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时空、跨地域、跨种类文物齐聚辽博诉说“和合”文化
《北宋宋徽宗草书千字文卷》《明仇英清明上河图》《明坤舆万国全图》等众多国宝级文物10月8日齐聚辽宁省博物馆“和合中国”展,以跨时空、跨地域、跨种类的方式诠释“和合”二字。
据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刘宁介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和合”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崇尚“和合”,历来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人为本”,此次展览中表达的‘和合’是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各美其美、和谐并生。
作为辽宁省博物馆史上规模最大的特展,此次展览展出“和合”文化有关文物、古籍400余件/组,其中一级文物88件/组,在辽宁省首次展出的文物197件/组,外借文物121件/组(177单件)。这是在“和合”文化主题下,各类有关文物的首次聚集展出。
此次展览包括“天人合一”“人心和善”“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四个部分,其中宋缂丝朱克柔牡丹图、元织锦百鸟朝凤图卷、辽三彩釉印花太极图执壶等辽博馆藏国宝级文物均有呈现。湖南博物院藏《唐摹兰亭序(黄绢本)》、吉林省博物院藏《金张瑀文姬归汉图》、南京博物院藏《明坤舆万国全图》、甘肃省博物馆藏东罗马鎏金银盘等国宝级文物也在展览中展出。
记者在现场看到,元织锦百鸟朝凤图卷前吸引了诸多游客,此件文物使用多色丝线及金线和孔雀羽线织造。图像以凤鸟为主体,其他鸟类、花卉呈散点式分布。鸟类造型优美,配色华丽,织造技术高超,是元代织锦的代表作之一。
据介绍,此次展览展出的展品综合运用彩陶、青铜器、瓷器、丝绣、书法、绘画、古籍、碑刻拓片等各类文物,以各自的时代和文化背景来分别阐释主题。通过玉器、青铜器、瓷器、丝绣等工艺品,体现古代中国与“和合”有关的物质文化创造;选取与“和合”文化有密切关系的墨迹、古籍,丰富展览内涵;选取体现人与自然生态文明、人与社会家国情怀、人与世界交流互鉴的文物;选取反映“和合”文化发展及其当代影响的其它文物。
在“协和万邦”部分,展出了“东罗马鎏金银盘”“鎏金人物故事纹银壶”“长沙窑青釉贴花舞蹈人物瓷壶”等不同地域的文物。刘宁说,这些文物体现了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华文明在这种“和合”的理念中、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记者 韩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