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缅怀《开国大典》导演李前宽:以光影传递家国情怀

刘微
2021年08月13日09:14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8月12日上午8时29分,曾执导《开国大典》等经典电影的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前宽在浙江宁波慈溪逝世,享年80岁。

作为中国第四代电影代表人物,李前宽一生致力于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我在电影前辈们的影响、培养、教育下,感悟到一个电影人如果要梦想成真,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必须要有巨大的付出”“只要能推动中国电影发展,我都愿意摇旗呐喊、站脚助威”……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信念与决心,李前宽始终坚持奋斗在电影创作的实践一线,为广大观众留下了众多经典电影作品。

“拍电影就是迎着困难前行的工作”

1941年1月,李前宽出生于辽宁,自儿时起便喜爱画画、电影,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块白色的银幕上变化出那么多奇妙的故事,让我流连忘返。”1959年,正值18岁、刚刚高中毕业的他,正巧赶上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首次面向全国招生,于是,少年背上了画夹,从家乡大连一路辗转来到北京,开始了漫长的求学之路。

五年的学习生涯,为李前宽日后追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由此拉开了他毕生从事电影工作的序幕。“人如果‘缺德’,再有才也不能‘成器’,更成不了人民艺术家。”老师在入学之时的谆谆教诲,让李前宽谨记于心。

除了学习上的收获,李前宽还在求学期间遇到了一生挚爱——导演系的肖桂云。“我们像两颗沿着各自轨道运行的星,在北京电影学院这块璀璨的星空中相逢了。我们相识,相知,相爱。”后来,两人先后毕业都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并结为夫妻。

1989年,新中国成立40周年之际,这对“银幕伉俪”共同执导的电影《开国大典》上映了,并收获了巨大反响。然而,这部电影的创作却属实不易——拍摄时间不到一年,要展现138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多场重大战役以及天安门广场开国大典的庄严仪式。

“拍电影就是迎着困难前行的工作。”李前宽回忆道,“冥思苦想,我们终于找到了一种以真实性与表现性相结合的艺术手段,即把老一辈电影人在战场上拍摄的那些珍贵纪录片镜头,与我们拍摄的镜头融合在一起,巧妙地衔接起来形成崭新的电影语言。”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部电影最终获得了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1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成为了银幕经典之作,并于2019年10月18日公映了4K修复版。

“我庆幸自己这一生选择了电影”

自《开国大典》后,李前宽与肖桂云继续扎根于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之路,先后联合执导了《决战之后》《重庆谈判》《七七事变》《红盖头》《世纪之梦》等一系列经典影片,塑造了众多老一辈革命家和历史人物的经典银幕形象。

“电影最根本的任务就在于通过艺术手段在银幕上塑造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反映出时代精神。”在李前宽看来,“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我们的责任。他强调,怎样经过努力锻造出精品佳作献给广大观众,多出好作品,这才是硬道理。

谈及几十年的从影经历,李前宽曾深情表示:“我庆幸自己这一生选择了电影”“作为一个电影人,很荣幸始终把镜头聚焦在祖国和人民身上”……2005年12月28日,在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大会上,李前宽获得了“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奖。

正如中国电影家协会发布的悼文所说:“李前宽同志的逝世是我国电影界的重大损失,他深厚的家国情怀、杰出的艺术成就和高尚的精神品格,将永远铭记于中国电影的史册!”

(责编:张文婷、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