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利用技术创新,推动音乐产业数字化升级

请听AI交响音乐会(网上中国)

海外网 李雪钦
2023年06月09日07:1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提高音乐创作效率,让虚拟数字人与歌手互动、共同演唱作品……如今,各种技术创新为音乐产业打造新增量,带来丰富多彩的体验。近期,“AI歌手”成了互联网上热议的话题。经过训练后的“AI歌手”能模仿明星歌手的独特音色与唱腔,翻唱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受到不少网友的追捧。“AI歌手”走红网络的同时,其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也引发议论。

  

  让人耳目一新

  腾讯音乐旗下天琴实验室发布的虚拟数字人“小琴”,身着潮酷卫衣和运动鞋,浑身洋溢着青春气息,她擅长流行、国风等多个流派的音乐,音域极广,嗓音清亮。“小琴”还很擅长舞蹈,可以根据一段旋律任意生成舞蹈,流行、爵士等各种音乐都难不倒她。据悉,利用AI技术赋能,“小琴”具备中、英、粤3种语言能力,输入歌词后即可自动识别、歌唱。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大成接受本报采访时说,AI等技术所形成的沉浸式体验受到年轻用户的青睐,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也为网络音乐行业带来崭新面貌。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公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6.84亿,占网民整体的64.1%。网络音乐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不少人通过方便快捷的互联网感受音乐魅力。

  各大互联网平台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利用技术创新提升用户体验,推动音乐产业数字化升级。例如,腾讯音乐推出“音乐创作助手”与“音色制作人”两款产品,可以协助音乐人进行作词、作曲、剪辑等,还研发“AI歌词海报”,通过AI技术对歌曲的分析,为用户生成相应的歌词海报;网易推出人工智能音乐创作平台“网易天音”,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提高音乐创作效率;“百度元宇宙歌会”中虚拟数字人与真人歌手互动,共同演唱AI作词、编曲的作品。

  刘大成说,技术创新能够助力音乐创作、宣发等环节提升效率,为行业发展带来强劲动力,数字科技与音乐产业正不断交互、融合。

  应对技术变革

  音乐行业使用AI,并非新鲜事,学界也在积极探索。近日,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面向未来——电子音乐与AI的交响”音乐会。据悉,音乐会作曲家和音乐科技专家来自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他们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脑科学等领域的最新成果,通过协同创作的形式,呈现了一场深度融合人工智能、3D音频、脑科学等前沿科技的音乐会。

  中央音乐学院曾推出《中国十二生肖》音乐会,由人工智能伴奏、虚拟数字人主持,演绎融合中国民歌、戏曲等多种元素的民族声乐组曲。传统音乐在科技助力下焕发新生机,带来不一样的审美感受。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主任李小兵介绍,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包括音乐人工智能中心、电子音乐中心等,还邀请了多位人工智能专家一起建设新的学科,拥有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共100多名学生,师生以协同研究的姿态拥抱未来、积极应对技术变革。

  应在规则内运行

  近期,在各大视频平台,“AI歌手”以独特的音色和唱腔轻松驾驭不同曲风的歌曲,其演唱效果与真人非常接近,有网友说“不看标题以为就是本人唱的”。

  据了解,有人用著名歌手现有的人声样本,建立起其声音模型,再利用所生成的音色对其他歌曲进行翻唱。“AI歌手”基于歌声转换模型,它可以将一个人的声音转换成另一个人的声音,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逼真度。

  业内人士认为,AI音乐合成能够降低音乐制作门槛,提高用户参与度,有着广阔的商业前景,但同样有着法律上的风险。“AI歌手”使用他人声音表演歌曲,在网络平台公开播放,可能构成对著作权、表演者权、声音权利等的侵犯。

  刘大成认为,“AI歌手”的出圈折射人工智能技术对音乐产业的影响力,AI音乐可以成为制作音乐作品的一种工具,进一步激发音乐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活力,但“AI歌手”可能涉及的侵权问题应该引起重视。相关部门应加速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这一新业态的监管,让AI创新在规则内运行。

(责编:鲁婧、杨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