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奥运动员与中外记者见面
11月26日,国新办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第16届夏季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讲述了中国残奥运动员“使命在肩 奋斗有我”的故事。
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残疾人运动员
在东京残奥会上,30岁的盲人运动员刘翠青与领跑员徐冬林齐心协力,获得残奥会女子短跑T11级别200米和400米两块金牌。
“这就是我们在东京残奥会上用的牵引绳,这一头我牵着、另一头翠青牵着。”见面会上,领跑员徐冬林向记者展示了随身携带的两件宝贝——一根牵引绳,一张刘翠青举着国旗、徐冬林把她举起来的照片。
“备战5年,就是为了国歌奏响的那一刻,我们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刘翠青说,残奥会最后一场比赛前,她和徐冬林都遭遇了严重的伤病,但两人都没有放弃,努力把金牌拼了下来。
“那一刻,我想让全世界看到刘翠青,看到我们中国的盲人运动员,看到五星红旗!”徐冬林说。
中国残联理事、中国残联体育部主任赵素京介绍,中国代表团在东京残奥会上第五次蝉联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展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团结一心的民族集体主义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
中国重视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
在东京残奥会上,27岁的轮椅击剑运动员李豪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斩获首枚金牌。见面会上,李豪说,自己入门比较晚,从20岁才开始接触轮椅击剑。“但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我相信只要坚定信念,任何困难都不会成为人生中的阻碍。希望在下一届残奥会上,我能够为祖国再添一金!”
2岁时,李豪因车祸导致右腿截肢。他说,由于身体残疾,自己从小就有些自卑。“是体育让我找回自信、学会照顾自己,有机会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看到李豪在赛场上的表现,中国残疾人轮椅击剑队主教练庞进用“幸福”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他说,中国对残疾人体育事业的重视,让自己更有信心和干劲推广轮椅击剑项目,让更多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
赵素京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进步,残疾人权益的保障、残疾人民生的改善,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有条件参加体育锻炼,也让更多像刘翠青、李豪一样的残疾人运动员有机会、有能力、有底气参加国际大赛,在体育赛场上为国争光、实现梦想。
在冬残奥会上力争好成绩
还有不到100天,北京冬残奥会就将拉开帷幕。赵素京说,目前中国冬残奥运动员正积极备战,在北京、河北、黑龙江和内蒙古进行集训。
中国冬残奥会项目起步较晚、基础较弱。赵素京说,2015年北京冬残奥会申办成功之前,中国在冬残奥会设置的6个大项中仅开展了两个项目,累计参与项目的运动员不足50人。申办成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北京冬残奥会的筹办和备战工作,中国残联也作出了系统性安排,在运动员选拔、培养、训练场地的建设和安排以及运动员器材装备的配备、科技支撑等方面超常施策、全力保障。中国冬残奥运动员有信心在家门口的冬残奥会上,以最好的状态争取最好的成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