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故人来》第二季第八期 打开雕塑艺术的中国方式
写意,意为先,而后写之。如诗歌、书法、绘画,中国古代雕塑里也存有大量“尚意”作品。
原始社会对神像、动物等诠释,出于认识和技巧局限,无法做到惟妙惟肖。但模糊意象、强烈情感和直观感受,却造就高度写意的原始艺术。无论线条、体量抑或面与面之关系,都手法淳朴,情绪饱满,宛若神品。
汉代将写意之风推至鼎盛。与秦代体现关陇一带平朴写实不同,汉代雕塑多承楚风,更具浪漫、夸张、写意之美。如霍去病墓前《马踏匈奴》像,战马昂首挺立于天地,安详间不失警惕,端肃中蕴藏力量,马腿粗壮、结实,如四根擎天巨柱,与马身浑然一体。整个造型古劲朴拙,气势雄浑,大汉时代豪情可一览无余。除墓前石人石兽,深埋地下的陪葬俑也充分体现着写意精神。因成批模制,工匠不得不舍弃局部刻画而进行大胆整体塑造,饱满的面、扁平的体、富有装饰意味的阴线和阳线等,让本为陪伴死亡的俑子也具有了灵动的生命力,体现着自在、本然的生死观。
同时,南北朝佛像菩萨像、唐代陶俑、宋代晋祠宫女、金元墓室砖雕、明清部分工艺雕刻……写意自汉代以降,虽此风渐减,但依然支撑了中国人指尖的艺术灵敏。
《似是故人来》第二季第八期“雕塑篇”海报
不过,写意雕塑作品虽甚多,理论却甚少。雕塑工匠们于朦胧、不自觉间,按时代趣味风尚做出今人看来“意味盎然”的作品,却始终未把雕塑方面的这种感觉上升为思考。古代诗人、画家可通过“以意逆志”、“言不尽意”、“意在笔先”、“文以意为先”等系列理论,最终探索形成对“意”的审美追求,而雕塑工匠则只是通过自发式感悟,通过师徒相授方式和具体作品完成,被动沿袭着“尚意”传统。可以说,中国古代雕塑对“意”的重视、表现,始终未上升为自觉的文化追求。
至近现代,西洋雕塑介入中国并迅速成为主流,中国开始长期处于接受状态,先是集中向法国学习,1949年后向苏联学习,1979年后向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学习……中国本土雕塑式微,只以师徒相授模式存活于民间。
西方雕塑并非洪水猛兽,它当然可为国人学习、掌握、运用。但一个重要时代课题仍如达摩克里斯剑高悬于中国艺术家头顶:引进外来雕塑样式同时,如何建构中国本土雕塑体系?如何将中国传统雕塑里的“尚意”变成一种美学追求与自觉?
这条路上,不少艺术家做出了尝试。无论游学西方或是扎根本土民间,他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并对之进行再发现、创造,于广泛吸收东西方两个雕塑体系观念和语言精华基础上,以中国传统“尚意”美学思想为内核,以西方浪漫主义、人文主义美学思想为补充……个中佼佼者,有熊秉明、朱铭、刘焕章、吴为山等。
塑以载道,丹心铸魂。1月11日晚21:00黄金档,《似是故人来》第二季第八期,跟随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的脚步,看其如何将文化精神融入历史发展生生不息之长河中,扬中华之文化,开塑像之新天。
恍兮惚兮,中有象兮。在诞生过庄子、孔子、李白、杜甫的大地上,相信写意雕塑正如中国艺术里的虚,空间无垠,前景无限。(李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