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进步的阶梯 向上的力量

2021年04月23日05:3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从左至右依次是:金冲及、叶嘉莹、丘成桐、刘慈欣、杨 扬、唐江澎

  今天是第二十六个世界读书日。信息时代,“书”的选择更加丰富,“读”的方式更加多元,读书与社会人生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本版约请不同领域的阅读者撰文,分享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悟。让我们一道享受读书生活,从阅读出发,实现知识的增益、素养的提升和精神世界的不断开拓。

  ——编  者  

  

  练就历史眼光

  金冲及

  (历史学家、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

  虽然我已年过九十,但仍大致保持每天8个小时的阅读。这既因为已养成生活习惯,还因为想了解的知识实在很多,很想看而没有看的书也很多,只觉得时间不够,舍不得白白放过。

  回想起来,坚持不懈地读书(这里主要是说历史方面的书)对自己的好处实在很多。

  首先是帮助自己养成用历史眼光看待问题的习惯。天下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处在特定的发展阶段。对待问题要能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加以说明,作出判断。养成这种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助于使自己目光放远,胸襟宽阔,心境平静,对健康也是有益的。

  第二,历史书籍记录下来的,包括人类经历过的那些宏伟壮阔或艰难曲折的历程,包括那些富有智慧和才干的历史人物的所言所行,从中可以生动地看到有些为什么能取得成功,有些为什么会遭受挫折以致失败。这确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当前的党史学习教育中,认真了解中国共产党这一百年是怎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显然有助于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更好地踏上新时代的新征程。

  第三,进入新时代,在国内和国际都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课题。说是“新”,其实有它的来龙去脉,这就需要我们除了对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还必须认真追溯其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弄清楚这些,才知道应该如何灵活恰当地应对。新情况新课题的出现,也可以说是对历史研究和学习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读者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我想读的书很多,但能支配的时间却太少,怎么办?其实,这个难题对谁来说都存在。古人就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之叹。今天已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不可能做到“竭泽而渔”,只会感到“望洋兴叹”。办法只有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特别是要心中有数,分别轻重,大体上有个安排。

  对基本知识得多花时间和精力系统地学,对重要内容要牢牢记住,对一般知识则力求多读快读。阅读前人的书,既要认真概括归纳有益知识,又要思考它还有哪些没有说清楚的或同你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有何不同,将其作为继续研究的起点。这大概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

  

  以传统感发生命

  叶嘉莹

  (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小时候,长辈没有送我去学校,而是在家里教我读传统经典,读的第一本书是《论语》。因为我年纪小,长辈教我时并不侧重字句训诂,而着重教我做人的道理,并注重背诵。我在此后的人生中遇到困惑或苦难时,常常会有一两句《论语》中的话闪现出来。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对人生,我有自己的理解和验证。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看重的乃是气质之感化,即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言:“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开蒙读《论语》之前,家人教我背唐诗,我从小听着吟诵长大。吟诵是学习中国古典诗词非常重要的入门途径。用吟诵的方法读诗,诗中兴发感动的力量才能更好地释放出来。如果不会吟诵,至少要做到开口朗读。我小时候没人管,逮着什么都大声地念。积累多了,自然就能随着声调,体验古人的呼吸、情感和精神。

  我深信,一个人如果在孩童时期就学习古诗诵读和吟唱,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更富联想力,在生活中会更富感受力。有人问,孩子怎么能理解古人的思想感情呢?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曾提出“渗透性”学习方法:“对学习内容还不太清楚,但就在这不太清楚的过程中,已经一点一滴地学到了许多东西……以体会的方法进行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我非常赞同。在偏重智性的知识学习之外,偏重感性的直觉感化的学习,往往可以对学习者的心灵和品格产生莫大的影响。教孩子吟诵古典诗词,正是这样的教育方式。

  随着年龄增长,对传统经典的学习会逐渐深入。名篇巨作所蕴含的古人的思想、情感、修养、志意,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将这些与自己的人生融汇在一起,这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所在。最初在国外教书时,我的英文虽然不好,可是学生非常喜欢听我的课,这正是因为他们从诗词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真谛。

