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星开讲·《功勋》系列访谈
如何讲述屠呦呦的故事?编剧王小平这样说
“追逐科学和真理的人永远不会老”“被屠呦呦的执着精神打动了!”……电视剧《功勋》日前收官,近日,由“泸州老窖1952”独家冠名,人民网推出“文艺星开讲·《功勋》系列访谈”,邀请主创团队讲述演绎心得和拍摄幕后故事,一起重温时代经典,致敬开创精神!
怎样突出科学家的性格特质?如何平衡现实故事和艺术表现之间的关系?近日,王小平做客人民网“文艺星开讲”,讲述《屠呦呦的礼物》的创作故事。“那一代人打动我们的是他们的理想主义,这使他们义无反顾地作出选择,并为之付出终生。”王小平表示,“我想告诉观众精神世界的丰富对我们现实生活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有追求、有理想。”
谈改编: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人民网:将屠呦呦的经历改编为影视作品时,您提前做了哪些功课?
王小平:作为一个编剧,在创作之前要搜集、研究并选择资料。我先从外围角度去看青蒿素的研发全过程,“523工程”相关的资料和书,我基本上都搜索了一遍。去年8月,我看望了屠老师,和她本人有了更近距离的接触,进一步地体会到她是什么样的人。
人民网:这个单元名字为什么叫《屠呦呦的礼物》呢?
王小平:屠呦呦在瑞典获诺贝尔奖时发言说过,“青蒿素是中医药给人类的礼物”,我们觉得这句话特别好,以“屠呦呦的礼物”为标题很适合。6集剧情讲了青蒿素的研发过程,屠老师在这个突破点上给了人类一份礼物。
人民网:您怎样突出角色个性呢?在细节上有哪些准备呢?
王小平:我从小在中国科学院长大,我父母、邻居都是科学家。优秀科学家的共性就是专注。我翻阅了屠老师所里的档案,询问她的同事、学生,进一步了解她的性格。
她的兴趣不太广泛,不像一般女性对音乐、表演、服饰等感兴趣。屠老师的爱好就是做实验,一年300多天都是这样。所以,塑造她单纯的性格能表现她的专注。周迅用她自己的表演体现出一种特别的专注,专注到有时候忘了接孩子,有时候忘了回家,有时候跟人说话不在一个轨道上……这都是她的特点。
科学家的专注对常人来说很难理解,他们的生活只有数据和反复的实验,所以科学家的故事没有那么多的戏剧矛盾。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人物的情感,表现他们和普通人共通的情感。
比如,剧中设计的比较重要的情节道具是一朵小花。海南疫区一位黎族小姑娘染上疟疾,屠呦呦把一朵鸡蛋花给了她。小姑娘病亡后,屠呦呦又把花带回北京,夹在本子里,每到面临难题的时候,她都会拿出这朵花,直到研究成功。这个道具对应着屠呦呦对家庭的亏欠。她的孩子从小和外婆一起长大,和母亲相处的时间非常有限;她肩负着挽救全世界孩子的使命,放弃了自己和女儿的很多温暖时刻。
人民网:写剧本的时候,如何平衡现实故事和艺术表现之间的关系呢?
王小平:我们是写真人真事,和一般电视剧的创作规律不一样。写真人前提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大事是指我们在创作过程中,骨架百分百真实,包括时间点、线索和事件;小事是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因为不可能全部还原,所以需要用艺术手段往里面填一些筋骨、一些血肉。在大骨架真实的前提下,我们需要有这种艺术想象力,通过人物关系,把大骨架撑得丰满。
谈主旨:精神比物质更有力量
人民网:为什么和晓龙导演商量,想请周迅来演屠呦呦?
王小平:我们需要找一个有点特立独行,同时表现力又非常强的女演员。我和小迅认识多年,她渴望突破自己过去荧屏形象,在看剧本之前,她就同意演绎屠呦呦了。
这个角色和她过去演绎过的角色相差很大。她研究了很多影视资料,细微观察了屠呦呦平时的生活特点。拍摄那段时间,她模仿屠呦呦走路的姿势、说话的样子、挎包的动作,还有微微驼背的仪态。在抓住这些细节以后,就有很强的代入感,她就成了影视里的屠呦呦。
人民网:周迅在拍摄过程中有没有压力呢?毕竟这次饰演科学家,和平时影视形象相差较大。
王小平:有段台词的专业性强,大部门专业名词大家都是第一次听到。周迅连说了好几遍都不流利,于是我们暂停了那天的拍摄。
她是一个非常认真的演员,只要走到镜头前就非常投入。那次她遇到台词问题后,感到特别难过。一来不做科研工作,很难掌握这类专业台词,另外,受年代的影响,当时的语言表达结构和现在也有差异。她说自己还需要做更多功课,之后便再也没有出过类似问题。
人民网:剧集里,有没有您特别喜欢的戏份?
王小平:我很喜欢屠呦呦半夜去研究所看实验狗的这场戏,因为这一段特别能体现出周迅的表演天赋以及她对人物的深刻理解。
一个药品能否上临床,和动物实验有很大的关系。在实验中狗死了一次,之后她梦到狗又死了,于是她半夜跑去实验所的动物房。到了之后,她在门前停下,没有马上推开门,这表现了她内心的抗拒。进去以后,狗在睡觉,她以为狗死了,开始摇笼子。狗醒了开始叫,她发现狗没有死,坐下来哭,说“4号可以的,你是可以的”。这场戏只拍了一条,整个过程完成得特别好,这都体现出周迅对表演的节奏和台词有她自己的设计。
人民网:您和郑晓龙老师合作过《甄嬛传》等多部影视作品,《屠呦呦的礼物》是您两位共同完成的,这次创作过程中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王小平:《甄嬛传》《芈月传》,都是晓龙来找我合作的,《屠呦呦的礼物》是一个例外。因为我妈妈是一名科学家,当年的“523”项目,我妈妈所在的生物物理所是合作单位之一。我父母在世时曾跟我说,为什么你没有写过一个科学家呢?他们过世后,我正好看到《功勋》里屠呦呦的单元,我觉得自己有义务为科学家立碑,也是完成父母的心愿。
人民网:通过编写这段故事,您希望给观众带来哪些思考呢?
王小平:《功勋》主要写的是我们的父辈。那个年代的人,总体来说特别纯朴、简单,特别有使命感,特别愿意奉献,愿意把自己变成一滴水汇入江河。那一代人打动我们的是他们的理想主义,这使他们义无反顾地作出选择,并为之付出终生。
精神是崇高的,比物质更有力量。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我们有精神世界。所以,我想告诉观众,精神世界的丰富对我们现实生活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有追求、有理想。
结语: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认同英雄,铭记历史,主流价值绽放着夺目光芒;追随英雄,共筑未来,真善美带给人民前进的力量。时代经典,致敬开创!由泸州老窖1952独家冠名播出的“文艺星开讲·《功勋》系列访谈”, 将为大家揭秘 “功勋人物”背后的故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