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为了人民的美好航空出行 五位民航系统党员代表讲述基层一线故事

人民网记者 刘佳
2021年07月07日10:16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编者按: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只有36个简易机场,到2020年底拥有国内航线4686条、国际航线895条,和62个国家的153个城市实现了定期通航,中国民航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凝聚着几代民航人的智慧和汗水。中共中央宣传部7月6日举行的“为了人民的美好航空出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五位来自民航系统的党员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讲述来自一线的基层党员的感人故事。

面对险情 他创造“奇迹”守护生命安全

刘传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飞行师,安全飞行15000小时

刘传健,1991年开始学习飞行。30年时间里,他逐渐从一名学员成长为副驾驶、机长,最终成为了一名飞行教员。现在他已安全飞行15000小时,主要飞行机型包括空中客车A320、A330、A350等。

2018年5月14日,3U8633重庆-拉萨航班在9800米巡航阶段,驾驶舱右风挡玻璃爆裂脱落。面对失压、缺氧、极低温、强气流、部分仪器仪表失灵等复杂情况,责任机长刘传健与机组、乘务组临危不乱、有序配合、正确处置,全手动操纵飞机飞越高原高山地形,最终平安备降成都,保障了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航空史上的“奇迹”。

刘传健坦言,飞行员坐在驾驶舱里并不是时时刻刻喝着咖啡、喝着茶这么简单,对发动机的任何变化、飞行过程中任何参数的变化,都会作出应对。“在特殊的情况下,这些工作的负荷更大。”

他表示,作为一名机长,就是把安全工作的各项要求和各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每一次航班运行过程中,落实到每天8小时工作的每一分钟。“每当发动机的声音响起,飞机滑行起飞的时候,我总是默默地告诉我身边的旅客,把他们安全送达目的地是我的责任。

驰援武汉 她运送医护人员及防疫物资

杨静轩,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国航股份客舱服务部乘务员管理一部高级经理,传承“金凤”精神

杨静轩是由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金凤乘务组的一员,从事乘务工作已24年,200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她和她的组员完成了驰援武汉、救援滞留境外同胞回国、运送医护人员以及防疫物资等重大保障任务,保障了空中生命通道的畅通,也守护了祖国抗疫空中防线。

“从小我就有一个蓝天的梦想,20岁那年也如愿加入了国航。但是当我走进客舱,才真正认识到空中乘务员这样一个职业并不仅仅意味着优雅美丽的外表,更重要的是承担着守护旅客安全的使命和责任。”杨静轩说。

目前,国航空中服务的标杆团队“金凤乘务组”已有19届千余名乘务员。杨静轩表示,“我们将把‘金凤精神’传播给更多的乘务组和乘务员。”

建设机场 他是中国民航蓬勃发展的亲历者

孔越,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副总经理、党委委员,见证了中国民航的蓬勃发展

1988年,毕业后的孔越被分配到了首都机场工作,并在同年入党。在这30多年里,他见证了中国民航的蓬勃发展。

“八十年代,首都机场建成T1航站楼;1999年建成T2航站楼;2008年建成T3航站楼;2019年建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实现了‘一市两场’。”他回忆。

2013年,孔越又被选派到北京新机场建设的工程当中。“我和同事们在四年半的时间里,在北京大兴这片热土上建成了拥有14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综合体,建成了有四条跑道组成的飞行区。很多外媒记者感叹中国的建设速度。”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营,孔越也踏上了职业生涯的新征程。“作为一名民航人,一名共产党员,不但要建设好大兴机场,更要运行好大兴机场,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的理念,为了人民美好航空出行而不懈努力。”他说

火眼金睛 她助推平安机场建设

吴娜,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虹桥机场公司安检护卫保障部旅检一科党支部书记、“吴娜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每天数千次起身弯腰,不放过任何疑点

每天数千次起身弯腰,不放过任何疑点。吴娜是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一名安检员,为守住空防安全,她通过数以万计的图像积累,练就了火眼金睛。“每当看到自己保障的航班能够顺利起降,听到旅客对安检肯定时,都会倍感满足和自豪。”她动情地说。

吴娜表示,6月29日,上海机场迎来建场100周年,非常有幸能够见证“百年门户 世界枢纽”的建设发展。站在新的百年起点上,希望能够和身边的伙伴们一起积极践行“安全至上、服务至臻”的企业精神,不断地探索“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安全检查新形式,不断助推平安机场建设。

指挥飞机 他被大家比喻为“空中交警”

杜一泽,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运行管理中心飞行流量室班组长、带班主任,为空管事业“添砖加瓦”

“这是一张实时的空中交通态势图,每一个三角就代表一个航班。”发布会上,空中交通管制员杜一泽拿着一张空中交通态势图,介绍管制工作“全天候、大流量、常态化”的特点。据介绍,如今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机场平均每40秒就有一个航班起降。而当空中同时有上千架飞机同时运行时,空中交通管制员就需要发挥“空中交警”的职责,指挥每一架飞机安全、有序、高效的运行。

回忆2010年刚参加工作时,全国一天的航班量只有约8000架次,到如今最高峰时达到了17000架次,杜一泽感叹十年来中国民航的发展速度惊人。

而他从事的流量管理工作,也是在十年前刚刚起步的。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空中流量管理无论是在人员能力还是人才数量上都突飞猛进,甚至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也愈加突出。“之前我们成立了中日韩交流组,与东南亚地区的交流组等等。这些都彰显了我们的空管力量。”

“未来随着中国民航事业的不断扩大,我们一名空管人也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一名有着15年党龄的年轻党员,杜一泽表示,将矢志不渝地继续投身于空管事业,为它添砖加瓦。

当提及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有哪些感受时,他们的自豪和骄傲溢于言表。

孔越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民航人也在与时俱进,提出了要建设“四型机场”(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的目标。这也是未来民航机场建设的行业标准。如今的机场是一个集航站楼、火车站、地铁、酒店、会展、博物馆、图书馆、娱乐设施、商业氛围于一体的综合交通体,它同时也应该是有温度的、有人情味的、智慧的、环保的、人文的城市名片和城市“会客厅”。同时,机场还应该是能带动和促进一方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杨静轩表示,国航客舱内软硬件设施随着“智慧民航”的脚步不断升级,让她切身体会到了中国民航的高速发展。“现在每一位旅客拿着手机就可以订座、选座、值机,完成全流程的服务。进入到客舱里,在万米高空,很多机型也能够通过空地互联系统,满足旅客和地面无障碍通信的需求。”

吴娜期待,在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节点上,希望能和团队成员共同致力于现场安全检查规范化制度化的建设,使安检更有尺度”。同时,将旅客服务当中的痛点转化为工作出发点,真情服务,使安全检查工作更有温度”。结合“智慧机场”“智慧安检”的建设推进,利用自助设备、人脸识别系统等新技术、新手段,使安检“更有速度”。

刘传健表示,中国民航七十年来经历了非常艰辛的过程:飞机从少到多,人员从少到多,行业从弱到强,从没有制度规范到建立制度规范,过程非常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其中离不开民航人的辛勤劳动。

杜一泽说,2010年全国一天的航班量只有约8000架次,近十年,随着民航的不断发展,每年基本是以10%的速度在增长,最高峰时达到了17000架次,保障量较十年前翻了一番。他从事的流量管理工作,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从人员的能力、数量,包括在国际社会上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和明显。

(责编:刘佳、章斐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悬崖之上》为隐蔽战线群英立传
  • 张桐与你一起重温《青春》
  • 白敬亭与你重温《史砚芬诀别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