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他王洛勇主演《闽宁镇》 真实反映历史风貌
由宁夏广电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宁夏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重点影片《闽宁镇》首映仪式,于12月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影片《闽宁镇》讲述了在宁夏扶贫移民搬迁过程中,来自西海固贫困地区的移民和宁夏当地干部以及福建援宁干部团结一心,肝胆相照,患难与共,在贺兰山下的戈壁滩,艰苦奋斗,建设起闽宁镇的感人故事。
为了真实反映扶贫移民搬迁的历史风貌,向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导演董玲率领创作团队在2018年春节前9天,赶赴宁夏采风、调研。一回回推心置腹的交谈,一次次泪流满面的感动,完全沉入生活,充分汲取素材,在闽宁镇和西海固地区体验生活,令主创团队终生难忘。走在现实主义创作的道路上,主创们走进了故事,靠近了人物,找寻到了影片主题和意义所在。
闽宁协作22年,闽宁镇已经成为我国贫困地区通过对口扶贫协作走向全面小康的成功典范,成为对口扶贫协作“闽宁模式”的一个样板,是中国扶贫攻坚伟大工程的一个缩影。20多年来,闽宁两省始终牢记对口支援是“两个大局”的重要体现,始终牢记只有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才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十年如一日”的久久为功,将输血式的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激发出蕴藏在当地群众之中的内生动力,开创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扶贫协作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份解决贫困问题的“中国方案”。
是谁创造了历史?是谁在历史中书写奇迹?是人民。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的核心要求。这也是半年多的创作过程中,影片《闽宁镇》主创始终坚持的创作理念,而作品的诞生,也充分验证了这一理念的正确。
闽宁模式的核心有两点,一是东西协作体现的共同富裕思想,这可不是简单的平均主义,而是有着切实可行的操作性:有政策,有措施,有步骤,有任务,闽宁两省密切协作,二十年常抓不懈,这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所在;二是调动当地群众的内生动力。什么是内生动力?一言以蔽之,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生生不息的奋斗,干劲!在这个点,群众和干部完美的结合到一起!
找到这个点,主创们的创作豁然开朗,采访中,那些有血有肉,质朴无华的典型移民形象,那些抛家舍业,扎根荒原的当地基层干部形象,瞬间站立起来,高大起来,集合起来,那么生动,那么震撼。作品找到了架构,找到了发力点,也从此找到了魂:毅然下山,开荒建房,种红菇失败,继续开荒种葡萄,咬紧牙,一口气埋头实干,闽宁镇不就是这样干出来的吗?!
在编剧团队为丰富的人物和情节难以取舍之际,摄影和美术团队却一筹莫展。宁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很难找到符合剧作要求的拍摄外景地,先不说最初的闽宁镇从一片戈壁滩上拔地而起,不仅需要实地搭景和特技效果相结合,光是故事开头的西海固小山村,就让美术和摄影部门实地考察了六个县的二十多个村镇,日夜兼程,奔波数千公里,并积极寻求国土资源等部门、各县市宣传部门、电视台等单位的协助配合,请他们大力推荐偏远山村,经多方努力,最终在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的大山深处选到了符合条件的场景。
电影是视听艺术,在思索视觉呈现的同时,主创们也献计献策,对影片的音乐风格提出建议。最终,宁夏籍音乐人赵牧阳进入了大家的视野。他的一首《侠客行》唱得高亢激昂,荡气回肠,唱出了闽宁镇第一代移民心中的那种悲怆与豪迈,和影片完美契合,产生震撼的艺术效果。细细想来,这首歌和影片的精气神真是天作之合。
电影成败的关键是人物,人物塑造成败的关键是演员。作为一部展现农民群像的作品,选择演员的难度甚至超过了选外景的难度。一段时间以来,影视作品中偶像明星“小鲜肉”霸占了大众视野,浮华造作无病呻吟的风气有蔓延之势。文艺创作中有质感,有说服力的农民形象已经成了稀有动物。《闽宁镇》主创选择演员只有两个条件,演技好,像农民。青年演员姬他和曹馨月因为在电视剧《白鹿原》中的精彩表现,很早就被定为主要备选(事实证明,他们确实不负众望,出色完成了角色塑造)。王洛勇、尚铁龙等公认的德艺双馨的著名演员也纷纷入组。其它几位扮演移民的演员,有的是长期活跃在基层的文艺工作者,有的本人就是真实的移民,让他们来演自己的亲身经历,那种感觉是专业演员很难表现的。
影片《闽宁镇》终于制作完成,初次看到完成影像时,尽管已经熟知剧情和人物,但主创团队成员仍然数度湿润了眼眶。作为一群中国电影工作者,由衷地为能够参与这样一部作品的创作而感到骄傲。希望作品能为观众带去感动的同时,也能传递出一份力量。
影片《闽宁镇》由著名导演董玲执导,姬他、王洛勇、曹馨月、尚铁龙、周波、张圣岳等国内实力派演员联袂出演,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全国发行,于12月6日全国公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