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见证“冰丝带” 的武晓南:家门口赶上两次奥运,是我们的幸运

2022年01月05日17:00 |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小字号

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即将举办2022年冬奥会——北京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双奥之城”。

殊荣背后,离不开一批默默推动中国奥运事业向前发展的人,他们的奋斗与奉献,托举起奥林匹克的辉煌。

从夏奥到冬奥的传承,有多少值得铭记的故事;迈向2022的征途,又有多少令人振奋的成就。

双奥城,奋斗心。今天,我们就来听听双奥场馆建设者武晓南的故事。

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3360块曲面玻璃拼成的22条“丝带”在阳光下晶莹剔透。从西侧幕墙望出去,一排梧桐傲然挺立。武晓南时常感慨,“那些树是2008年栽下的,现在小树苗长成了大树。”

这片区域,曾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临时建设的曲棍球场和射箭场;而今,北京2022年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在夏奥原址拔地而起。“双奥之城”的见证地,也是武晓南奋斗多年的办公地,“人生为一大事来,必尽心而无遗憾”。

作为经历过双奥场馆建设的“奥运老兵”,武晓南如今的身份是北京国家速滑馆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和国家速滑馆场馆运行团队主任。“这里承载着从夏奥到冬奥的传承,愿‘冰丝带’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冬季美好生活向往的新地标。”

从“最快的草”到“最快的冰”

【镜头: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荷兰曲棍球队主教练对武晓南称赞说,这块奥运场地堪称世界上“最快的草”。10多年后,在同一地点,武晓南和同事们又在打造世界上“最快的冰”。两个“最快”的背后,奥运建设者攻坚克难、精益求精的初心不改】

站在国家速滑馆的看台上,头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马鞍形”编织天幕”,脚下是1.2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冰面。武晓南清晰记得,2018年1月23日,“冰丝带”打下了第一根桩。

图纸上美轮美奂的“冰丝带”,既有诠释冰刀飞驰轨迹的外观,亦有极具高科技含量的“冰心”。但在筹办之初,建设团队面临的却是“理论上可行,现实中无先例”的诸多难题。拿制冰来说,采用世界上最先进、最环保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在历届冬奥会尚属首次。

“为了这块冰,我们四处拜访专家、去各地取经,集各方之力、汇各界之智,终于把这件事办成了。各个冰面能单独精准控温,整个场馆实现同时运行、不同使用。”武晓南说,在“冰丝带”建设过程中,像这样的科技攻关比比皆是,有多达11位院士贡献了力量。

相比夏奥场馆,工艺复杂的冬奥场馆更具挑战,建设者靠自主创新趟出了新路。“冰丝带”看台板有1191块构件,通过弧形预制技术对每块构件进行编码,实现了精准拼装。“比起当年建设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现在的技术先进多了。”更让武晓南自豪的是,由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材料、中国制造组成的冬奥场馆建设的“中国方案”,在绿色、环保、可持续方面为奥林匹克树立了新标杆。

当年,北京奥运会曲棍球场使用的“最快的草”,带动了整个国内人造草坪行业的发展。而今,“冰丝带”编织天幕的国产钢索正引领新的建筑潮流,有关二氧化碳制冰技术已获得5项专利授权,未来这些成果有望广泛应用在国内冰场建设中。

筹办冬奥会留下的财富,不只是技术与设施,还有人才和团队。2019年,以“冰立方”和“冰丝带”为实训基地的“双冰场馆”制冰人才订单班迎来第一批学员,这些年轻的后备力量跟着国际顶尖制冰师上冰作业,迅速成长起来。今年10月,“冰丝带”第三次正式制冰时,本土制冰团队也加入其中。武晓南盼望着,未来有更多中国制冰师能出现在冬奥赛场和国际大型冰雪赛事中。

2008年奥运会曲棍球场开赛的“第一声哨响”,让武晓南至今难忘,所有心血付出在那一刻得偿所愿。眼下,望着崭新的“冰丝带”,他和伙伴们又开始新的憧憬:目前速度滑冰项目的世界纪录均是在高原冰场创造,2022年的“冰丝带”或许能见证奇迹的诞生。

从“好运北京”到“相约北京”

【镜头:2021年10月8日,首场冬奥测试赛——“相约北京”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在“冰丝带”亮相。赛前的新闻发布会上,武晓南特意在外衣里穿了一件2008年奥运会“好运北京”测试赛的制服。两个奥运周期的接续奋斗,让“双奥之城”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行走在“冰丝带”内部,蓝白相间的配色给人清新之感。平整如镜的冰面、舒适的空调除湿系统、动感的灯光照明设计,无不彰显“智慧场馆”的精雕细琢。参加测试赛的国际滑联技术代表更是给予“无与伦比”的高度赞扬。

