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山海情》开播 讲述宁夏西海固脱贫故事
1月12日,电视剧《山海情》正式开播。这部由正午阳光出品的“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剧目,通过前两集剧情先一步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感受宁夏西海固人民的乐观与可爱,一起见证他们脱贫致富的开端。
导演孔笙、孙墨龙,制片人侯鸿亮,领衔主演黄轩,特别出演黄觉,主演热依扎、黄尧、白宇帆、尤勇智,演员韩丹桐等剧组主创及演员近日现身看片会,分享创作心得与拍摄感悟。这部作品最大特色是全明星阵容均以西北和福建方言出演。
以高密度细节沉浸体验西海固
《山海情》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海固的农民们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不断克服困难,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故事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讲起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了让西海固贫困地区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实施“吊庄移民”政策,动员他们从山里头搬到银川附近的平原,发展生产,再建新家园。但是,他们移民搬迁的目的地玉泉营,并非一片已建成的乐园,而是一块等待乡亲们自己去开荒拓土、从零建设的新家园,而这也正是涌泉村吊庄户集体“潜逃”回村的关键所在。
该剧前两集剧情中,通过高密度的剧情设置带观众全面认识主角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村里的女子为了一头驴就能嫁人”“兄弟俩只有一条裤子,谁要出门给谁穿”……镜头中的《山海情》处处离不开一个“真”。
以与时间赛跑的节奏创作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阻碍了剧本的创作、下沉式采访筹备以及进棚搭景等前期筹备工作的进度,“整个过程感觉就像是在跑步,所有人一直在和时间赛跑”,孔笙和孙墨龙导演说“太难了”是源自他们对《山海情》的重视和对观众的责任,在如此紧张的条件下,依旧高标准、严要求地保证“正午品质”的主创团队,收获了现场所有人自发的掌声与认可。
身为西北人,黄轩感激《山海情》帮自己“圆梦”;尤勇智说杀青时的黄轩大哭了一场,而自己也因为不舍恍惚了很久;“我是山东人,要学讲方言对我压力很大”,青年演员韩丹桐不仅突破形象,塑造出朴素善良的基层村干部娟子,更是在“方言老师”黄轩的帮助下,“恶补”出了一口流利的陕北话。
演员突破固化的形象和表演,与角色近乎“合二为一”的深度融合,正是让观众得以通过《山海情》感受真实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贴近生活的方言打造真实感
不仅整个剧组扎根宁夏,演员们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沉浸式体验当地生活,感受剧情氛围,《山海情》还从语言这一关键点入手,打造出不一样的真实感。
“创作和筹备时,我们捕捉到当年一个真实的情况,福建人来了以后听不懂当地话,当地人也听不懂福建话,所以他们最初就是要过一个语言关……”孔笙导演之所以坚持以方言形式最终呈现出故事,是希望《山海情》能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让观众更笃定地相信在戏剧背后是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当我们进入西海固地区后,对方言的感受就更强烈,那一方人就是如此,他们的性格、喜怒哀乐就是这样。也由于西北地区地域辽阔‘十里不同音’,我们参考了宁夏和西安等各地方言,组合形成了剧中的泛西北话,福建方言采用的是福建普通话”。
制片人侯鸿亮还补充道,为了很多不看字幕的电视观众,主创团队另准备了普通话版本,由于普通话配音时间紧张,只有10天左右,呈现上留下了一定遗憾,但剧组和创作团队依然力求品质呈现,努力让剧集兼顾平民视角、国家叙事、国际表达三重标准的基础上,实现艺术性和传播性的平衡。(记者 杨文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