  “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90岁那年,我看到南开大学马蹄湖的荷花,写下一首《浣溪沙》。这种相思不是小我的、私人的,而是对国家、文化更博大的情谊。我虽然老了,但对理想还是有痴心。我在安静地等待,等待诗心的种子在年轻人的心里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科学是求真探美的旅程

  丘成桐

  (数学家、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

  我在数学这条长路上走了很久,从当研究生起计,差不多有50年了。几何分析是我工作的重心,我也做一些应用数学的研究,此外还在弦理论、广义相对论等领域有所钻研。

  在我看来,数学非自成一国的学问,而是和大自然息息相关的知识。从几何呈现的完美结构中,更能看出数学和自然的融合。我所欣赏的数学研究,应该能联系到大自然中的芸芸现象,这样的数学才能够深入,能够传世。

  感情的培养是做大学问重要的一步。没有真实的兴趣,很难成为好的学者。读初中二年级时,我开始尝到数学美妙的滋味。到了14岁,我已决心在学术界闯出一番名堂。偶然接触到数学家华罗庚的书,使我更添动力。这本有关数论的书带我走进高等数学的世界,使我大开眼界,令我找到了热切追求的目标。从此,我以数学为出发点,依靠它的指引,照亮寻找真和美的旅程。

  从我的经验看来,解决数学难题需要艰辛的努力,没有捷径可走。解决数学难题的过程如同登山。在我的数学生涯中,一座重要的山峰即为“卡拉比峰”。数学家卡拉比曾提出构造一大类具有某些几何特质的流形的方法。我花了两星期试图去证明卡拉比猜想不对,过了一段日子后,我渐渐相信它是对的。于是我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倾注心力去证明卡拉比说的没有错。我的新办法是把几何和非线性偏微方程式结合起来,现在这办法通称为几何分析。我花了6年时间,最后证明了卡拉比猜想。这是几何分析的第一场胜仗,充分证明了新方法的潜力。

  我常对学生们说,最基本的工具一定要学好。这些工具是以后应对数学、物理、生物或工程问题的重要“兵器”。我希望学生至少掌握两门不同的工具,有两门“板斧”,而且每一门都精通,这样解决问题时才会收放自如。

  我一生有两个心愿,一是成为大数学家,一是提升祖国的数学水平。使中国成为数学强国,进而建立完整的科技系统,各方齐心协力,我有信心实现这个愿景。

  

  想象力叩开创造之门

  刘慈欣

  (科幻作家、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想象力是人类拥有的一项既关键又特殊的能力。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想象力。

  想象力有两个不同的方向,一个通往太空,往越来越宏大的方向,另一个则是向内的,往越来越微观的方向。这两个方向都有无穷无尽的开拓空间。无垠的太空是人类想象力最好的施展之地,网络世界和虚拟空间同样能激发奇妙的想象力。我最近读的几本书都与想象力有关,它们对生命和宇宙图景的描绘,很有启发性。

  一个人的想象力来源十分复杂。与大自然的接触、从学校和书本中获取的各种知识、与不同人不同文化的交流等,共同塑造着一个人对世界的想象。知识越多,想象力越充沛。就像一个圆,圆的里面是一个人拥有的知识、对世界的认知,圆的外面则是想象力。圆越大,圆的周长越长,“圆”内触及的知识世界越广阔,圆外的想象力世界就越丰富。

  我们处在培养想象力的好时代。无论是对信息的接受,还是与不同文化文明的交流,其丰富性都远超从前。我们的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培养想象力,比如科幻小说开始进入教材。科幻小说对宇宙和未来各种可能性的书写,能够极大激发读者的想象和创新精神。特别是我国致力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全社会都在鼓励创新精神,这对培养想象力有很大推动作用。

  培养青少年想象力,首要的是鼓励他们更多地了解大自然,了解人类社会,从各个领域努力学习更多知识,在学习中感受知识的神奇和美感。现在的教育,知识教学绰绰有余,对知识的感受则不足。有的学生觉得物理、化学、数学等科目枯燥,但如果能够从更广阔的层面去认识这些知识,就会发现它们充满魅力。比如牛顿三定律,看似简单,实则简洁有力,充满对称美。它坚定地告诉人们,不管是太空还是地球,整个宇宙所遵循的自然规律是一致的,深刻解答了当时人们的疑惑。深入感受科学的美和力量,能激发对更广阔领域的想象力,这些想象力将叩开创造之门,激发更多创新活力。

