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对话·寓言2047》第三季如约而至
这次如何“寓意”未来?
《对话·寓言2047》海报
9月13日至15日的中秋小长假,张艺谋导演的《对话·寓言2047》第三季将在国家大剧院如约和观众见面,以7段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快速迭代的科技洪流中人的处境与思考,为观众带来思维与感官的双重激荡。昨晚,本报记者提前探访媒体彩排场,从现场的情况看,很难用一场晚会或者一部剧定义这场演出,观众若带着观看传统舞台剧的预期走进剧场,也许会感到失望,因为它并没有连贯的故事线,每一个节目都是独立的,整场演出更像是一首内涵丰富的散文诗。
这首散文诗,将看似无关联的形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奇幻的效果——对于传统人文的部分,创作团队尽可能还原它本来的样子,不追求好听好看,而是让观众看到它作为历史延续的一部分,真实的状态;而科技的部分,则尽可能展现未来感。
“2047”寓意“未来”。演出围绕“人与科技的关系将何去何从”这一核心命题,通过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智能科技两种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对话”,呈现人类面对飞速发展的科技所产生的困惑,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探索。在前两季,主创团队从上百种中国的民间艺术瑰宝和来自世界的最新科技表现手法中甄选打磨,呈现了15个形态各异的作品,令人眼界大开。
在第三季舞台上,8个国家的21支团队及个人携手打造了7段全新的跨越时空的对话:唱书·染、南音·爱、承云·阵、花儿·影、彝腔·海、侗歌·宇宙、鼓·光。第三季的故事,以陕北说书的形式开始讲述,这种源自陕北地区的曲艺形式,不同于秦腔那样高亢嘹亮的爆发力,表演者独自在舞台的一处滔滔不绝地讲起一个故事,与之呼应的是现代舞和小无人机的表演。
在舞台的一端,是陕北说书、京族独弦琴演奏、彝族海菜腔、西北民歌花儿、泉州南音等列入中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艺术,以及携带这些文化记忆的民间艺人,他们与来自海内外的现代舞者构成一道流动的时代群像。而在舞台的另一端,无人机、机械臂、人工智能、激光这些代表着改变时代流向与速度的科技裂变之力。相对于前两季的科技部分,本季更多地采用多媒体的辅助效果,如在节目《彝腔·海》中,创作团队在英国的水下拍摄视频内容,将真实的水下场景带进剧场。
在探讨了手机对人的影响之后,《对话·寓言2047》第三季将关注点放在今年的热门问题——垃圾分类。演出将刮大风时古人的忧愁与现代人在塑料袋满天飞的环境中感到的苦恼结合在一起,产生了炫酷又引人深思的效果。正如执行导演何璐璐所言,每个人看《对话·寓言2047》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些人可能觉得很酷,而有的人会觉得暗黑。(记者 徐颢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