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从测试看未来 北京冬奥会什么样?

2021年04月07日08:28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从测试看未来 北京冬奥会什么样?

  国际速滑馆冰丝带测试赛训练首日

  瞰冬奥

  距离2022北京冬奥会还有300天左右的时间,北京赛区的各大场馆准备好了吗?未来的冬奥会将是什么样?严格的防疫要求是否会冲淡体育赛事带来的喜悦?这些问题唯有通过一次次测试解答。

  从4月1日至6日,“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已经在北京五所冬奥场馆演练了六天。其间几大场馆的冰面、硬件、场馆团队,以及助力比赛运行的高科技项目,在各种压力下进行了真实测试。测试活动让运动员见了冰,项目团队见了真实的赛场,观众见识了高科技的魔力。从测试看未来,才会对冬奥会有更多期待。

  为冬奥练“冰”:制冰用水比饮用水标准还高

  几天来,北京冬奥赛区的五大场馆,国家体育馆、首都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冰立方和冰丝带速滑馆,接受了“相约北京”冰上测试活动的检验。“那里的冰怎么样?”是五大场馆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在国家体育馆,场馆常务主任雷鸣介绍,制冰工作邀请了顶级制冰师多恩·莫法特,并从齐齐哈尔选调了15名国内制冰师辅助。多恩有过三届冬奥会的制冰经验。

  为了帮助国家体育馆制冰,多恩两次来华,参与制冰、混凝土降温、刷漆、清冰等全过程,还在包括驾驶清冰车、板墙维护等全部环节,对国内制冰团队进行了培训。

  冬奥团队制作的冰面不同凡响。清华大学冰球队队长万皓元说,他在训练和比赛中一滑行,就觉得国家体育馆的冰面非常好。“从平整度到细腻程度,都特别好。运球时,在场地里各个角度都非常的平,舒服。这应该是我们参加所有的比赛中,滑行过的最好的冰。”万皓元说。

  在首都体育馆,场馆团队负责人兰立说,如今的首体冻出来的冰,不仅平整细腻,还不起雾。他介绍,首体是用全新的技术造冰。制冷技术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能效提升20%以上;除湿热循环同步完成。

  兰立介绍,首体承接2014年世界冰壶男子锦标赛时,险些“现了眼”。“原来我们申办的时候信心满满,但是制冰师来的时候发现,老馆的设备落后,除湿功能不够。湿度一大,冰面容易起雾,达不到比赛要求。后来临时加了除湿设施,才完成了比赛。”兰立说,“现在首体的制冰技术,能保证冰表面温差不超过0.5℃,制冰过程产生的废热用于除湿、冰面维护、场馆生活热水,什么都不浪费。”

  为了确保冻出的冰面不损失,各个场馆也使出不同的招数。如今变身为“冰立方”的国家游泳中心,曾经以膜结构透亮屋顶,成为2008夏季奥运会时最漂亮的场馆,但现在冰立方比赛大厅上方的屋顶已看不到天空。

  据介绍,因为冰壶对冰面有着极高要求,而阳光直射会影响冰面的质量和效果。为此场馆对膜结构屋顶进行了遮黑处理,在蓝色膜结构下覆盖PVC膜,给水立方罩上了一层可拆卸“外壳”。

  冰立方精心打造的冰面,在测试活动期间得到运动员的认可。几天来“冰立方”进行了三轮12场冰壶比赛。北京市混双二队队员乔勃棕表示,“冰立方”的冰面真的很好。“绝对是世界级水平,而且很平稳,在上面比赛的感觉很好。这次测试活动都是按照奥运会标准进行的,很开心有机会体会这么高水准的硬件和服务,感受到了冬奥会的氛围。”乔勃棕说。

  能造成这么舒服的冰,冬奥场馆各自在制冰的水上做了文章。国家体育馆场馆媒体副主任潘忠明介绍,国家体育馆场馆的制冰机组设备是按照最高的标准来进行部署,制冰用水也都经过了层层的过滤。“可以说,制冰用水不但达到饮用水的标准,甚至比饮用水的标准还要高。”潘忠明介绍,制冰过程中该走的步骤,一步也不能省。“比如要制冰,先要给底下混凝土层降温。不但要保证一定的温度,而且降温的时间也有要求,否则就容易开裂。”

