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冬会|礼赞冰雪 拥抱春天——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闭幕式侧记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新华社哈尔滨2月14日电 题:礼赞冰雪 拥抱春天——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闭幕式侧记
新华社记者杨思琪
今夜,冰雪与热爱同名;今夜,拼搏与梦想共鸣。
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灯光璀璨,人声沸腾,运动员、技术官员、志愿者、媒体记者又一次欢聚。
作为中国现代冰雪运动的发源地,哈尔滨第二次举办亚冬会。时隔29年,这座“冰雪之都”“音乐之城”,用热情奏响激昂乐章,用温情燃升人间烟火,举办了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
舞台上,当现场舞者与虚拟乐团交相呼应,闭幕式演出震撼开场。身穿橘黄纱裙的舞者翩然,宛如冰凌花朵朵绽放。可爱的“雪人”舞动全场,仿佛雪山的精灵带来捷报。
冰雪同梦,亚洲同心。在激昂的乐曲声中,各参赛代表团的旗帜入场,运动员欢聚一堂,迎接属于他们的欢庆时刻。这一刻,艰辛不再,无谓成败,人们对着镜头尽情欢呼,围着吉祥物“滨滨”“妮妮”跳起圆圈舞,满场的欢腾长达十多分钟。待运动员离场,舞台上亮出一朵如花似雪的同心结。
34个国家和地区,1200余名运动员,本届亚冬会拥有创亚冬会历史之最的强大阵容。越来越多选手加入到项目的比拼中来,标志着亚洲冰雪运动的版图进一步扩大,这也是亚洲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出的贡献。其中,中国队以32金27银26铜收官,位居金牌榜与奖牌榜双第一。
8天紧张赛程,8天拼搏奋斗。风驰电掣的冲刺,技巧超群的跳跃,争金夺银的激荡,进攻防守的锋芒,领奖台上的热泪,惺惺相惜的拥抱……亚冬赛场上,一个个难忘瞬间逐一回放,如同写给冰雪的礼赞,让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有了具象的表达、生动的体现。
冰面与雪道,刻划着追逐梦想的滚烫印记;挑战与突破,铭记着超越自我的不凡回响。跨越千山万水,奔赴冰雪之约,亚洲冰雪健儿共同创造出亚洲冬季运动史上的荣耀与辉煌。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创的“向志愿者致敬”环节,成为重大赛会闭幕式的经典环节。当20余名志愿者代表从幕后走到台前,全场掌声雷动。一声声问候,是冰城的温情;一张张笑脸,是青春的符号。他们背后,是所有5875名志愿者的辛勤付出,是“尔滨”人民的热情好客,是各行各业从业者在风雪中的默默坚守……
哈气成霜的冬日,玻璃窗上的“哈气画”是表达情感的独特方式。舞台上,拼搏者、志愿者、建设者将心中的情感诉诸指尖。这一刻,不同语言汇聚成同一种情愫,不同文化交融成同一句心里话:“谢谢你,哈尔滨!”“谢谢你,志愿者!”
作为下一届亚冬会举办城市,来自沙特阿拉伯未来新城的文艺表演舞姿曼妙,鼓点欢快,洋溢着浓郁的西亚风情。顷刻间,整个舞台化作冰雪运动场,光影穿梭的运动员号召着下一次相约,在现场掀起新的高潮。
当喧嚣的赛场渐渐沉寂,当忙碌的身影停下脚步,开幕式上的巨型冰灯返场,镜头来到分会场。夜空之下,冰雪大世界里,雪花摩天轮前,亚冬圣火缓缓熄灭,绚丽灯光灼灼其华。
来时冰雪别时春。40多年前,一首《太阳岛上》家喻户晓,人们认识了时尚洋气的哈尔滨;40多年后,一曲《点亮亚洲》涤荡人心,世界铭记着开放大气的“国际滨”。
冰雪同梦,照亮世界;亚洲同心,携手未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亚洲各国各地区携手共进、应对挑战,同谋发展、永远向前。
春风拂面,临别依依;一路繁花,共期重逢。以体育为纽带,打破隔阂,增进友谊,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交相辉映,美美与共。
这一夜,再见,哈尔滨!
这一夜,携手,亚细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