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亚冬会|闲记:“偷听”冠军们的对话

2025年02月10日08:50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原标题:亚冬会|闲记:“偷听”冠军们的对话

在亚冬会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比赛中,获得冠军的中国队小将李心鹏和冬奥会冠军齐广璞,有一个共同的习惯——每趟滑行后都要通过对讲机和山上出发区的教练交流。

2月9日,李心鹏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比赛开始前,李心鹏就直截了当地将他的“战术对讲机”挂在通道栅栏上,每一轮滑行后都会和教练复盘很长时间,然后借来领队的平板电脑,仔细回放动作视频。通话完毕,看过视频,这名小将还会转动自己的身体和手臂,找找战术布置里的感觉。

齐广璞大赛经验丰富,在开赛前他会将对讲机放在场边的背包里,每一趟滑下来,再小心翼翼地将这个“宝贝”取出来。和教练复盘时,他更加言简意赅。语毕,他再次放好对讲机,看完比赛视频,大力蹬板而去。

由于他俩的对讲机正好都挂在记者面前的栅栏上,比赛中记者总能听到他们和教练团队之间的对话。这样难得的观察机会,让我们看到了顶尖运动员是如何与团队紧密配合,在激烈比赛中不断调整状态,并战胜心理波动和场上各种不确定性。

2月9日,齐广璞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夏一方 摄

当天的决赛共分两轮。首轮每人有两跳机会,取最高分为最好成绩,前六名进入第二轮。第二轮采取“一跳定胜负”赛制。

首轮第一跳,李心鹏选择了一套难度系数4.425的动作,但他落地失误后只拿到了44.25分。李心鹏滑回通道时明显有些焦虑,他迅速抄起了对讲机,并朝着山上的教练挥挥手,不一会儿,电波就载着声音飞来。对讲机的音量开得很大,教练似乎也有意扯大嗓门,想要消除弟子的沮丧。

“过去的成与败都翻过去,这篇都翻过去!把你的精力都回收到你的技术上,相信我,相信你自己!”

李心鹏朝着山上挥手示意,表示自己已收到信息……

2月9日,李心鹏在落地时发生失误。新华社记者 夏一方 摄

首轮第二跳中,李心鹏选择了一套难度系数4.050的动作,凭借较好的空中和落地动作完成度确保晋级。

“你的心态和气息调整不够平稳,(接下来)要回到比赛本身。你的(出发)速度不够。你记住,比赛的状态要贴近你训练的状态。按今天的计划,没问题吧!加油哈!”这一次,记者听到对讲机中喊道。

齐广璞对讲机里的音量则小很多,以至于他必须要将手咪(一种话筒和扬声器一体的对讲机附件)贴近自己的耳朵。

即便如此,记者还是听到了一些交流内容。齐广璞和教练用英文谈论的,似乎是关于雪速、风向等技术细节问题。

自由式滑雪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项目,四战冬奥会终得圆满的齐广璞想必感受深刻。在直接产生金牌的第二轮比赛中,每个选手都不容有失。

杨龙啸出场,122.13分暂列第一。李心鹏出场,123.45分反超。齐广璞最后一个出场,所有人的目光和气息都紧张了起来。此时中国队教练员们的对讲机里,已没有任何声音。

2月9日,杨龙啸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空中姿态完美,落地稍有失误,齐广璞最终拿到119.47分。

“今天比赛有很大的压力。第一跳有很大的失误,第二跳调整好之后晋级了,第三跳之前压力也很大。最后的结果我没敢想,我很幸运。”李心鹏说。

对于对讲机里的内容,李心鹏解释说:“教练员布置的东西其实没变。就是告诉我‘不要想成绩,要想技术动作’。只要做好动作,自然会有好成绩。”

记者还关注到一个细节,首轮第二跳结束后,李心鹏不仅听到了对讲机里的声音,当时在运动员通道里的齐广璞,也上前向他“面授机宜”了几句。

2月9日,杨龙啸、李心鹏和齐广璞(从左至右)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亚冬会前,李心鹏在世界杯普莱西德湖站收获季军,齐广璞收获了玻波特湖站冠军。前者收获了职业生涯首枚世界杯奖牌,这距离后者拿到首枚世界杯奖牌已过去了15年。面对一众冲劲十足的小兄弟,作为前辈的齐广璞,已经熟练地将自己带入了“引路人”的角色。

“世界杯比赛的时候我们在一起,当时我也出现了失误,他(齐广璞)告诉我应该怎么做。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大哥哥会站在运动员的角度,和教练员不同的角度,去鼓励和指导我们年轻人。”李心鹏说。

“我们这一批运动员的优势在于,前面的人打开了中国人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局面,让我们很好地‘避坑’了。”李心鹏说,“他们犯过的错,取得的成绩,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生在了一个好时代。”(记者杨帆、卢星吉)

(责编:杨虞波罗、李楠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