场馆建设是硬件,赛事服务是软件,武晓南“两手都要抓”。2008年奥运会,他是31个竞赛场馆建设负责人中唯一直接参与奥运会服务保障工作的。这次冬奥会,他又挑起同样的担子,“为运动员提供最好的竞技舞台,不只靠一流的冰面,更要落脚于赛事运行的环节流畅、细节到位之中。”

当年组织“好运北京”测试赛,武晓南的团队满怀一腔激情,时隔多年再度“相约北京”,他们给冬奥“模拟考”加上稳健的新要求——按照“全要素测试”的原则,既要保证办赛的精彩,还要保证防疫的安全。“在赛事组织中,不仅管理有力度,更要服务有温度。”武晓南反复强调。

“以运动员为中心”理念,在“冰丝带”有了更立体化、创新性的呈现:韩国选手金俊浩在测试赛期间恰逢26岁生日,赛场大屏幕打出了暖心的电子贺卡;运动员休息室里,各国选手与志愿者在展板上互写寄语,隔空互动;4名运动员5次滑出个人最好成绩,这些优异表现被展示在充满仪式感的“场地纪录墙”上……这场国际赛事首秀,“冰丝带”频频收获点赞。

穿上冬奥制服,意味着一份厚重的责任,武晓南一刻也不曾懈怠。随着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从“建好”场馆到“用好”场馆,整个团队拧成一股绳,各个业务口争分夺秒把任务明晰到位,不断完善场馆赛事功能,以确保赛时万无一失。

“就像冬奥会火炬’飞扬’传递的概念,我们的团队也充满青春的气息、蓬勃的活力。不管是老兵,还是年轻人,大家朝着打造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的目标,干劲十足。”武晓南回忆起,2008年当张娟娟射落中国奥运射箭项目首金时,在赛场外忙碌的他听到国歌声,泪水再难抑制。“相信到2022年,《义勇军进行曲》也会在‘冰丝带’响起。”

从“同一个梦想”到“一起向未来”

【镜头: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以前是“鸟巢”“水立方”双峰并立,现在新建成的“冰丝带”与之交相辉映。武晓南说,当初为了“同一个梦想”投身夏奥建设的伙伴,很多人又加入冬奥筹办的行列。大家拥有的不只是独特的“双奥记忆”,更是“一起向未来”的美好畅想】

夜幕之下的“冰丝带”,玻璃幕墙流光溢彩,银色穹顶冰轮转腾,正是武晓南最初脑海中的模样。1000多个日夜,蓝图化作现实,但这并不是“终点”。

“后奥运”时代的场馆开发利用,向来是奥运会举办地面临的世界性难题。武晓南所在的北京国资公司作为“鸟巢”“水立方”的业主单位,通过承接体育赛事、文化创意、高端会展、奥运旅游等精耕细作,使得这两大奥运场馆十几年来从未离开公众视线。借助运营管护夏奥场馆积累的宝贵经验,“冰丝带”站上了高起点。

武晓南坦言,早于“冰丝带”选址和设计阶段,可持续发展、奥运成果全民共享就是贯彻始终的主线。独特的全冰面设计,通过分区控制,除了拥有标准速滑赛道,还可进行花样滑冰、冰球、冰壶等多个冰上项目。场馆内的其他赛时设施也可实现“双向转换”。这些都为“冰丝带”赛后面向公众开放铺垫了基石。

“未来的‘冰丝带’,不是一个必须买票看比赛才能去的地方,而是一个以冰雪运动为突出特色的新型城市体育综合体。”武晓南描述着理想中的场景:青少年在场馆里打冰球、练花滑;家长们在售卖区挑选体育装备;场馆西南侧的人工湖结冰后成为室外冰场;掩映在绿化中的越野赛道冬天滑雪、夏天滑草……

在他看来,“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潮,让双奥场馆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黄金机遇期。冬奥会后的“冰丝带”,不仅能与“鸟巢”“水立方”形成规模效应和互补效应,还将满足市民四季健身的多元需求。

按照规划,“冰丝带”的冰面可以满足所有冰上运动项目的使用需求。武晓南希望,冬奥会后广大爱好者和业余运动员都能来体验这块“最快的冰”。“一代代传承下来,他们当中会涌现更多优秀运动员,冬奥精神、冰雪文化也潜移默化中在民间生根发芽。”

在“家门口”两次投身奥运建设,被武晓南视为人生一大幸事。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0天之际,他给“1000天后的自己”写了一封信,其中写道:时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但时间的主题始终是:奥运的快乐。 

(责编:杨虞波罗、连品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