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戛纳电影中国馆:探索本土语境VS国际选片策略

2019年05月23日10:04 | 来源:中国青年网
小字号
原标题:戛纳电影市场中国馆:探索本土语境VS国际选片策略

法国时间5月19日,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戛纳中国馆举行了主题为“论坛:中国科幻与艺术电影创作中本土语境的探索”和“国际电影节选片人圆桌会议”活动。论坛由执导中国首部高票房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执导藏语影片《阿拉姜色》的中国著名导演松太加和凭借首部长片处女作《春江水暖》入围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第58届“影评人周”单元闭幕影片的青年导演顾晓刚担纲嘉宾,分享自身经验和对电影拍摄的感受。

导演郭帆从《流浪地球》拍摄初衷到中国电影工业化,进行了干货十足的分享。他坦言创作《流浪地球》的过程中最纠结的是“中国的科幻该如何呈现,该具有怎样的形态”并分享了他在创作过程中寻找这种呈现方式和意识形态的经验。一切从他在2016年赴美国旧金山参观全球最大电影特效制作公司工业光魔开始,他在和对方讲述《流浪地球》项目后发现这个制作过《星球大战》等300多部影片的特效公司的两位视效总监对《流浪地球》十分感兴趣,而兴趣点有两个:一是面对同样的地球危机背景,西方人制作科幻故事的思路是“选择离开并寻找新家园”,中国人却“带着地球流浪”,郭帆认为这样的认知差异源于东西方长期以来积淀的文化观念不同,对土地有着几千年深厚感情的中国选择“流浪地球”的方式恰好是一种独特的自我表达;二是针对100多万人组成的救援队,郭帆坦言中国与西方不同,没有超级英雄概念,而“救援群体”选择源于他看到的一张消防队员在火场逆流而上的照片,深受感触,他认为在中国本土语境下,更注重“普通人”在极端情况下的个体反应和当下决定,这些才是导致事件走向的关键所在。

郭帆导演认为中国本土文化作为科幻电影内核好比一个人自己的灵魂,而影片的拍摄和呈现手法则如同人的外形,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美学发展历程没有经历工业革命,所以中国科幻呈现出的视效状态会抹去工业带来的“冰冷感”,取而代之的是更具有中国文化和韵味、可以拉近影片和观众距离的亲切感。由此提及电影工业化话题,在此前展映的映后交流中他就提到了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和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差距,制作差距大概是25—30年,特效差距大概是15年,而中国电影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工业化缺失,就此他分享了自己正在进行中的计划:即总结《流浪地球》拍摄4年历程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科幻电影工业体系的搭建贡献一份薄力。

聚焦家庭、亲情题材的导演松太加坦言自己的创作过程更加“向内”,从创意搭建到剧本撰写再到寻找投资完成制作,是更为作者个人表达的创作模式,相较于《流浪地球》从2人到7000人团队,在拍摄中不断学习的情况,《阿拉姜色》的拍摄显得尤为迅速和个人表达。

而青年导演顾晓刚则表示自己的《春江水暖》相对于注重探索未来的《流浪地球》而言,更加关注当下,由一幅名为“千里江山图”的古代名画作为美学根基,《春江水暖》题材上更加类似日本电影《东京物语》,希望通过普通家庭故事面向观众,以“城市不变但视角会转变”为拍摄手法,力求在家庭和亲情故事中抽取青年电影人对社会和现实的关注,并最终通过电影语言进行呈现。

有观众提及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未来走向和感受,郭帆导演说:“不同类型电影在全球范围内走势是不断起伏的,而如何筛选我们自己要做的题材和剧本的首要考量是‘好故事’,以及题材是否具有本土化特征,充分发挥中国的文化优势,做有我们自己标签的电影作品。”松太加导演表示:“无论是商业电影还是艺术电影,电影拍摄其实是一种创作者态度,从面向观众到背向观众,无论哪种形式都能完成电影艺术语言的探索和推进。”青年导演顾晓刚则觉得:“艺术电影在中国的生存环境是乐观的,是自然生长积极向上的,一直参与独立电影制作的经验告诉我,越来越多的独立影展、倾向个人表达的电影不断面向观众和被接受,包括一些纪录片的票房成绩都能说明中国艺术电影不断好转的生存环境。”

从拍摄经验到电影工业,三位导演通过论坛形式让海内外电影人与中国电影工业现状更加贴近。

(责编:蒋波、丁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悬崖之上》为隐蔽战线群英立传
  • 张桐与你一起重温《青春》
  • 白敬亭与你重温《史砚芬诀别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