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今天,和“林妹妹”道一句再见|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逝世

2021年08月06日15:47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8月6日电 (韦衍行)8月6日凌晨,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

王文娟1926年12月出生于浙江,因饰演越剧《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而家喻户晓,曾任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团长,当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曾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台上演戏复杂,台下做人简单”是王文娟的人生信条。她戏路宽广,在不同时期创造了各种不同的舞台形象,创造的“王派艺术”唱腔情真意切,运腔平缓委婉,深蕴力量。

从“小老太婆”到“头肩旦”

王文娟从小就是个戏迷。每逢戏班有演出,母亲总是会抱上小王文娟一起去。从抱在怀里到坐在母亲膝上,再到自己爬到高凳上看戏,在家的时候,小王文娟还会把床帐当作戏衣,穿着父亲的长衫甩水袖……戏剧的种子就这样在她心里生根发芽。

12岁那年,王文娟来到上海进了天香戏院,跟随表姐竺素娥学戏。那时候的王文娟年纪小小却沉默寡言,又不爱玩乐,被同伴戏称为“小老太婆”,但王文娟并不理会,只一心学戏。歇夏的日子里,王文娟没有回家,反而更加刻苦练习,唱累了睡一会,睡醒了又重头来过。

经过严格训练,王文娟的基本功打得相当扎实,“同伴小姐妹外出游玩时,我常独自留在后台琢磨剧情唱词,戏散场后,别人忙着卸妆,我却带妆上台走台步,练甩发、跪行。”在上海领到的平生第一份包银,每月五元,她也几乎全都寄回了家。

学了半年后,王文娟便以“小小素娥”的名号主演《投军别窑》。大约过了六年,王文娟从一个六肩花旦成为可以在剧中担当第一女主角的“头肩旦”。关注度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每天的日程排得满满的,早上练唱练功,下午和晚上两场演出,日夜两场之间排新戏,演完夜场回家后还要读剧本至深夜。”

为人民大众这个“大家”服务

起初,王文娟唱戏只为赚钱养家,新中国成立后,“强烈的翻身感”让王文娟逐渐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和职责——“人民文艺为人民”。她永远难以忘怀上海解放那天清晨,亲眼看到解放军露宿街头的情景,心中受到极大的触动,“这是人民的军队,我向往成为他们的一分子。”

1953年4月,王文娟响应党的号召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冒着生命危险在前线为“最可爱的人”演出。想起跨过鸭绿江的那天,王文娟仍历历在目,“天还没有完全暗,就看到一架敌机要扔炸弹。通过一座铁桥进入朝鲜后,那个氛围完全不一样了,没有一点声音,看不到一个人,只听到我们车子的车轮声,两边只看到房子一样大的炸弹坑。”

就这样,一行人从临时搭建的礼堂,一直演到前线的山洞和“封锁区”,环境越发危险,条件越发艰苦。演《梁祝》时,演到“英台哭灵”,敌机炸断了电线,战士们打着手电筒为演员照明。

“这段经历对我来讲终身难忘,让我懂得了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亲身感受到了战场硝烟之后,王文娟学戏演戏的动机不再是单纯为了给“小家”赚钱,而是为人民大众这个“大家”服务。

“舞台上的事必须斤斤计较”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这是在越剧《红楼梦》里,宝玉初见黛玉的一段唱词。林黛玉也成为王文娟的艺术人生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形象之一。

为了将林黛玉演好,王文娟下了很大的功夫,甚至还立下“演不好砍我的头”的“军令状”。她一遍又一遍地翻看原著,并用红笔在书上写满了批注。“生活上可以随性一点,舞台上的事必须斤斤计较。”其中一场“焚稿”的戏,是王文娟对于表演“斤斤计较”的体现。

在王文娟看来,这场戏既要表现出黛玉在病中形体的软弱不堪,另一方面又要表现出她有起有伏而又一阵高于一阵的愤激情绪。遇到人物感情非常激动的地方,就不能因表现病态而妨害表现感情,“在说白、唱词的语气运用上也是如此,在同时表现感情与病态时就必须两者兼顾,不能兼顾时就不妨着重于感情的一面。”

除了“林妹妹”之外,祝英台、红娘、武则天、孟丽君、春香……这些性格迥异的人物也都是王文娟曾塑造过的角色。对她来说,创作过程本身充满了乐趣,对自己的表演也是一种突破。

对于人物的塑造,她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演员的表演是给别人看的,不是给别人猜的。要让观众看得懂,在不脱离人物思想感情的前提下用戏曲的手法夸张地表达出来。”王文娟认为,技巧和唱腔一样,都应该是服务于人物的,脱离了人物,就成了纯粹的炫技,再好再漂亮的技巧都应该舍去。

从诞生到现在,越剧已经跨越了100多年历史,王文娟参与了其中的一大半,见证了这门艺术的起起伏伏。如今,王文娟虽已溘然长逝,但她在舞台上塑造的艺术形象,皆因倾注了她对于越剧的万分热爱,依旧鲜活灵动,成为一座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责编:申佳平、高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