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乘风破浪的姐姐》热播,“博采众长”式综艺可以持久吗?

2020年06月17日08:23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原标题:《乘风破浪的姐姐》热播,“博采众长”式综艺可以持久吗?

这两天,最热的综艺节目莫过于《乘风破浪的姐姐》。一群30 的女星来选女团,让节目在开播前就话题十足。从首期节目效果来看,姐姐们的舞台实力以及评委选人标准都有争议,但自带的话题梗营造了不少看点。

这档节目融合了当下热门的选秀元素和芒果TV擅长的慢综艺、观察类真人秀等模式,让人想起了去年热播的《演员请就位》——靠着话题度和兼容度在一众演技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博采众长式的综艺节目容易出圈,但缺乏核心原创竞争力,后继乏力成为问题。

各种模式杂糅出一台戏

尽管前有《青春有你2》《创造营2020》,同类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依旧能成功霸屏。打开《乘风破浪的姐姐》,让人恍然间以为打开了《我是歌手》《我家那闺女》《花儿与少年》《创造101》《演员请就位》……慢综艺、话题综艺、竞技综艺、选秀综艺、观察类综艺一锅炖,还可以顺便推理评委打分和选人规则,真可谓当下热门综艺的集大成者,无怪乎能将各种综艺爱好者一网打尽。

大龄女团如何出道,能否真正打开市场?许多观众都清楚,选秀成团只是噱头,或者是把姐姐们聚集在一个舞台上的由头。《乘风破浪的姐姐》最大的看点是嘉宾,相比选秀节目邀请素人或尚未被大众熟知的训练生,这档节目的阵容可谓星光熠熠,其中不乏宁静、张雨绮、伊能静等话题人物。有成熟演艺经验的老手放在一起比拼,自然比素人选手更能营造节目效果。节目未播先热,不少观众也是冲着看好戏而来。

把这些姐姐聚集在一起,要唱歌、要演戏,或是做旅行节目都可;竞选女团,未必是最适合她们的呈现方式,却是最有市场的综艺呈现方式。相比已经饱和的歌手类、演技类、生活观察类综艺,大龄女团选秀尚未有人做过,显然最有卖点。

从首期节目效果来看,评委杜华的选人,还在拿市场上常见的女团标准来衡量。比如丁当出色的演唱反而得了低分,阿朵充满个性的舞台被认为难以找到同类项。至于陈松伶、许飞等专业歌手的表现固佳,但好像穿越到《歌手》舞台,失去节目特色;张雨绮、吴昕等槽点满满的舞台表现,不亚于《青春有你》的朗读式rapper,反而成了看点。

做大龄女团,无非给出一个热点的接口,即便最终真的打造出女团,也难以像常规团体那样运作。如今,综艺节目已经可以堂而皇之写入明星的代表作品一栏。“姐姐”选手中,不少人近年来少有作品问世,却活跃在真人秀领域。成不成团,出不出道,也许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节目过程。在竞演类综艺节目里如何生存到最后一集,并抢到更多镜头、更多话题关注,才是参与这个节目的最大意义。

但话说回来,这种综艺模式和剧本套路并不鲜见,只是主角换成了姐姐们。第一期播完,谁拿了“励志”剧本,谁拿了“反转”剧本已经渐露端倪。作为一档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终究缺乏原创的核心模式,只是广泛吸收借鉴了前人的成功模式,而它的最大亮点是与众不同的节目嘉宾,每个人都带着“戏”来,每个人都有故事,但这样的嘉宾很难复制。

重新思考女性价值

去年,演技类综艺《演员请就位》热播,同样是吸收了各种流行综艺形式,谜一样的选人标准、导师现场论战等让节目在同类项中脱颖而出,贡献了不少话题。当时有分析指出,许多出道十余年或是已经拿过重量级奖项的演员还要回头来和跨界新手比拼演技,暴露了“影视寒冬”下演员的生存困境。和《乘风破浪的姐姐》捆绑在一起的则是对中年女性职业危机的关注和探讨。

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闭幕式上,海清曾呼吁导演制片多给中生代女演员机会,引发大量关注和讨论。有档期参加长期综艺节目的,无论是演员还是歌手,恐怕都没有影视或音乐界真正的当红者。

“三十岁以后,人生的见证者越来越少,但还可以自我见证;三十岁以后,所有的可能性不断褪却,但还可以越过时间,越过自己……”《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开头以一段文案对三十岁以后的女性进行探讨,鼓励女性积极探索自我价值。和去年扎堆的演技类节目一样,“撕话题”成为今年选秀混战中出圈的重要方式。但大众关注这些姐姐,除了要看“撕话题”,更多是对成熟女性魅力的认可,正如许多女观众所言,期望从她们的身上找到激励自身前进的养分。

一个有价值的选题,尽管是用综艺的方式呈现,但也不妨深入探讨,引发社会思考和共鸣。在《演员请就位》中,相比比赛结果,在节目过程中对表演细节的讨论、对职业价值的认知、对行业创新的思考,更是意义所在。《乘风破浪的姐姐》同样可以把更多笔墨放在关注女性成长的话题上,谁出道、谁成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导师和嘉宾的言行,对女性价值重新思考,而不是把看点、卖点放在“撕话题”上,这才是节目能够产生持久效益的关键。(钟菡)

(责编:蒋波、丁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悬崖之上》为隐蔽战线群英立传
  • 张桐与你一起重温《青春》
  • 白敬亭与你重温《史砚芬诀别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