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文艺星开讲丨“科幻很远喜剧很近”,沈腾、马丽聊《独行月球》

人民网记者 郭冠华
2022年08月08日14:50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7月29日,科幻喜剧电影《独行月球》上映,沈腾、马丽携手再闯大银幕,为暑期电影市场添了一把火。上映10天,《独行月球》累计票房超过20亿,并超越“唐探3”成为内地影史国产片单日总场次冠军。

在月面上“行走”有多难?在片场怎样“跨球”沟通?科幻和喜剧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沈马组合”沈腾、马丽做客人民网“文艺星开讲”,畅聊拍摄幕后故事,同题回应《独行月球》热门话题。

马蓝星VS独孤月 角色难度系数高

人民网:你们怎样看待各自饰演的角色?

马丽:剧本中的马蓝星是一个冷面指挥官,非常理性,她需要在灾难面前果断作出决策,无法顾及儿女情长。但我理解的马蓝星,不应该那么冷酷,她也有柔情的一面。独自待在房间的时候,她也会喝喝小酒,随着音乐起舞。

沈腾:独孤月是一个小人物,片中他一直说自己是“中间人”,这个词我觉得挺合适的。他就是个普通人,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关键时刻还是会挺身而出,在面对危机时能克服许多困难,甚至也能舍生取义。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人民网:在演绎过程中,两位各自的角色有哪些挑战?

马丽:太难了。马蓝星和平时生活中的我区别太大了,这个角色有点让我触摸不到她。

刚开始,导演把马蓝星设定为喜剧角色,但我认为,马蓝星和片中的其他角色不一样,她身上不能有太多喜感,不然整个电影的基调就变了,独孤月拯救地球的行动也没有那么感人了。马蓝星的戏虽然不多,但她很有力量,在片中就像“定海神针”一样。后来导演听从了我的建议,马蓝星没有被设定为喜剧角色。我在电影拍完后又重新配了一次音,希望感情再外放一些,这样角色会更饱满、真实。

沈腾:没想到这次拍摄对体力要求这么高。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我需要通过吊威亚来模拟在月面上行走。拍摄之前我做了一些训练,在整个团队的帮助下完成了这些动作。还有在片中和金刚鼠刚子对打的戏,我感觉自己突然变成了一个武打演员。

月球→地球 场景虽假情谊真

人民网:你们是多年的老搭档了,这次一个在地球,一个在月球,很少有同框的对手戏,在片场怎样“跨球”沟通呢?

马丽:我们俩之间交流的戏,大多数都是对着绿幕表演。搭档这么多年,我们还是挺默契的。有时候沈老师拍过了,导演会提前给我看他的表演,但真正拍的时候,我还是靠着对他的感受,想象着如果是沈老师来演,他应该是什么反应。

最后一场戏,我跟沈老师说,腾哥,宇航服太重了,拍不到你的时候就坐下来吧。结果他还是执意要跟我搭戏。他说,我在你面前和不在你面前,你的表演肯定会不同。确实是这样,沈老师站在那里,当现场亮起光,音乐响起来,我一下就泪崩了,那种表演是最真实的。

沈腾:其实月球部分和地球部分是分开拍摄的。导演先拍摄了我在月球的一部分,等“地球的演员”来了之后,再根据我的回放视频做出反应。

马蓝星是独孤月的领导,比较坚强、高冷,她起初并不了解独孤月这个人,之后通过观看月球上独孤月的视频,才一点一点了解他。相信大家这次会看到一个和以往很不一样的马丽。

科幻+喜剧 温情浪漫也扎心

人民网:电影中最打动你们的是什么?

马丽:沈老师给了我很多惊喜。他需要在一种孤独的状态中诠释积极乐观的情绪,难度会很大。大家经常看到的是喜剧演员嘻嘻哈哈的一面,但这个戏里,沈老师不仅展现了喜剧天赋,还毫无保留地释放了情感。

独孤月和马蓝星情感的递进也十分打动我。从独孤月崇拜马蓝星,到后来马蓝星也崇拜独孤月,他们在精神层面高度契合;不只是爱情,他们是彼此心中的英雄。

沈腾:大家可以看到,独孤月在片中是有成长的。他开始只愿待在舒适区,后来面对危险挺身而出,我在看剧本时就很感动。他对马蓝星的爱,地球人对他的支持和鼓励,都是他独自在月球上坚持活下去的动力。最后决定牺牲小我、拯救更多人,也是出于爱。

人民网:拍过这么多喜剧电影了,《独行月球》和其他喜剧电影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马丽:《独行月球》是一个有悲剧内核的喜剧电影,独孤月更像是“孤勇者”。往常我们拍喜剧电影,只是想办法让观众笑,笑过可能就过去了,但更难的是让大家感同身受,笑中带泪,感到扎心,这就很难了。

沈腾:最大的不同是,要在更宏大的世界观里讲一个喜剧故事。科幻本身离我们很远,但喜剧又要离观众很近,所以要在这么宏观的一个背景下塑造好小人物,既让观众觉得独孤月是身边的平常人,还能让观众发自内心地笑,就很不容易。

(责编:罗知之、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