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融通建筑艺术与声学技术的戏台

杨  阳  高  策
2021年08月21日05:0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临汾东羊后土庙元代一面观戏台。
  杨 阳供图

  我国戏曲成熟于北宋时期,为了适应演员表演和观众听闻的需要,宋金元戏台的形制结构经历了从露台到四面观、大三面观、小三面观和一面观的变化。那么,这些形制变化的原因、逻辑和结果是什么?不同时期的改进与人们的审美、科技发展、经济繁荣是否有关系呢?

  中国古代乐舞表演历史悠久,与其共生的表演场所自然也源远流长。早在距今约5000年的红山文化遗址——辽宁牛河梁女神庙中就发现了大型祭坛。周代以来,祭坛、宗庙、殿庭等建筑中均举行过乐舞表演,但并非供民众观赏。而在克孜尔石窟、云冈石窟和敦煌石窟中,天宫乐伎的表演场所外围多建有勾片栏杆,这是研究古代表演场所的重要史料。

  北宋戏曲,时称宋杂剧。受先秦“俳优”、汉百戏、唐参军戏和歌舞戏等艺术的影响,由种类繁多、内容庞杂的技艺表演组成,如假面表演、说白、滑稽戏和故事表演等。露台是宋杂剧表演的重要场所。北宋年间,元宵节时,城市里经常会搭建临时性露台。《宋史·乐志十七》载“每上元观灯,楼前设露台,台上奏教坊乐,舞小儿队”。

  从现存文献看,山西芮城县东岳庙金泰和三年(1203年)碑刻《东岳庙新修露台记》就有记载,如“唯有露台一所,累(垒)土为之”,“衍循旧贯,创用砖石增大其基”等等。遗存的实例,有山西晋祠的金人台和河南登封中岳庙的露台。晋祠金人台是方形基台,通体由砖石铺设,不设顶盖,四周砖砌花栏围挡,前后设台阶,距圣母殿50余米。根据露台的位置、形制以及献殿的创建时间推测,晋祠金人台最早与正殿在同一时间创建。

  金代开始大规模建造露台。在露台建造之前,表演多数是“撂地为场”,数量庞大的民众以演员为中心,围成圆形观看演出。而露台的创建升高了演员的位置,“看见即听见”,演员的声音可从台上直接传达给民众。

  金代戏曲的形式主要有院本、杂剧和诸宫调。伴随着杂剧的兴盛,山西泽州地区出现了形制为四面观的古戏台,即露台上四角立柱,柱上搭建顶棚,各角柱间不砌制墙体,四面皆为透空状。这是露台之后戏台形制演进的首个节点,比如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所建高平市王报村二郎庙舞亭。从满足实际表演的需求看,单檐歇山外顶可遮挡雨雪和日晒,保障演出顺利进行;从改善视听效果的角度看,藻井内顶将原本从此处散逸的声音反射至台面及舞台周围,提高了舞台音量。

  当表演内容从百戏、歌舞逐步发展为剧情性较强的杂剧时,戏台上的演员多面向正殿表演,民众也相应地在戏台的正面或两侧观看。由此,金代出现了在两后角柱间砌筑山墙的舞台,其形制为大三面观,从优化视听的角度看,后山墙将原本从戏台后部散逸的声音定向反射到台面、台前乃至正殿。

  元杂剧的故事情节复杂,人物角色增多,换场成为演出的必要环节。由此,出现了小三面观舞台,即在大三面观舞台的基础上,在两侧角柱间增设辅柱,并在辅柱与后角柱间砌墙,以区分前后台,方便演员换场。之后又出现了两侧角柱间完全砌墙的戏台,即一面观戏台。一面观戏台的两侧山墙进一步封闭了表演空间,有效保证演员免受风雨袭扰。

  至此,宋金元古戏台将原本从表演者上方、后方和左右两侧散逸的声音反射至正殿与台前的观众,实现了定向传声乃至声能汇聚,同时也隔离了环境噪声,彰显声学功用。古戏台形制、结构的演进兼顾了演出发展的需要和视听效果的优化,实现了建筑艺术与声学技术的完美融通,二者互为本质,相互映射。一面观形制的戏台,实质上已将舞台围合成方形腔体,可与某些频率产生共振,改变音响效果,成为中国古戏台设腔助声技术的早期实践。

  (作者为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21日 08 版)
(责编:赵欣悦、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