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适应新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数字时代的文化生活)
打开各大互联网视频平台,很容易就能在视频播放页面找到“倍速播放”选项。倍速播放指在不改变原视频基本制式的基础上,由用户自行选择加速或者减速的播放行为。调查显示,在18—40岁年龄段的受访者中,使用倍速观看视频的网友接近七成,倍速播放已经成为年轻观众网络追剧的“标配”。这一收视行为不仅体现当下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文艺接受特点,也折射出媒介发展对艺术创新的技术驱动。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技术升级和媒介迭代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感知方式,同时也改变着文艺作品的创作模式、表现形式和欣赏习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急剧膨胀的信息体量、持续加快的信息更新速度,让观众逐渐养成求新求快的习惯,倾向于快速捕获信息,快速得到审美满足。当下文化产品的极大丰富,也给观众更多选择空间。倍速观看使观众能够迅速了解故事设定、人物形象、作品风格,形成对作品的初步感知和判断,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审美需求,又节省了宝贵时间。
不过,观众对影视作品进行倍速播放是有选择的。“为什么年轻人看剧用倍速”话题曾经登上微博热搜。倍速播放不仅能够让观众在有限时间里快速了解热门影视剧,而且对白和音乐的轻微“变形”也会营造出陌生感和新鲜感,让观众觉得更加有趣。不过,当面对品质好剧时,观众不但不会选择“加速”,反而会再次或多次观看。作品中那些意蕴丰富的视听语言、饱含深情的台词、直击人心的表演以及精心设计的细节交相辉映,形成强烈的感染力,让观众一再品味。
可以说,倍速播放显示出观众艺术欣赏的个性化需求,而流媒体技术为这种个性化提供了调试和选择的可能。在新媒体终端尚未普及时,录像机、VCD机或DVD机播放已经具备了快进或快退的功能,但彼时的倍速播放操作并不便利,观赏效果也不甚理想,很难形成潮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输速度不断提高,上网看剧越来越便捷,倍速播放的实现也越来越容易。
人们在视频网站观看文艺作品时,什么作品常被“倍速”、哪些环节容易被“倍速”等信息,都会被精准捕捉并反馈给播放平台,成为内容分析、产品定位的参考数据。在这个意义上说,倍速播放还能反哺艺术创作,促进艺术品质的提升和艺术表现的优化,激发艺术形式的调整升级。为了适配当下人们的收看习惯,一些视频网站和制作团队不断进行尝试,探索适应新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有的播放平台将时长两三个小时的故事切割成若干短小精悍的单元,对剧作结构进行不同于传统影视长片的重新剪辑,让观众可以一览剧作精华。
在媒介革新过程中,创作者为赢回“播放时间”、赢得观众做出了各类有益尝试。相信只要坚守价值立场、尊重艺术规律,视听艺术将在与观众的良性互动中不断“进化”,新型艺术或将由此诞生,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23日 20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交通运输部:启动II级应急响应 全力做好防汛防台风抢险救灾
- 人民网北京7月22日电 (王连香)据交通运输部消息,近日,河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紧急启动交通运输防汛II级应急响应,加强统筹协调,指导河南等地交通运输部门以及铁路、民航、邮政系统认真落实各项防汛防台风抢险救灾措施,强化灾害隐患巡查排险,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抓紧抓实保通保畅等工作。 据悉,交通运输部会同财政部,紧急安排1500万元公路应急抢通资金,对河南因灾受损公路基础设施抢通予以支持;紧急派出工作组赴河南指导做好抢险救灾、保通保畅、运行调度、服务保障工作;紧急启动“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河南郑州中心”专用装备,投入郑州地铁排水等抢险工作;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城市轨道交通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对轨道交通防汛备汛和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并组织召开全国各轨道交通城市视频调度会,对已开通轨道交通运营的28个省、48个城市、66个运营企业提出工作要求等。…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