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将成新风口 游戏大厂如何防沉迷
近日,在广州举行的2021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工委与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的数字背后勾勒出游戏产业一年的发展,也透露出游戏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游戏+”将成为游戏企业的下一个“风口”。
游戏用户数量渐趋饱和
《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965.13亿元,较去年增收178.26亿元,同比增长6.4%。国内游戏用户规模6.66亿,同比增长0.22%,用户数量渐趋饱和。伴随防沉迷新规落地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逐渐深化,用户结构将进一步趋于健康合理。
产业年会上,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和防沉迷工作”成为热议焦点。腾讯未成年人保护体系负责人郑磊介绍,腾讯依托公安权威数据平台严格管理未成年账号,针对孩子“冒用”成年人身份绕过监管的问题,采取金融级别人脸识别验证。针对体量更大的头部游戏,采取更严格的人脸识别方案,例如:对55岁以上实名用户,在夜间游戏每次登录都需要人脸识别,防止未成年人“冒用”家长账号或设备;同账号如果在多设备频繁使用,也会触发人脸识别,以降低第三方租号的利用率。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何威肯定了“多方共治”的必要性,他认为,未成年人保护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社会、企业、学校、家长缺一不可,接下来政府、企业和学界要做的是对游戏类型或者是作品进一步细化。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表示:“未成年人保护和防沉迷工作是我国游戏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国家级实名认证平台的正式启用,以及行业标准体系的日趋完善,将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手段持续升级。”
爆款游戏少不了中国元素
《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80.13亿美元(1146亿元人民币),比2020年增加了25.63亿美元(1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59%。
“中国游戏厂商要利用高质量产品拓展海外市场,要发挥好游戏作为新型载体的优势,努力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价值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说。众多游戏厂商开始在游戏中融入中国元素,向全球玩家展示中国文化。
完美世界通过与保利艺术博物馆牛、虎、猴、猪四件“兽首”,以及三星堆、千户苗寨、中华五岳、敦煌文化、南京夫子庙、龙泉刀剑、川剧等合作的方式,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融入产品带往全球市场。作为腾讯公司首批出海的游戏产品,《王者荣耀国际版》内含36款中国文化元素皮肤、8个中国文化元素英雄,且融合了众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2021年我国游戏产业出海涉及的国家和地区明显增多,产品类型也更为多元。美、日、韩依然是游戏出海的主要市场,但从近三年的数据看,其合计占比呈逐年下降之势,其他地区占比则逐年上升——这说明我国自研游戏在不断拓展新兴市场。
“游戏+”发挥游戏多元价值
《报告》在总结2021年游戏行业总体状况时认为:科学技术升级加速游戏业态变革,产业发展又助益着科技创新,使游戏成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的实验场。与此同时,“游戏+”形成的多元融合延伸了游戏的社会功能,为其多元赋能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实践平台。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表示:“近年来,国内游戏企业开始逐步探索‘游戏+’模式,发挥游戏多元价值,使产品和服务广泛赋能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公益等领域。游戏不单单是一种娱乐消遣,更是建设数字文化生态、推动多领域社会实践的重要助力。在健康有序规范的前提下,进一步发挥游戏的多元赋能作用,强化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据北京青年报记者观察,不少游戏企业还将AR/VR/MR等前沿技术应用在游戏、电竞领域,带给用户全新的场景与体验,让“游戏+”展现在数字生活的每一处。
文/本报记者 王磊 统筹/刘江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