何拍摄的?

刘烨:这是电影中的重场戏,拍的过程很有意思。道具老师先用蜂蜜加上食用黑色素,调制成和墨汁类似的东西。

我总感觉哪里不太对,拿粽子蘸蜂蜜吃肯定很甜,这是有感而发的。但在故事中,陈望道先生到了忘我的阶段,因此能从墨汁中吃出甜味。为了尽量呈现人物的真实状态,我提议把蜂蜜换成墨汁试试。导演给我拿了一大碗墨汁来,我把一大口墨全咽下去了。味道特别呛,舌头和牙齿全变黑了,第二天说话的时候,我嘴里还有一股墨汁的味道。

演员刘烨做客“文艺星开讲”。石头摄影工作室 摄

人民网:陈望道创立复旦大学新闻馆时累倒了,你在拍摄这段戏时内心感受如何?

刘烨:当时日军不间断、无差别轰炸重庆,陈望道眼窝深陷,两腮凹陷,但他还是坚持创立复旦大学新闻馆,坚持上课,很让人敬佩。

知道要拍这场戏之后,我就给自己设立了一个小目标,最多每隔两天要跑一个五公里,力求从形象上贴近角色。进组的时候我163斤左右,最后拍完戏是146斤。

人民网:《望道》这部电影给当下的年轻人带来哪些启示? 

刘烨:《望道》讲述的是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故事,他们在《共产党宣言》的指引下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现在的社会环境比当时好了很多倍,但“躺平”这个词近几年却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年轻人的特质是什么?有朝气、有力量、有创造力。“躺平”是一种示弱,开玩笑可以,但永远不要把这种标签放自己身上。

我再过几年就50岁了,还在寻找新的方向。希望年轻的朋友坚定理想、信念,撕掉“躺平”的标签,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作为。

(责编:王震、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