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电影院开了,“报复性观影”会出现吗?

2020年07月21日07:39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原标题:“报复性观影”会出现吗?《唐探3》何时上映?他们这么说——

一天忙碌过后,《璀璨薪火》(3D)出品方、上海汐梦传媒创始人华凌磊在办公室楼下的影城买了张《璀璨薪火》电影票,静静排队进入影厅,在影院复工首日进电影院看自己的电影。“电影院创造了一个很有趣的场景,其他人不知道你是谁,但你知道他们在看你的电影。”

阔别178天的电影院迎来复业,纪录片《璀璨薪火》是第一时间定档的新片之一。据统计,影院复业首日有20余部影片供观众选择,包括重映片和新片。不少观众好奇,《唐探3》等“春节档”何时可以上映?“报复性”观影会否出现?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人士。

首日公映,传递对市场回暖的信心

复工即首映,在华凌磊看来是不需要犹豫的选择。拍摄《璀璨薪火》(3D)时,总导演曲全立带着摄制组,用3年时间行走了近15万公里,走访中国20余个省区市,拍摄全国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0多位。从生活中最平凡的柴米油盐到厅堂上的佳肴菜系,从民间的捏面剪纸到大雅之堂的琴棋书画,百余位非遗匠人的坚守刻录于银幕之上。

相比商业电影,《璀璨薪火》(3D)的拍摄周期长很多;加上“4K、3D”的呈现,这部影片的投资体量不小。“纪录片在影院重启首日公映,传递出的是电影人对市场回暖的信心。”他认为,在长达近180天的阔别后,影迷会形成“补偿性消费”,“尽管不是‘报复性消费’,但想看的人一定会看。片方可以用长线放映的形式,让口碑慢慢发酵,吸引更多人进影院。”他更呼吁,要有一些商业大片加入疫后档期,“扛起来,把市场带热。”

目前放映影片以老片复映为主,首批复映影片为36部。一大波“上海出品”佳作也在赶来的路上。曾获东京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的《白云之下》将于7月上映,成为影院复工后放映的新片之一;另有《温暖的抱抱》《飞奔到月球》《新愚公移山》定档年内上映。《多利特的奇幻冒险》等进口片也传出定档消息。

“错过情人节,在七夕重逢。”由马思纯、钟楚曦、黄景瑜主演,陈正道监制,徐展雄自编自导,藤井树担任制片人的电影《荞麦疯长》定档8月25日七夕情人节,该片作为“上海出品”,也是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官方入选影片之一。制片人藤井树向记者坦言,看到国家电影局7月16日发布通知后,才决定定档。“选择七夕档期,是因为原本档期是情人节,而七夕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和影片主题吻合。”影片重新定档后,三位主演相继发微博表示“依旧情人节”,引来不少影迷期待“情人节一起过”。三位有人气的年轻演员,对年轻观影群体有较高票房号召力。“观众对影院观影有需求,只要影院复业,我们就有信心。”藤井树说。

“春节档”影片上映还需时日

电影院复业时间确定后,不少机构在网络发起观众最想看的电影投票,排在前几位的多是《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等“春节档”影片。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认为,电影行业复工复产有一个过程,在防疫常态化的情况下,观众“报复性”观影局面不太可能出现,隔座售票、全程佩戴口罩等限制也会对一些观影人群尤其是情侣、家庭观影群体有所影响。“现在的影院就像大病初愈的病人,先喝一点稀粥,慢慢恢复体力。”石川判断,现在电影市场还处于预热性恢复阶段。目前的定档新片对帮助影院复业、满足观影需求的意义高于实际营收。“电影市场恢复正常需要时间,首要决定因素是防疫信息,如果下半年真正平缓了,贺岁档、明年春节档会有大片出来。”

疫情期间,不少院线电影转网,也有越来越多观众选择在网络上看电影。上海影城总经理顾艳认为,未来艺术表现形式、载体会越来越多元,但网络彻底代替大银幕并不现实。此前,导演李安推出120帧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时,上海影城成为上海唯一一家可以观看最高版本的影院。“影院观影效果的仪式感、沉浸感和声光电的视听效果都是线上无法取代的,而且影院更多承载了电影技术的提升。电影拍摄技术也在不断升级换代,各种新科技的运用,引领带动观众的需求和审美不断提升,这些都离不开影院先进的放映设备。”《荞麦疯长》是选择坚守院线的众多影片之一,藤井树认为,制片方离不开影院,影院也离不开好片。“电影质量过关,在疫情可控可防的局面下,应该勇敢迈出第一步。”

目前的“大片空档期”,某种程度上对小体量片子而言是一种机遇。记者从片方获悉,《第一次的离别》首日排片率达30.2%,这样的排片量对小成本文艺片而言非常难得。石川认为,《第一次的离别》曾在三大影展获奖,有一定知名度和良好品质,此时进入市场是不错的选择。不过,这并不代表文艺片、小众影片进院线的时机到了。考虑到宣发、排片成本,对于一些资金实力不强的小公司来说,网络发行不失为一条途径。他认为,网络电影和影院电影会形成不同销售渠道,要结合不同风格来判断,比如《流浪地球》等对视效要求比较高的影片会更多选择线下放映,而注重内心刻画的文艺片等也可以选择线上放映。“网络发行会和线下发行并存,对消费者来说,多了选择也是好事。就像餐厅和外卖,两者不会形成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

此外,业内专家也建议,在特殊的“档期”内,影院经理要把好影片质量关,避免“烂片”打着文艺片旗号来趁机抢占市场。“尽管是特殊时期,看待电影的方式一如以往,好电影还是受欢迎,本身质量不行,奔着投机去,也很难获得观众和票房。”石川建议,当下还是要综合配套多种扶持手段,对影院生存、电影行业复苏会有很大帮助。

【记者手记】

电影院恢复开放首日,走进影院颇具仪式感与象征意味。过暑假的学生、白发苍苍的上海阿姨,形形色色的影迷在影厅重聚。

走进上海影城第2放映厅,需要经过数道“关卡”。测温、登记是第一关,到了影厅门口,又有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提示“戴好口罩”“对号入座”。

影院疫后“重启”,看似多了一些“条条框框”。座位与座位相互间隔,影迷间需保持社交距离,观影时的爆米花与可乐成为过去时,3D影片则建议观众自备眼镜。这是疫情常态化防控带来的改变。但有更多东西“不变”。

影迷对优质影片的渴求没有变。在20日零点时分,全国已有四场电影跃上大银幕。一场在杭州,首映《第一次的离别》。其余三场在南宁,片单分别是《误杀》《璀璨薪火》与《第一次的离别》。全国影院复工后,售出的第一张电影票,更被影迷精准记录——7月17日17时40分,有位成都的影迷购买了《哪吒之魔童降世》。

影院高质量服务水准没有变。在没有电影的日子里,幕后电影人依旧忙碌。上海影城每周两次调试设备,确保放映机随时可运转。复工后,影迷前脚走出影厅,工作人员后脚进场,喷洒消毒液。精细到每一个流程的消杀工作,为重启后的影院保驾护航。

阔别178天,熟悉的“龙标”再度出现在大银幕上,我们影院见。(钟菡 张熠)

(责编:孟丽媛、丁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悬崖之上》为隐蔽战线群英立传
  • 张桐与你一起重温《青春》
  • 白敬亭与你重温《史砚芬诀别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