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举棋不定?从《最强大脑》看棋界战无不胜的六维能力

2019年03月25日16:50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小字号
原标题:举棋不定?从《最强大脑》看棋界战无不胜的六维能力

  本周五播出的《最强大脑》第6期节目,继“柏拉图之链”后,成为又一引爆“脑力角逐”话题的倾心力作。选手天赋异禀的超能力让评审和观众们讶异不已,“史上最强道具——重力四子棋”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实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刘嘉教授及爱因思维团队在设计“重力四子棋”之初,就埋下了考察现场选手六维能力的伏笔。

  “重力四子棋”是一款益智的棋类游戏,适合两个人组队对抗比赛,要求选手在一个5×5×5的空间里和对方进行激烈的较量,遏止对方并同时使己方棋子在空间连成一条直线,横、竖、斜均可。此外,选手每次需在15秒之内完成出手,先赢两局者获胜;若两局之内打成一比一平,单局获胜中步数少者最终胜利。

  “重力四子棋”玄机详解

  1. 想象力没有边界

  “重力四子棋”和“五子连珠”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是立体的,所以对选手的空间想象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在第一轮对战中,薛远程和王德才无一例外地发挥了自己的空间想象力的优势。薛远程曾经是“色块迷踪”项目的赢家,他直接在大脑里想象色块滚动的情景至今让观众们记忆犹新。在本期“重力四子棋”节目里,首先,双方选手对棋盘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构建,这涉及到对空间图形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认识与想象。其次,棋子在棋盘中的位置发生变化时,选手必须多角度地观察敌我双方所下棋子的排列,才能推理出下棋的策略来。

  中场休息时,王德才坦言在模拟训练时刻意锻炼过自己的空间想象力,那是通过大脑被激发出来的、一种比较愉悦的感觉,并且在想象过程中提升了观察力、专注力与记忆力,尝试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下棋时的思维更加敏捷。

  2. 计算力就是“硬实力”

  作为第一轮先手方的攻方选手薛远程,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那就是他把5×5×5空间里长宽高为3的位置让给了王德才,这种做法无异于帮对手铺路,不仅让他失去了先手优势,而且令他在第二轮比赛中也难挽局面。

  那么,究竟如何正确计算下棋中的步数和落点,确保在这一过程中不出现误算呢?爱因思维建议选手多找几个点进行三次复算之后再确定到底哪个点最利于自己:第一次简单的计算自己棋线位的连接;第二次则是穷尽对方所有的防点,包括冲四的防点;第三次是将自己的棋和对方的棋结合在一起共同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比赛从落子开始计时,因此选手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思考问题。攻方薛远程由于读秒分散了专注力,放偏了棋子,导致了他在第一轮比赛中大败守方王德才。

  3. 可能性推理

  第二局的对战双方是刘梦旸和王德才,经过激烈的角逐,王德才9步赢棋,终结了本局第一轮的比赛。在接下来的第二轮比赛中,王德才更是凭借自身的“先手优势”而大获全胜。

  由此可见,“先手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棋局胜负。对于刘梦旸而言,可谓是,一步走错,百步难回。比赛要求选手做出一系列的决策,每一步棋都将帮助他们学会未雨绸缪、权衡利弊、逻辑性地决定最理想的选择。若要锻练逻辑推理能力,可以在对奕的过程中多想几步对敌的走法,且要让敌我在往后几步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不容有失。

  现有研究已初步证实,人脑的“六维能力”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后天的训练强化。爱因思维完美的阐释了这一观点,通过设计与《最强大脑》定位契合度较高的节目,将“六维能力”与思维拓展理念形成强关联,合二为一,经过长期的探索,不仅掌握了有效开发大脑智能的方法,而且也形成了科学的思维训练体系,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责编:吴亚雄、蒋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悬崖之上》为隐蔽战线群英立传
  • 张桐与你一起重温《青春》
  • 白敬亭与你重温《史砚芬诀别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