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重庆潼南湘语》分享会举办 探寻方言里的文化记忆

2025年07月29日14:08 | 来源:人民网222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刘颖颖)7月25日,《重庆潼南湘语》分享会在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举办。分享会以访谈的形式,共同聚焦《中国濒危语言志》之《重庆潼南湘语》,旨在深入解读潼南湘语的研究成果,一同探寻书中的方言密码与文化印记。

分享会现场,商务印书馆副总经理陈晗雨肯定了《重庆潼南湘语》在地域语言保护中的价值,强调了濒危语言研究和记录的紧迫性,特别提及《中国濒危语言志》丛书的出版意义和价值,及其对地域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影响。他指出,在全球化与城市化加速推进的今天,方言保护更具特殊意义。在拥抱世界的同时,要守护好自己的文化根基。

商务印书馆编辑郑佐之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介绍了《重庆潼南湘语》的核心内容。她表示,该书聚焦的重庆潼南湘语,目前主要分布于重庆市潼南区龙形镇及周边区域,使用人口仅约4万人,属濒危方言。该书以龙形镇湘语为调查对象,系统记录了其语音、词汇、语法,及歇后语、歌谣等话语材料,更收录了一手实地照片与音视频,全方位呈现其语言面貌,为濒危方言留存了珍贵档案。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访谈环节,潼南湘语发音人代表、龙形镇檬子小学教师唐当进行方言展示。他用潼南湘语演绎了日常问候、家庭成员称呼、器具动物等内容,让观众直观感受其与西南官话的差异,品味潼南湘语别样的语言特色,体会方言中承载的历史韵味。

本书作者、西南大学副教授孙红举谈及成书过程时表示,面对海量原始语料,需对语音、词汇、语法进行系统分类。这其中,核查语料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核查,及时纠正记错的音、删减重复的词、增补遗漏的条目、梳理繁复的规律。在整理过程中,他也挖掘了潼南湘语里的“方言宝藏”,比如开口一等字的腭化(“孩”的发音),重叠型反复问句(“你吃吃?”意为“你吃不吃?”)。

《重庆潼南湘语》现场展示。主办方供图

《重庆潼南湘语》现场展示。主办方供图

据了解,《中国濒危语言志》作为教育部、国家语委重大语言文化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标志性成果,以“抢救性记录”的方式,系统地将濒危语言转化为可留存、可传播的文化载体。《重庆潼南湘语》一书的出版,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潼南湘语的窗户,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和关注到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责编:郝帅、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