  为冬奥“练人”:中外“老兵”将奥运经验传给新人

  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测试活动期间,见到了不少参与过2008北京奥运会的中外“老兵”,他们也将奥运经验传递给一代新人。这些新人能否通过一次次测试成长,成熟,是冬奥会顺利举办的关键因素。

  制冰时间比上次提前了3天

  北京五大冬奥场馆,清一色启用来自国外的制冰师担任场馆主制冰师。比如国家体育馆邀请了服务三届冬奥会的多恩·莫法特;冰丝带国家速滑馆聘请参与过5届冬奥会速滑的加拿大人马克。他们的团队里,则是清一色的中国徒弟。

  跟随马克学习制冰的,是专门培养的大学生制冰人才。他们来自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双冰场馆”制冰人才订单班。2019年,“冰丝带”和“冰立方”共同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合作,开办“双冰场馆”制冰人才订单班,为国内冰上运动项目“冰务团队”培养、储备人才。这次测试活动,班里22名学生来到“冰丝带”进行制冰实习,10人去“冰立方”参与工作。

  国家速滑馆团队负责人武晓南说,他看到的,是年轻一代对冬奥会的热情:“场馆制冰涉及大量工作,有些任务对不满20岁的学生来说是很辛苦。同时,这群孩子通过与国内制冰师和国际顶级制冰师交流学习,自己也有非常好的提升。”武晓南介绍,“本次制冰工作,中外方团队合作更加默契,制成的赛道更加洁白、干净。经此一役,团队对测试活动乃至冬奥会的制冰更有信心。”

  说到制冰速度时,武晓南提到了一个细节。“制冰师马克有个习惯,制冰之前都会蓄须,制冰完成后会把胡子刮掉。但当我前天见到他时,发现他已经比计划早几天把胡子刮了。也就是说,此次制冰的时间比上次的14天提前了3天。”

  这也是所有北京冬奥冰上场馆都在做的,将工作流程细致到一天,一小时,一分钟,一秒钟。

  测试活动的记录精确到秒

  国家体育馆的潘忠明介绍,此次测试活动对标奥运水平,场馆每一个细节记录精确到秒。“我们首先按照国际冰联的有关规则,对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具体的步骤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桌面推演,也有实际模拟,尽可能模拟出高水平的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景,针对这些情景做成应对方案,记录下来制成脚本,所有的记录都是精确到秒,对整个测试过程进行的培训都是有针对性的。”

  不同的场馆根据承接项目的不同,面对不同的压力。五棵松中心的压力,是确保在比赛时间准时开球。“距离开赛一个半小时,我们场馆团队就要启动90分钟倒计时,”五棵松中心团队负责人陈双表示,团队参考高水平冰球比赛的流程,为五棵松做了倒计时方案的测试。

  “我们会从开赛前90分钟,一直到开赛那一刻,做90分钟倒计时,我们从体育展示,赛时,到颁奖环节。还有物流等等各个业务口全部打通,撰写了这个具体到每一秒的倒计时的脚本。”陈双表示,几天来她们通过测试赛,对这套脚本进行演练,“我们按照这个脚本,在前期也是进行了多次的演练,来确保我们可以在既定的比赛时间准时开球。能一秒不差,这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流程。”

  首都体育馆面对的压力,来自两个最热门的冬奥项目,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两项奥运比赛将在首都体育馆的同一块冰面举行,冰面转换时间只有两个小时。

  兼任首体场地转换项目负责人,也是测试赛裁判长的申鸰介绍,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在冰面厚度、制冰温度、保护垫厚度、裁判席位、摄影机位、景观方面完全不同,都需要进行场地转换。

  此前,首体进行了两次预演。第一次,光换防护垫环节,用了40多分钟。“之后我们进行了一个协调会,借鉴了平昌和索契冬奥会的比赛,转换的视频,让各个部门明白自己的职责,明白应该怎么转换。”申鸰说。第二次,换垫时间缩短到27-28分钟。

