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疆爱国,体育带来的热情太大了——文化润疆的体育实践调研之一

编者按:春节前后,在占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广袤新疆大地上,从滑雪场到城市中心,从校园到CBA,足球、篮球、滑雪等各类文体活动红红火火,“燃”遍天山南北。
在大美新疆,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丰富地貌和辽阔疆域,滋养了这里人民能歌善舞爱运动的豪迈天性。手挽手、肩并肩,你追我赶,互相加油。运动场上的欢呼和呐喊,迸发着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感与力量。在这片沃土上,体育绝不仅仅是竞技运动,而意味着很多很多……
新华社记者深入南北疆调研,推出“文化润疆的体育实践”一组三篇稿件,即日起每天播发一篇。
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18日电 “依木兰助攻、毛伟杰进球,中国队肯定能小组第一名出线。”在新疆乌鲁木齐市121小学五年级的教室里,10岁的伊力扎提·阿布都热西兴奋地预测着18日晚中国U20男足对阵澳大利亚队的表现。
2月12日,中国U20男足国家队球员依木兰·买买提(右)在比赛中拼抢。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本届U20亚洲杯上,中国队先后2:1力克卡塔尔、5:2大胜吉尔吉斯斯坦,提前晋级八强。中国小将们在场上敢打敢拼、配合默契的亮眼表现,令万千国足球迷为之振奋呐喊,也牵动着和伊力扎提一样的小球迷们的心。
“依木兰的家乡也是新疆的,我希望将来能像他一样,穿着国家队队服去踢国际比赛。”伊力扎提说。而现在,他的目标是“踢上校队的主力”。
体育,总能让爱国的心同频共振,即使在遥远的西北边疆。
“屏幕上的巴黎奥运冠军来到了身边,这给新疆人民带来的激励太大了。”新疆体育局党组书记商洪波回忆起奥运冠军新疆行的场面还很激动。
2024年11月底,还没等潘展乐、张雨霏、刘洋等11位奥运冠军抵疆,热情的新疆“粉丝”已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互动热潮,“新疆羊肉串们期待中”“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等你来玩”“我在博乐赛里木湖等你”……网友们给安排得明明白白。
在乌鲁木齐天山区黑甲山街道跃进街南社区,奥运冠军们陪10名孩子一同举行了“共青团爱心生日会”。6岁的埃巴特·叶斯波力为迎接电视上看过的英雄们,带来心爱的冬不拉弹奏了一曲《欢乐颂》。他的偶像是刘洋,“他吊环很厉害,以后我要像他一样,为国争光”。
在阿克苏市的新疆理工学院,冠军们的宣讲不时被热烈的掌声打断。潘展乐讲到“巴黎奥运会上,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的背后是国家”时,收获了经久不息的欢呼声。
同样的掌声和欢呼声还出现在2024年10月15日。
凌空抽射,破门!新疆小伙拜合拉木奔向青岛青春体育场看台上红色的海洋,和球迷共同庆祝这粒金子般的进球。在2026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8强赛中,他首开纪录,助中国男足2:1击败印尼队,赢得一场久违的胜利。全场为他沸腾了。
家乡新疆也为他沸腾了。4000多公里外的喀什市,10岁的伊尔凡·麦麦提艾力激动地跳了起来。“我也想像他一样进国家队,在这么厉害的比赛里面进球。”就读于喀什市第八小学的伊尔凡打小爱踢球,是校队的成员。
2024年10月15日,观众庆祝中国队球员拜合拉木进球。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近几年,拜合拉木、艾菲尔丁等一批新疆球员入选国字号球队,他们的优异表现不仅能带动更多家乡娃娃参与足球,还能提升他们为国争光的荣誉感。”新疆足协副主席吐拉洪·阿不都热合曼说,现在问起娃娃们喜爱哪个球星时,“拜合拉木的名字经常出现”。
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点燃火炬的迪妮格尔,到出征巴黎奥运会的夏欣怡、托合塔尔别克,再到屡破男子400米全国室内纪录的小将艾力西尔·吾买尔,新疆籍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同时,也把拼搏的精神、爱国的种子撒进新疆各族青少年心中。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最后一棒火炬手迪妮格尔·衣拉木江(左)和赵嘉文将火炬嵌入“大雪花”中央。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2024年12月22日晚,“劳道”(新疆方言表示赞叹)的喊声响彻乌鲁木齐奥体中心。在近万名主场球迷的助威下,新疆男篮128:121惊险击败山西男篮,拿下CBA联赛本赛季主场13连胜。
为赶上这场球,木色塔帕·吐尔孙花了两个多小时,从150多公里外的石河子大学坐车辗转而来。一路顶风冒雪,但这位19岁的新疆男篮铁杆球迷觉得很值。上大学前,他的家乡图木舒克市距离乌鲁木齐1200多公里。“现在近多了,只要是周末的比赛,我都尽量来。”
乌鲁木齐冬季漫长,每年10月至来年5月的联赛跨越寒冬,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从红山体育馆到奥体中心,雪夜里新疆队主场亮如白昼的灯光,点亮了球迷的精神家园。俱乐部成立25年来,无数像木色塔帕一样的各族球迷作为“最佳第六人”,与球队一起捍卫着新疆“魔鬼主场”的荣誉。
2024年12月22日,新疆队球迷在场边加油助威。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元旦当天,在地处天山西段山区的边疆小镇博州温泉县,巴音达拉一家三代护边员高举国旗、骑马巡边的场景,感动许多网友。
相似的一幕发生在三年前。当时,国家越野滑雪队为备战北京冬奥会在当地集训了两个月,7万多温泉人民也兴奋了两个月,他们尽其所能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和保障。双向奔赴的情感在送别时达到了顶点。
2024年12月22日,游客在温泉越野滑雪场滑雪。这里是国家越野滑雪集训基地。 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
1500名当地群众自发聚集,与乘车离开的越野滑雪队依依惜别;22名牧民雪中策马、手擎五星红旗追逐车队的视频至今在网上随处可见。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这真挚的祝福感动了亿万网友:“这是电影都拍不出的真情实感”“国旗出现的那一刻我破防了”……
“能这么轰动确实没想到。”温泉县党委宣传部部长欧卡西介绍,视频是国家越野滑雪队在车里用手机拍摄的,“网友们那些真诚的留言也把我们感动了”。
欧卡西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有形、有效、有感,“而体育实现了三者的完美结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