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哪吒之魔童闹海》:百亿是怎样炼成的

人民网记者 刘颖颖 郭冠华 韦衍行
2025年02月14日17:25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哪吒2》洛杉矶首映礼。华人影业供图

《哪吒2》洛杉矶首映礼。华人影业供图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

上映仅16天,《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即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部、全亚洲首部过百亿的影片,并于当地时间2月14日在北美院线全面上映。如同影片剧情一样一路热血“高燃”,“魔童”哪吒继续勇闯全球电影票房榜,为中国电影“踏出一条新路”。

中国电影迎来里程碑,《哪吒2》做对了什么?

扎根:从继承传统到提炼精神

《哪吒2》的火爆不仅是一个文艺事件,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范例。

手持乾坤圈、身披混天绫、脚踩风火轮……哪吒可谓中国神话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中国文化是动画电影创作的巨大宝藏。传统IP能传承这么久,一定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哪吒”系列电影导演饺子说,“我们把它的价值提炼出来,再结合当下的时代精神,重新创作出一个大家真正相信的故事。”

在1979年动画片《哪吒闹海》中,哪吒是正义勇敢的化身。《哪吒2》在延续哪吒斗争精神的基础上大胆改编,引入了年轻一代成长的主题,从前作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到本作的“因为我们都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不仅道出了当下年轻人希冀张扬个性、反对刻板规训的心声,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那股勇敢无畏的精神力量。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吒2》中对于三组家庭的刻画,同样为影片注入了丰沛的情感。殷夫人最后的拥抱、敖光的自责、申正道对于家人的保护……影片延续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传统,与时代的情感、价值汇合,引发多个年龄段观众的强烈情感共鸣。

《哪吒2》工作照。片方供图

《哪吒2》工作照。片方供图

处处可见的传统文化元素,也成为“哪吒”系列电影的点睛之笔。在《哪吒2》开篇的配乐中,埙、笛、箫、古筝等民族乐器悉数登场。随着高亢的唢呐声被一起释放,一下子将观众拉入情境,也将情绪推向高点。两个令人忍俊不禁的“结界兽”,则脱胎于三星堆青铜人像和金面具,与同样操着四川口音的太乙真人形成了有趣的呼应。

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现代意识的活力,让“哪吒”系列电影有了冲破票房上限的千钧之力。曾经,《封神演义》中“豹皮囊内安天下,红锦绫中福世民”的哪吒走进了无数读者的心中。如今,这个“扭转乾坤”的哪吒正在不断突破想象力的边界,开天辟地、直上青云。

匠心:从仰望山巅到突破极限

当哪吒靠肉身突破“穿心咒”,上千根刺猛然冒出,撕裂的身体如同“岩浆喷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瞬间,让观众切身感受到哪吒强烈的痛感和内心的愤怒。

《哪吒2》制作图。片方供图

《哪吒2》制作图。片方供图

这样短短10秒特效,需要多长的制作周期?《哪吒2》团队给出的答案是:“一年多”。

曾几何时,《哪吒2》也找过国外制作团队,但效果并不理想,最后集结了全国近140个团队、4000余名动画人,从一开始的“够不到”,到后来“不给自己留后路”,大家形成坚不可摧的“万鳞甲”,以硬核技术创新赋能故事表达,造就了《哪吒2》中一个又一个直击人心的名场面——

在“洪流对战”中,数以亿计的人物动作表情皆不一样,游曳的鱼群、迁徙的鸟群化作洪流一部分,不仅有古典韵律感,也营造出两军对垒的紧张氛围;

在“海底妖族围攻陈塘关”中,铁链像头发丝一样在空中飘荡,乱中有序,不失美感。当无数根铁链铺满银幕时,压迫感扑面而来,推动剧情走向高潮。

陈塘关大战前期概念图。片方供图

陈塘关大战前期概念图。片方供图

“一个人力量有限,但一群人一定能走得更远。”湖北武汉漫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苏斌,就是“万鳞甲”中的一员。他带着团队经过半年的反复修改打磨,终于完成了哪吒、敖丙和三个龙王在空中对打的1分钟左右动作画面。“我们发现以往所仰望的那些大山,其实也是‘死磕’、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导演饺子说。

恰恰是每一个细节都精雕细琢,不敷衍观众,才能真正打动观众。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发现的小惊喜:敖丙衣服混合了多种传统服饰的刺绣纹理,鹿童拉弓是标准的射箭姿势……画面经得起拿放大镜细瞧,观众才愿意走进影院二刷、三刷。

好的文艺作品,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哪吒2》令人惊艳的特效,正是我国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生动写照。

“做观众没看过的、能造成强烈视觉冲击的内容才有价值。”《哪吒2》团队以不妥协、不认输的态度托举出中国动画电影新高峰,“电影不是拍给导演看的,是拍给观众看的。只有尊重观众,观众才会尊重你。”

共鸣:从塑造经典到呼应时代

“看完哪吒,后劲太大了”“石矶娘娘仿佛在演我日常”……跟《哪吒2》票房一样火热的,是广大网友对角色的喜爱和积极“二创”。

《哪吒2》剧照。片方供图

《哪吒2》剧照。片方供图

影片中,哪吒经过三昧真火的淬炼破鼎而出,实现了真正的成长。“剔骨削肉,不单是肉身浴火重生,同时也是精神的‘凤凰涅槃’。”导演饺子坦言,自己在创作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也将自身心路历程一并融入了故事。正因为如此,影片中的笑点、泪点才自然动人。

值得一提的是,主创团队突破“非黑即白”的平面思维,构筑起立体的人物形象。“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凭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哪吒等人冲破桎梏固然激动人心,勤勉努力但难以改命的申公豹亦能引起共鸣。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哪吒2》深入地挖掘、转化传统文化,寻求与当代精神和价值取向的情感连接,体现了深沉的文化自信和浓烈的中国气质。

一个个鲜活的角色,也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让我深受启发,鼓舞着我坚持自己的原则信念”“我真的很喜欢哪吒这个角色,因为他从不放弃,传达着一种非常积极的价值观”……日前,《哪吒2》在北美首映,赢得了第一批美国观众的好评。

哪吒的“风火轮”踏上国际舞台,成为了彰显文化自信的中国名片。正如好莱坞制片人罗伯特·金对《哪吒2》的盛赞,“中国电影正在用世界级的叙事打破文化壁垒”,一个具有普世价值的好故事,让观众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截至发稿前,在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平台上,《哪吒2》已收获8.3分的高评分。“‘哪吒’出海,为中国故事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范本。”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当代电影》杂志主编皇甫宜川说。

在《哪吒2》票房破百亿之际,记者联系片方,了解到导演饺子已在闭关埋头进行第三部的创作。山高路远,不断攀登。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像“哪吒”系列电影这样优秀的文化作品持续涌现,推动中国文化繁荣发展,让中华文明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责编:罗知之、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