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①
文艺星开讲丨致敬红色经典 张雪迎与你一起重温《狱中致谭竹安书》
2021年04月20日17:22 | 来源:人民网

编者按: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4·23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人民网“文艺星开讲”推出特别策划,邀请多位文艺工作者倾情朗诵红色经典,重温峥嵘岁月,感受百年风华,传承红色基因。
本期邀请的嘉宾是演员张雪迎,她朗读的篇目是江竹筠的《狱中致谭竹安书》(节选)。
江竹筠,小说《红岩》中江姐的人物原型。1939年加入共产党,1940年任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负责学运工作。1945年,江竹筠与彭咏梧结婚,后留在重庆协助彭咏梧工作,负责处理党内事务和内外联络工作,同志们都亲切地称她江姐。1947年4月随爱人彭咏梧去下川东发动武装起义。1948年6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关押于重庆军统集中营渣滓洞监狱。她在狱中经受了难以想象的酷刑,但坚贞不屈,被难友们誉为“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军统集中营电台岚垭英勇就义。江姐的事迹被广为传颂,影响和激励了几代人。
这封家书写于1949年8月。当时,江竹筠的爱人彭咏梧已不幸在起义中牺牲,自己又身陷囹圄。面对死亡,她是从容无畏的。然而,在充满黑暗、暴力的渣滓洞狱中,她却时刻思念着寄养在亲戚谭竹安家中的儿子彭云。
在这封家书中,江竹筠做了最后的托付:“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决不要娇养,粗服淡饭足矣。”信中告诫亲人要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理想,为建设新中国献身,饱含着一个革命母亲对孩子的深切厚爱和殷切希望。
(资料来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责编:刘佳、章斐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