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向未来》制片人谈科学节目创作初衷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我们现在教给孩子的数学,都浅得让人想哭。”近日,在南京举行的《小学教育创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表达了上述观点。这是关于小学科学教育的一次创新论坛,邀请了教育、科学、传媒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参与,一起探讨了关于科学教育的相关问题。同时,论坛上还邀请了教育一线的老师和南京当地百余名小学生一起,体验了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加油!科学课》。这是利用“科学+传媒+教育”思维衍生出的新课程模式,采用科学家授课和双师互动的方式,能够有效解决一些目前科学教育的关键难题。
“这是个技术高于神话的时代”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认为这是一个“技术高于神话的时代”,今天在生活中使用的科技产品,甚至超过了上世纪80年代科幻片所描述的场景,这背后的一切都是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在21世纪的教育里如果没有科学教育的话,那就不能够称之为教育。”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
小学生向曹则贤提问
他同时也看到了目前科学教育存在的一些短板,比如一些常识性问题,“对于女科学家,我们可能只认识居里夫人。但就科学成就而言,有很多女科学家我们根本没有听说过。”他认为言传身教和熏陶是科学教育好的方式,要提高整体教师的科学素养,“我们现在的数学浅得让人想哭。洋务运动时期福州马尾船厂使用的法文英文原版教材教育那些十三四岁的孩子,内容远比现在的大学课本难;1918年前后奥地利的中学,高中毕业生直接发表广义相对论论文。不要看不起我们的孩子,是我们当老师的不合格。不要觉得这个话刺耳,如果我们把自己当作一位受教育者,我们就能够体会。有些知识,我们可以学不会,但是不能够没听说过,这是一个眼界和见识的问题。”他认为科学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科学精神、科学视野、科学思维、探究方法、批判与交流几个部分,老师作为教育中关键的环节,应该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势。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