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人民日报整版关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研究

2023年06月10日05:3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0日 07 版)

图①:观众在体验中国考古博物馆数字展品。
新华社记者 才 扬摄
图②: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
本报记者 陈 斌摄
图③:山西省图书馆的修复师正在进行古籍修复。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摄
图④: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遗址博物馆。
国家文物局供图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展出的文澜阁《四库全书》原本。
本报记者 陈 斌摄

“今注本二十四史”套装(部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王震中供图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文化界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总结探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做法,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不懈奋斗。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本版刊发两篇相关文章,呈现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研究的相关思考。      

——编  者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李 群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

这次重要讲话,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脉相承,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做好文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文物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新时代文物事业蓬勃发展。

文物工作制度体系全面构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密集出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确立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党领导文物事业发展的总体方略更加完善。文物保护法修改积极推进,博物馆条例、新修订的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公布施行,200多部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出台实施,文物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健全。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布局,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圆满收官、成效显著。“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首次上升为国家级专项规划,文物工作政策支撑更加有力。

文物保护法定责任全面落实,一系列重大工程、专项行动有效推进,文物保存状况持续改善、文物安全形势总体趋好。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石窟寺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村落等得到有效保护,长江三峡文物、西藏重点文物、山西南部早期建筑、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延安革命旧址群等万余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相继竣工。孔府档案、战国楚简等6.2万件(套)馆藏珍贵文物和出土文物得到修复,博物馆标准化库房建设基本完成。抢救保护在地震、台风、洪灾等重大自然灾害中受损文物,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古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实施。文物安全严防严打严管严治机制不断完善,全国文物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发挥重要作用,文物安全全面纳入省级政府考核评价体系。整治法人违法取得重要成果,城乡建设中破坏文物的行为得到坚决纠正。

文物资源管理质效全面提升,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文物资源版图更加清晰完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我国首次石窟寺专项调查摸清2155处石窟寺、3831处摩崖造像分布和保存管理状况。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总数分别达到141座、312个、487个。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6项,大运河、长城先后成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公布第一批83个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全面摸排2129处长征遗址保存状况,完成黄河、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强化文物资源空间管控要求,实现“一张图”管理;《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行政规章出台,工业、农业、水利、军事等遗产管理协同推进,各级各类文物资源管理机制不断健全。

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全面深化。中国现代考古学迎来百年诞辰,11年实施2100多项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碳十四测年、古DNA分析、同位素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和金相分析等实验室考古技术填补多项学术空白,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建设迈出重要步伐。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丰硕,进一步勾勒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宏大进程。边疆考古提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见证,水下考古开启大洋考古新阶段。“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在多地探索施行、逐步完善,广大考古工作者风餐露宿奋战一线,11年开展8000多项基本建设考古发掘项目,有力保障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抢救保护大批珍贵文物。福建三明万寿岩、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等大遗址保护卓有成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55个、立项80个,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融入现代经济社会发展。

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有力推进,一批整体展示项目、陈列展览精品通过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一批重点博物馆相继建成开放,现有备案博物馆6565家,免费开放的占比91%,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国家重点专题博物馆建设、中小博物馆数字助力繁星计划、乡村博物馆建设试点启动实施,我国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日益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物领域对现代科技的集成应用和跨界融合能力显著提升。古代壁画保护、陶质彩绘文物保护、饱水漆木器保护、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等领域技术水平进入国际第一梯队。馆藏文物智能展柜、考古发掘方舱、考古现场移动实验室等专有装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文物云建设工程加强文物数据资源跨地区、跨层级统筹管理、全民共享,“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公布19类壁画专题6500余份素材供全社会免费使用。

“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影响力得到全面拓展,为增强民族精神力量、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作出独特贡献。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摄制推出《习近平的文化情缘》《寻古中国》《古韵新声》《国家宝藏》《中国考古大会》《中国国宝大会》等精品节目,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彰显中华文化魅力。文物国际合作列入国家外交重要议程,进入多边双边协议,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一带一路”文物保护交流合作成果丰硕,文物援外项目和中外联合考古展现中国担当。11年来,500多个文物进出境展览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1800余件(套)流失海外文物回归祖国。

保护是为了传承。广大文物工作者将切实增强“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自觉,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为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贡献力量。

(作者为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中国史学的智慧和力量

王震中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时强调:“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4年多来,组织开展一系列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学术工程,取得了一批高质量成果,值得肯定。希望你们继承优良传统,团结凝聚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中国史学的智慧和力量。”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总书记殷切希望我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继承优良传统,整合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等方面研究力量,着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相关历史学科融合发展,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国历史研究院和全国广大史学工作者也是这样努力去做的。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学迎来了美好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开启了历史学走向多学科相融合的大史学的篇章。

大史学是指包含史学功能的多学科结合之后的史学。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以来,整合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建设了引领全国的大史学平台,鼓励学者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年度重大招标项目”设立以来,“河西走廊与中亚文明”“隋唐洛阳城遗址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和综合研究”“中国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世界古代早期国家形态比较研究”“五帝时代到夏代王权与国家形态研究”等项目顺利开展。它与其他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的不同之处在于,既考虑国家的需求,又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历史研究》作为重要的学术刊物,近几年围绕重大学术性热点性问题设立专题栏目,展开学术讨论,推动关键问题的解决和学术发展。《历史研究》特意设立有关夏史、夏文化栏目,吸引国内外历史、考古学者参与讨论。有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对中华文明源头阶段的精神特质进行研究,揭示历史发展规律,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独特的精神标识,实现由历史的自觉到现实的自觉之转化。

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协调的全国高校历史文化学院联席会议,通过沟通各个高校历史文化学院之间的横向联系,着力推出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的系列成果;“兰台青年学者计划”则面向45岁以下的青年学者,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学术课题,予以研究经费资助。这些平台和举措都促进了多学科融合,促进了史学研究新风范的形成。

列入“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调动了全国的科研力量。由多卷本组成的《(新编)中国通史》分为“断代史”卷和“专门史”卷两大类,各卷主编和核心作者都是由耕耘在学术前沿的学者组成。为了确保学术质量,在作者队伍之外,特别成立了“审读委员会”和“各卷审读小组”,一改过去项目结项时才进行审读评审的做法,从各卷拟写提纲开始就进行审读,参与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中国考古学百年史(1921—2021)》共12册、900余万字,把百年来的中国考古按研究领域和研究脉络悉数囊括,并且不乏创新性学术观点和学科前沿理论,影响深远。

近年来,历史研究的许多论文和著作把宏观理论思考与微观论证相结合,把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改变了“碎片化史学”或“空头理论”等做法,努力朝着“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的境界前行。学者们围绕某一个问题进行多学科整合、跨学科研究,体现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问的时代性特点。近几十年的学术发展表明,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跨学科的交叉领域将是学术创新和学科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点,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整合、融合,每每带来学术创新,促进学术发展。但这种整合并非拼盘式的综合或凑合,它应该是围绕某一课题或问题,以某一学科为主去整合相关学科,整合要为创造性思考服务,多学科要体现多个思维向度,共同构建和描绘出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许多优秀的学者正努力把个人的学术兴趣与国家和民族特别需要解决的学术问题统一起来,急国家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尽其所能,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创新体系的建立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

版式设计: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0日 07 版)

(责编:卫嘉、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