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本网原创

高科技、中国风 “冰丝带”静待冬奥选手创佳绩

2022年02月03日12:59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2月3日电 (欧兴荣) 2月2日下午,“国家速滑馆主题发布会”在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举行。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主任武晓南在会上介绍了“冰丝带”的场馆亮点,高颜值背后有高科技加持,浓浓中国风成为展示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主任武晓南(右)介绍“冰丝带”的场馆亮点。人民网 欧兴荣摄

国家速滑馆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标志性场馆、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武晓南介绍说,自2018年1月23日打下第一根桩,到2021年1月22日“冰丝带”完成首次制冰,建设工期经过整整3年的时间。他用6个关键词回顾“冰丝带”的建设过程:精耕细作、拔地而起、编织天幕、丝带飞舞、最快的冰、智慧的光,“用我们设计师的话说,我们是120%实现了当年的设计理念,我非常自豪。”

近日来,多支速滑队陆续来到“冰丝带”进行赛前适应训练,荷兰名将克罗尔、日本名将高木美帆等都对冰面质量给出高度评价。武晓南幽默地说,他们的评价翻译过来,应该是“滑溜”、“走道”。武晓南强调了“冰丝带”打造全世界“最快的冰”背后的高科技,创新性使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冷技术,冰面平整、可持续性强,并且节能环保,“制冰效率比普通方式提升20%到30%,赛后热交换效率更高,可给场馆提供生活热水,达到进一步节能效果。”

武晓南在发布会上展示运行团队推出的“冰丝带”衍生文创产品。人民网 欧兴荣摄

武晓南介绍说,在“冰丝带”的运动员入口处,设有一面纪录墙,上面的场馆纪录产生于去年的“相约北京”测试赛,主要由荷兰、中国、韩国等选手创造, “如果纪录刷新后,我们会把新的挂上去、旧的摘下来,并且给创造者寄回去。激励运动员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

武晓南还介绍说,“冰丝带”除东门、西门两个正门外,一共还有24个入口,这一数字,恰好与中国二十四节气相同。为了增加辨识度、方便各类客户群快捷找到入口,场馆运行团队在入口处特别设计制作了带有二十四节气徽章元素的标识,希望借此打造为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对于北京冬奥会后的场馆利用,武晓南透露运行团队早有计划,场馆内除了速度滑冰赛道外,中间还有两块标准冰场,可以举办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等所有冰上项目。他表示,未来的目标是将“冰丝带”打造成为一座多功能城市体育综合体,精心设计的拍照点位可供游客“打卡”,内场配备冰雪运动装备售卖、展示点,“我一直设想这么个场景——一家人来到‘冰丝带’,儿子练习冰球,女儿练习花滑,父母在等待过程中在场馆内的商店为孩子挑着新冰刀……”

(责编:欧兴荣、张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