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公园城市 幸福安宁新模样

人民网记者 程浩 徐前
2022年09月22日10:31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风景不错,闹中有静,散步也有了好去处!”对家附近的城市中央公园,63岁的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市民刘开德很喜欢。

城市中央公园。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去年建成的螳螂川慢行系统,同样给安宁市民带来惊喜——漫步螳螂川步道,听鸟鸣、闻花香,既可远眺青山,还能近观碧水,格外惬意。

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政府办公厅今年7月印发《云南省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2022—2024年)》(下称《三年行动》),明确将通过实施三年行动,以人口密度高、流量大的地带为重点,着力探索符合云南实际的城乡绿化美化建设路径和发展模式,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和人民生态福祉,提高“七彩云南·世界花园”美誉度。安宁市持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正是落实《三年行动》的具体体现。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安宁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21%,绿地率39.1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91平方米。

如今,类型不同、功能多样的各类公园,正让安宁更美丽,也更绿色、更宜居。

公园城市 装点美丽生活

刘开德家就在城市中央公园边上。以前,这里是安宁老城区的核心区,2010年以后,老城区改造,这块地方被拆,准备建住宅小区。

2020年前后,项目开建,且已挖了两个深坑。“这里是市中心,如果盖房子,东西向城市通廊就被房子隔断了。当年市里提出打造公园城市,提出‘推窗见绿、开门见园、四季见花’的思路,为了保证城市通廊的通透,所以就想着收回这片区,建城市公园。”安宁市新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志红说。

建公园是民心工程。去年8月,安宁市政府召开听证会,征求老百姓意见,听证代表们一致赞同收回该地块。

从去年10月工程开工建设到今年1月开园,仅两个多月,城市中央公园便“迫不及待”地与市民见面。

城市中央公园。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来到城市中央公园,原来的两个深坑被“就地取材”,成了两个景观湖,微风吹拂下,湖面波光粼粼。

走在公园步道上,一边是公园里的绿意盎然,清新秀雅;一边是连然街上的车水马龙,熙来攘往。仿佛前一秒还置身于清风拂面的江南城市,一转身,原来繁华喧嚣的都市生活也在眼前,都市区和园林区几乎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城市中央公园只是安宁市近年来打造的城市公园之一。作为率先在云南省提出“公园城市”建设理念的地方,去年以来,当地在已建成多个城市公园基础上,又筹措数亿元,新建了包括城市中央公园在内的6个综合公园及广场。

随着公园数量不断增多,如今在安宁城区,鸟语花香已不是稀奇景观,绿树环荫随处可见,一处处新的城市景观在人们的视野里不断涌现。

城市的绿脉还在延伸。安宁市计划2025年基本建成公园城市,2035年全市规划公园总量达150个,全面建成高质量全域公园城市。

观山望水 幸福“从此”出发

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如何科学合理规划,让城市更美丽,也更绿色、更宜居,是安宁市政府打造时特别在意的。

东湖公园。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安宁历史悠久,一条螳螂川河穿城向北流去。俯瞰螳螂川,河水蜿蜒而下,青山环绕,繁花似锦。

为让市民多一些游玩休憩的选择,2021年,城市绿道慢行系统被安宁市政府列入2021年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螳川步道便是慢行系统的一部分。

螳川步道全长7公里多,包含2到4米宽的人行步道及5米宽的自行车道,同步建设了截污水管、地下综合管线、照明设施,并在绿道中的不同空间建设了休息驿站、公共卫生间等。

步道建成后,很快成了市民休闲、运动的热门“打卡地”。漫步步道,听鸟鸣、闻花香,既可远眺青山,还能近观碧水,格外惬意。

杨志红说,安宁城市绿道慢行系统的建成,起着联动安宁主城南北两端的纽带作用,是连接休闲、娱乐、购物、交通、度假、旅游等功能的重要核心廊道。

预计10月份即将开园的宁湖湿地公园是展示安宁高品质文明城市的新窗口。顺势望去,两山夹一川,蜿蜒而下,随水流造景,景在水里变幻,一景一物透着田园的感觉。

楠园。人民网 虎遵会摄

新建绿地、公园讲求合理规划,原有的公园也在“与时俱进”。30多年前,有着“中国园林之父”“中国园林第一人”之称的园林艺术大师陈从周,被几位来自西南边陲小县城人的真诚所打动,拒绝前往美国华盛顿建造中国园林的邀请来到安宁,用楠木建造了一座园林,取名“楠园”。这里既有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又兼顾安宁的地貌、云南的山石和植物。2018年,安宁市政府投资3000余万元,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楠园进行了修缮。百花公园、东湖公园、宁湖公园等原有公园内的绿化景观、园内市政配套设施也在这两年得以提升改造。

和谐相融 绿色拥入怀里

初秋时节,走进安宁市天华苑小区旁的清灵毓秀口袋公园,曲径通幽,回廊影绰,花儿在微风中顾盼生姿:凉亭下,大爷大妈聊天纳凉;草地上,孩子们围着帐篷追逐嬉戏……

清灵毓秀口袋公园。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口袋公园指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面积一般在几百至几万平米之间,类型包括小游园、小微绿地等。从2020年起,安宁市便把城区不起眼的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利用起来建设口袋公园,让市民在生活转角处遇见“诗和远方”,配合公园城市建设。

“清灵毓秀口袋公园所处位置原本是块建设用地,周边有高压铁塔,不符合建设条件,就一直荒着,不少人在地里种菜,影响市容市貌不说,还造成土地浪费。”安宁市城管局园林绿化科科长蒋祁说。

为优先保障城市绿化资源,前两年,政府将这片土地性质调整为绿化用地。去年10月,占地3万多平米的清灵毓秀口袋公园建成。看着郁郁葱葱的植被、红色的地砖、复古雅致的凉亭,65岁的市民王大爷打心眼里高兴。

王大爷家住天华苑小区,没建这个公园前,要逛公园,得走上一刻钟。“现在好了,推开小区门就是公园,环境还好,知足了!”他乐呵呵地说。此时,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打在他双颊上,温暖舒适。

把公园装进“口袋”,将绿色拥入怀里,正成为安宁老百姓的一种新风尚。截至2021年年底,安宁市已建成口袋公园46个,面积最大的3万多平米,最小的仅有三百多平米。

综合公园、口袋公园、游园、绿地……如今在安宁,城园相融的空间布局正在加快构建,曾经稀缺的自然资源变得触手可及,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美好生活场景在安宁不断延伸扩展。

“我们将持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优化绿地空间布局,为老百姓创造更加优美、整洁、宜居的生活环境。”蒋祁说。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