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关志鸥:加快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

人民网记者 刘佳
2022年03月08日09:23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关志鸥。受访者供图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全局性、统领性、标志性的重大制度创新。”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关志鸥向人民网表示,中国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领域又一重大制度创新落地生根,也标志着国家公园由试点转向建设新阶段。今后,将把工作重点放在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上,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

高质量建设国家公园

人民网:随着2021年10月12日我国宣布第一批国家公园的正式设立,国家公园成为了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请问国家林草局对今后的国家公园建设有着怎样的规划和措施?

关志鸥:国家公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责任追究等多项制度创新。当前,要按照国务院批准的设立方案,加快完成总体规划编制、管理机构组建、勘界立标、自然资源资产登记等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建设第一批国家公园。加快推进国家公园立法,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上升为国家法律。按照统一事权、分级管理的原则,健全国家公园管理体制,规范设置国家公园管理机构,构建主体明确、责任清晰、相互配合、央地协同的运行机制。同时,认真梳理并继续完善国家公园设立、建设、运行、管理、评估、监督等各环节,以及生态保护、自然教育、科学研究等各领域的制度办法,形成全过程闭环管理的制度体系,为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建设国家公园的首要任务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要坚持生态优先不动摇,坚决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将生态系统关键区域、生态敏感区和重点物种主要分布区等划为核心保护区,实行严格保护。建立原有工矿企业、开发项目、村镇逐步退出机制,对暂时不能退出的村庄设置过渡期,明确生产生活边界和管控要求。将当地居民生活区域和生态产业发展等生产活动区划为一般控制区,允许开展必要的生产、教育、体验活动。遵循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保护经验和治理模式,带动全国生态保护修复由单一要素治理向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转变,切实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

要充分对接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成果,出台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和相关发展规划,坚持成熟一个设立一个,避免一哄而上。进一步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确保国家公园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保障。完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引导地方建立差别化的生态补偿政策,不断提高补偿标准。统筹各部门各层面工程项目资金,支持国家公园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生态廊道建设,以及巡护监测、科普宣教、保护设施、管护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国家公园运营机制,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设立国家公园基金,在确保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公益属性的前提下,鼓励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公益组织参与国家公园建设,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积极支持国家公园研究院开展理论、政策、保护、管理等研究,推进成果转化运用,提升国家公园保护管理水平。

科学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请问国家林草局将如何推动落实科学绿化工作?

关志鸥:国家林草局将持续抓好《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的落实,科学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一是合理规划国土绿化空间。出台《全国国土绿化规划纲要(2021—2030年)》,开展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调查评估,确定造林绿化空间,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开展林草植被适宜性评价,制定林草植被优化调整方案。二是科学下达年度计划。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安排年度绿化任务,因地制宜差异化下达绿化任务。持续推进造林绿化落地上图,实行带位置上报、带图斑下达造林绿化任务,彻底改变拍脑门报计划、无依据下任务的做法。三是优化国土绿化投资方式。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集中连片、整体推进66个林草区域性系统治理项目,加强项目落地上图、作业设计、检查验收、成效评价等全过程质量管理。坚持把钱花在刀刃上,重点支持三北、青藏高原、长江和黄河流域开展区域性系统治理。四是精准提升林草资源质量。抓好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建立完善国土绿化管护制度和投入政策,强化未成林造林地封育管护。加大退化森林、草原修复力度,加强中幼林抚育,强化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管。编制出台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加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力度。五是加强支撑保障。不断完善国土绿化标准体系,制定出台退化林修复、农田防护林建设、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等技术规程。加强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和种业创新,大力选育推广使用乡土树种草种,提高良种使用率。加强科学绿化关键技术研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六是强化监督考核。全面落实林长制,组织开展林长制督查考核,强化国土绿化成效评价。

(责编:刘佳、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