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井头山遗址、2018血渭一号墓等入选
人民网北京4月13日电 (韦衍行)4月13日,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浙江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河南淮阳时庄遗址、河南伊川徐阳墓地、西藏札达桑达隆果墓地、江苏徐州土山二号墓、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吉林图们磨盘村山城遗址入选。
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
招果洞遗址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高峰镇岩孔村招果组。遗址堆积厚约8米,跨越了整个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招果洞遗址目前发现火塘51个,主要集中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是目前中国发现的用火遗存最为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之一,这些遗存与散落在周边的遗物一起,为揭示旧石器时代晚期穴居人群的行为和生存策略提供了重要材料。
招果洞遗址在距今3万多年地层中发现的磨制骨器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磨制骨器之一。从第一期晚段开始,加工精美的磨制骨角器大量出现,目前已经超过300件,是中国目前出土磨制骨角器最多的史前洞穴遗址。
浙江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
井头山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总面积20000平方米,是河姆渡遗址发现近50年以来,在浙江沿海发现的又一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器物有陶器、石器、骨器、贝器、木器、编织物等400多件,自然遗存中以动植物遗存为主,还有大量胶结着牡蛎壳的小块礁石。
井头山遗址是中国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址,也是浙江和长三角地区首个贝丘遗址。遗址具有浓厚而鲜明的海洋文化属性,是中国先民适应海洋、利用海洋的最早例证,表明余姚、宁波乃至浙江沿海地区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源头区域,是中国海洋文化探源的一次重大发现。
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
双槐树遗址位于河南省巩义市伊洛河与黄河交汇处南岸双槐树村南台地上,发现有仰韶文化中晚期阶段3重大型环壕、大型建筑基址、中心居址、具有最早瓮城结构的围墙、版筑的大型夯土地基、4处共1700余座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夯土祭坛、房址、灰坑、人祭坑及兽骨坑等遗迹。
大型中心居址建筑前两道围墙及两处错位布置的门道和加厚围墙的设计,具有极强的防御色彩,可能是中国古代最早瓮城的雏形。墓葬区内发现的夯土祭台遗迹,是仰韶文化遗址中的首次发现,有利于开展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周边区域在祭坛文化以至高层礼仪制度方面的比较研究。
河南淮阳时庄遗址
时庄遗址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四通镇时庄村,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遗址经历了从早期兼具仓储和居住功能,到中期功能专一的粮仓城,再到晚期废弃的过程。系列碳十四样品测年数据显示,上述遗存的年代为公元前2000至公元前1700年左右,已进入夏代早期纪年。
时庄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粮仓城,为研究我国古代早期国家的粮食储备、统一管理和可能存在的贡赋制度等提供了绝佳的实物资料。其布局清晰、功能专一的围垣聚落,则是夏代早期中原地区新出现的小型化、专门化聚落,是一种崭新的聚落形态。
河南伊川徐阳墓地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徐阳墓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鸣皋镇徐阳村一带。根据考古调查分析,徐阳墓地墓葬主要分布在四个区域,编号A、B、C、D,已发现墓葬500余座。
徐阳墓地的发现证实了文献所载“戎人内迁伊洛”的历史事件,是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迁徙与融合、文化交流与互动的重要资料,其所表现出的文化融合与嬗变,是中原华夏文明的先进与包容性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华文化五千年有容乃大、兼收并蓄、民族融合的实证。
西藏札达桑达隆果墓地
桑达隆果墓地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桑达沟沟口,是目前所见探索西藏西部早期丧葬习俗最系统的墓葬材料,反映出当时、当地先民们,有同时随葬明器、实用器两类器物的传统,以及随葬食物和毁器的习俗。墓地出土的木俑(AD600)是青藏高原的首次发现,其形制特征与新疆吐鲁番一带墓葬出土的木俑形制相同。
桑达隆果墓地墓葬分布密集、打破关系复杂,多样的墓葬形制和大量的出土器物,呈现出西藏西部早期的考古学文化特征,为探讨当时社会结构、生业模式,以及其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新疆、中原、西藏其他区域的交流提供了重要资料。
江苏徐州土山二号墓
土山汉墓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区云龙山北麓,共发现三座墓葬。其中,二号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墓上有高约16米、底部直径近百米的圆形封土。墓葬南北长36米,方向165度,前为墓道,后部各有一道砖、石封门墙。墓室砌筑在墓坑内,由耳室、甬道、前室、后室、回廊构成。
共出土各类遗物4800余件,其中包括发现于封土内的封泥4500余件,主要是西汉楚国官印封泥,这是继齐国封泥后又一次重大发现,其中“内史省印”“盖溉”等为首次发现。官印封泥信息量巨大,对于研究职官制度、疆域变迁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
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
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位于西安市南郊少陵原之上。2019年至2020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少陵原区域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发掘了三座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编号为焦村M25、M26、中兆村M100,出土共计278件随葬器物以及土雕建筑、壁画。
本次考古发现的三座墓葬,规模巨大、形制特殊、结构完整,又出土土雕建筑模型、巨幅壁画且皆为两室以上的大墓,应是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对研究十六国时期大型高等级墓葬的分布、结构等中国古代陵墓制度考古具有重大价值。
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
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境内,分于热水乡察汗乌苏河南北两岸。热水墓群是6至8世纪重要墓葬群,出土的大量文物有力地证明了从北朝至隋唐时期,青海道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条重要的干线,都兰则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
2018血渭一号墓的考古发掘,是多单位、多学科合作的成功典范。通过科学发掘,该墓确认为热水墓群发现的结构最完整、体系最清晰、墓室最复杂的高等级墓葬。其中发现的墓园祭祀建筑、殉牲坑、五神殿的墓室结构、壁画、彩棺,还有出土的大量精美遗物等,对研究唐(吐蕃)时期热水地区的葬制葬俗及唐帝国与少数民族关系史、丝绸之路交通史、物质文化交流史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吉林图们磨盘村山城遗址
磨盘村山城坐落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2013年至2020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连续8年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累计发掘面积6405平方米,共清理城门3座,角楼1座,解剖墙体6段,发掘院落、大型建筑基址、小型房址、排水沟渠、灰坑等遗迹近80个,出土各类遗物5000余件。确认该城晚期为金元之际东北地方割据政权东夏国南京城故址,早期或与大祚荣“遂率其众东保桂娄之故地,据东牟山,筑城以居之”的渤海立国之城有关。
(文物原图:中国文物报社 海报制作:全媒体制作二部 方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