  为冬奥“练技”: 建立基于5G的转播高科技

  举办一届成功的冬奥会需要什么?需要建立基于5G的转播高科技,还需要针对运动员、观众,乃至媒体等各种人群需求的理解和服务技能。这些“技”,是每一届成功的冬奥会都需要的。

  在“冰立方”,场馆运行团队的媒体服务部门,显然非常了解媒体的需求。根据防疫带来的社交距离要求,在测试赛期间,冰立方的混采区,要求记者与运动员必须有2米的隔离距离。

  让媒体感动的是,冰立方的新闻团队,了解媒体的需求,是清晰收录到运动员的声音和画面。尽管2米的隔离区让媒体设备架设遇到麻烦,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向电视媒体伸出援手,帮助为媒体递话筒、调试灯光。在混合采访区采访时,工作人员主动帮助记者招呼路过的运动员,还提醒大家注意保持社交距离和秩序。

  黑科技“利器”用于防疫

  严格的防疫要求,似乎给场馆运行团队提出了过高的要求。比如,在人员往来穿梭不停的体育馆中,要求团队在一瞬间找到那个体温异常的人。在北京五棵松体育中心,就有这样的黑科技。

  4月3日,五棵松运营团队在1000多名工作人员中,准确甄别出一名发烧的志愿者。这位志愿者自己刚刚感到有些体温异常,就得到医疗服务。这黑科技,就是一片粘贴式体温计芯片。

  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医疗和防疫副主任尹金淑展示了这款黑科技防疫利器。只需将手指肚大小的体温芯片,用创可贴贴在腋下或上臂,在手机App端绑定设备,受测者的体温数据变化就会在手机页面清晰展现,并可自动测量、自动上报后台。防控值守端工作人员正是据此,在当日及时做出了应对。

  尹金淑告诉北青报记者,患病的工作人员被发现后,场馆启动了救治和防疫机制,同时开展流调工作。“直到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出炉,防疫系统得到了一次非常好的检验。”

  对防疫的要求,正在催生北京冬奥组委对新科技的需求。在这次测试活动中,一些经历了实战检测的高科技手段,让原本观赛受限的国际体育爱好者,反而解锁了更加自由的,超越想象的新观赛方式。

  用“自由视角”技术观赛

  在国家体育馆,场内是测试活动的冰球比赛,场地外,在北京大学“科技冬奥冰雪VR”项目组成员盛骁杰的手机屏幕上,正常比赛的运动员,正在像《黑客帝国》里的尼奥那样,做着“子弹时间”的旋转。

  “在大型的体育赛事中,用自由视角技术观赛,以前还从来没有过。”盛骁杰在手机屏幕上滑动,正在进行的比赛画面就会转换角度,选好角度时,松开手指,比赛就以新的角度继续进行。

  这样的画面,只用了200米的环形轨道和40个摄像头,以及自主产权的前端算法。当然还要有中国搭设的5G数据传输环境,才能确保观众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世界任何角落,就能在手机上看到这样的画面。

  除了手机,电视、头盔也将成为“自由视角”观赛的使用终端。北京大学教授、此次“科技冬奥”相关项目负责人陈宝权介绍,场馆未来做转播,可以对转播的路径进行设计,就像拍电影。

  “VR的效果是提供自由视角。不像以前的电视转播,就是几个摄像机位,由导播切换。未来直播的时候,就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己定义喜欢的比赛机位。”陈宝权说。

  此后,高容量的视频信号将通过广电网、5G网、因特网等各种网络传到云上、中央服务器,最后通过网络回传到各个用户的终端上,比如电视、手机、头盔等。

  这就是“科技冬奥”的目标,通过冬奥会,为世界探寻更好的未来城市生活解决方案,实现对人友好、对环境友好、对产业友好、对社群友好的人类城市生活永续目标。在本次测试活动上,我们正在见证未来。

  本组文/本报记者 褚鹏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黑建军 统筹/杜锐

(责编:刘佳、连品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悬崖之上》为隐蔽战线群英立传
  • 张桐与你一起重温《青春》
  • 白敬亭与你重温《史砚芬诀别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