  

  汲取超越的能量

  杨  扬

  (中国首位冬奥会金牌获得者、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

  在人们的惯常印象里,运动员似乎更专注于身体训练,离书本很远。但在我23年运动员生涯中,书籍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获得过59个冠军,拥有很多辉煌时刻,但更多的是艰苦训练和面对失败总结经验的时光。当状态不佳、比赛遇到巨大挑战时,我会读一些名人传记和励志书籍,从中获取经验和勇气。记得我在第一次参加冬奥会时,成绩并不理想,年轻的我甚至产生了退役的想法。这时我看到卡耐基书中的一句话:“只有1%的希望,全力以赴还会有可能;但如果选择放弃,即便有99%的希望,也注定会失败。”这句话点醒了我,激励我全力以赴。一个月后,我在维也纳世界锦标赛上获得1000米、1500米以及个人全能金牌。

  由于短道速滑比赛涉及战术运用,平日训练时,教练和领队经常带我们通读《孙子兵法》。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只有了解自己、了解对手,把握住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维也纳世界锦标赛1500米决赛上,和我同台竞技的外国选手实力强大。在比赛前,我认真研究每一位选手的个人特点和技术打法,并预判他们的教练会如何制定战术、指挥战术。再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扬长避短,制定相应的策略。到了比赛现场,前半程我稳扎稳打,但给人感觉状态不佳,于是外国教练提早指挥队员加速,试图把我甩下。但在最后三圈,一直在后方跟滑的我开始发力,瞅准空隙,从外道完成超越,最终夺得冠军。

  我在退役后发起成立“冠军基金”公益项目,旨在为告别赛场的运动员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其中,“运动员共读计划”通过阅读打卡的形式引导大家多读书、多交流、多思考,很受欢迎。冠军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在运动场上,运动员们为了冠军拼尽全力;退役后,更要用体育精神绽放生活的光彩。这需要运动员们摆正心态,从零开始,踏实学习,不断地提升和超越自我。

  

  培养终身阅读者

  唐江澎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

  我的童年在秦岭深处度过。一天,一位老师唤住我,问我读过哪些书:“读过《红楼梦》吗?《三国演义》呢?《西游记》总读过吧?”看我的头越来越低,他重重地叹了口气:“不读书将来怎么得了啊!”此后,我开始捧起书本,频频掀动父亲小书架的布帘。马华的《成语历史故事》生动有趣,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吕叔湘的《文言虚字》、傅庚生的《杜诗散绎》则实在难懂,我只能翻翻放下,没事再去翻翻。后来自学大学中文系课程时,才发现我的知识结构和父亲的小书架关系密切,可见儿时阅读真的会在心中种下一颗种子,时机成熟就会生根发芽。

  成为一名教师后,我无数次问自己:教学究竟是什么?怎样教才是有效的?如何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我逐渐意识到,仅在语文教学的圈子里打转是不够的,我需要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教育评价学等教育理论的支撑。于是我捧起艰涩的理论专著,硬着头皮来读,并力图将专业话语转译为我的经验话语。在不断阅读中,我逐渐找准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尽量避免在讲台上发表“独白”,而是选定话题确立目标,在交流对话中用问题引发学生体悟。综合这些阅读、实践的经验,我数十年来一直提倡——语文教学应该追求培养终身阅读者、负责任的表达者和有美感的生活者。

  当下视觉文化兴盛,精神文化产品选择多样,阅读遭遇挑战,但另一方面,阅读的重要性正得到广泛关注并形成共识。把学生引领到书籍的世界里,用知识开阔眼界,用经典浸润心灵,鼓舞学生加入到人类精神探索的伟大进程中去,这正是教育的重要意义之一。

  (本版部分文章由本报记者徐馨、张珊珊、任飞帆采访整理)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23日 20 版)
(责编:牛镛、胡永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悬崖之上》为隐蔽战线群英立传
  • 张桐与你一起重温《青春》
  • 白敬亭与你重温《史砚芬诀别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