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获高度评价 赛后利用贯穿规划建设始终

人民网记者 胡雪蓉
2021年07月30日19:14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明天将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申办6周年的日子。再过189天,北京冬奥会就将拉开帷幕。北京冬奥会场馆设施建设进展如何?规划建设有哪些特点?在接着的几个月时间,冬奥会场馆将以怎样的姿态迎接北京冬奥会的开幕?

三大赛区12个竞赛场馆永久性设施完工 测试运行表现出色

据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介绍,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共使用39个场馆,包括竞赛场馆12个、训练场馆3个、非竞赛场馆24个。场馆建设工作于2016年启动,截至2020年底,12个竞赛场馆永久性设施已经完工。2019年到2020年,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对所有12个竞赛场馆均进行了现场踏勘,并对比赛场地、比赛训练赛道进行了验收和认证,对场馆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副主任于德泉表示,由北京市负责组织建设的北京及延庆赛区冬奥会工程,8项竞赛场馆已于2020年底全面完工,并全部完成制冰制雪。9项非竞赛场馆,目前已完工8项,剩余的国家体育场“鸟巢”目前已全面进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建设改造阶段,计划于今年10月完工。

张家口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冬奥办副主任刘海峰介绍说,张家口赛区共设置9个场馆,4个竞赛场馆已于2020年底完成建设。5个非竞赛场馆中,张家口冬奥村于今年6月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目前正在按照北京冬奥组委要求进行设施设备优化完善,确保尽快交付使用;山地新闻中心、山地转播中心、颁奖广场、制服和注册分中心4个场馆为现有永久设施改造或临时设施搭建,正在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建设。

2021年4月6日,“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冰壶比赛在“冰立方”举行。 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今年2月,‘相约北京’雪上项目测试活动举行,冰上项目测试活动于4月举行,这两次测试虽然只有国内运动员和教练员参加,但场地比赛相关设施的测试是全要素的,测试内容主要包括制冰系统、除湿系统、空调系统、音响系统、灯光系统、造雪系统、缆车系统、防风系统、安全网等。经过测试,所有的竞赛场馆均顺利通过考验,设施运行表现出色。”刘玉民说,“今年10月至12月,我们将举办10场国际测试赛、2场国内测试赛和3次国际训练周,这轮测试将更加全面,包含场馆运行的各个方面,我们对这一轮测试依然充满信心。”

刘玉民表示,东京奥运会正在进行,北京冬奥组委也在密切关注东京对疫情的应对措施。“下一步,我们会借鉴东京经验、结合北京的防控政策,‘一馆一策’地制定防疫方案,会增加一些临时设施,例如隔离通道、临时厕所、隔离板墙、临时隔离点等。这些补充的防疫措施工程量并不多、施工难度也不大,不会影响临时设施的按时交付。”

所有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扰动

北京冬奥会最大程度使用了2008年奥运会遗产,使用遗产总数14个,其中10个为场馆遗产、4个为土地遗产。土地遗产方面,如国家速滑馆使用了2008年奥运会的两个临时场馆曲棍球场和射箭场的土地,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北京冬奥村使用了奥林匹克公园的预留土地。

在制冷技术方面,北京冬奥会将使用8座冰上场馆、10块冰面,除首体花样滑冰训练馆因冰面未改造而沿用原有制冷系统外,其他7座场馆9块冰面均使用了环保型制冷剂。其中,国家速滑馆、首都体育馆、首体短道速滑训练馆以及五棵松冰球训练馆4个场馆选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冷系统,这在冬奥会历史上尚属首次。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和五棵松体育中心因赛后使用的实际需要,采用了传统的制冷系统,制冷剂则选用了环保型制冷剂R449A。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此外,北京冬奥会雪上场馆在建设时充分传承了自然山林理念。场馆在选址和赛道设计时,尽量贴合原有地形。“位于延庆赛区的雪车雪橇中心,赛道设计方案共经历了5个版本,最终选择了和山体最为贴合的版本;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的跳台最大落差约142米,我们选址的山体落差正好140米;云顶滑雪公园、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的赛道均和原有山形地貌基本贴合,这样不仅减少了对原有地形地貌的改变,也减少了土方量,节省了工期和资金。”刘玉民说,“而在雪上场馆建设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很多措施,尊重原有自然环境,尽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扰动。”

北京冬奥会所有新建室内场馆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其他现有室内场馆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北京冬奥会还为雪上项目研究制订了《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这是北京冬奥会一项重要的遗产,也是中国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底,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实现了100%绿电供应,北京冬奥会将成为百年奥运历史上第一次全部使用绿色清洁电力的奥运会。

场馆赛后利用计划贯穿始终 可利用、可经营、可持续

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都将赛后利用计划贯穿规划建设始终,并在赛前就已做好赛后运营计划。冬奥会后,大部分场馆只需进行简单转换就能进入赛后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场馆赛后运营的实效性。

北京及延庆赛区在建设中提出了“场馆两栖两用”的理念。“所有的比赛场馆,在满足冬奥会以及其他赛事需求的同时,都有一个赛后服务冰雪运动、服务群众健身的规划,积极实现精彩奥运与赛后场馆可利用、可经营、可持续的双目标。”于德泉说。

此外,由北京市负责建设的冬奥工程项目还包括31项配套基础设施,其中交通项目占到了11项,包括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等。赛时这些设施为冬奥会提供必要服务保障,赛后将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北京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长久的支撑。

冬奥会后,张家口将依托现有的场馆和这些年来培养的冰雪运动人才,加快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着力打造“体育之城”。据悉,云顶滑雪公园在赛后将打造集运动、休闲、会议、度假为一体的山地型旅游度假区和国际著名的高标准综合度假旅游目的地。而古杨树场馆群将被打造成山地运动中心、山地运动教育培训中心、山地运动国际交流中心、山地运动康养中心和冬奥文创产品培育中心。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则会变成集餐饮、演出、展览、娱乐、高端会议等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和大众跳台滑雪培训基地。

“我们将大力发展群众性冰雪运动,以两个场馆群为核心,联合崇礼区其他6家雪场,充分发挥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继续举办群众性冰雪活动,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把崇礼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冬季冰雪旅游目的地。”刘海峰表示。

今年下半年,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将重点围绕三方面,一是完成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的部分收尾工作;二是结合疫情防控政策,对场馆设施进行微调和完善;三是年底前完成所有临时设施的交付。“总体来说,北京冬奥会的所有场馆将在今年全部按时交付,为冬奥会的顺利召开提供切实有力的保障。”刘玉民说。

(责编:胡雪蓉、张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悬崖之上》为隐蔽战线群英立传
  • 张桐与你一起重温《青春》
  • 白敬亭与你重温《史砚芬诀别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