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圆桌
图①:青春版《牡丹亭》剧照。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青年是时代发展的最蓬勃动力,也是新时代文艺的创作主力军和创新生力军。值此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本版约请音乐、舞蹈、戏剧等领域的一线创作人员和研究者,与广大青年朋友一起分享创作体验,探讨艺术如何与时代同频共振。
——编 者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何沐阳——
创作让年轻人共情的好歌
多年来,我的音乐创作始终有条鲜明的脉络,就是传承发展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更现代、更好听,流传得更广。
守住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对把握音乐创作的基调非常重要。创作者既要与时俱进,关注时代变化,深入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路线的变化,更要以不变应万变,吃透经典的创作手法、音乐创作的一般规律。从创作歌曲《月亮之上》开始,我就坚持3个要点:民族音乐本源性的元素、具有现代人文气息的歌词风格和国际性的演绎手法。最重要的是,创作中国风格的音乐意象。民族音乐是取之不竭的创作宝库,有非常多的素材有待深入研究。
音乐创作要寻找共性,才能引起共鸣;要勾勒出更深远的意境和更广阔的世界,才能让更多人听后心向往之。一首歌能流传开来,一定是找到了大众心灵深处的最大公约数。十几年前,我曾接到一个电话,是位女士打来的。她告诉我,她的母亲是位老红军,平时听力不太好,在广播里偶然听到了我的作品《彩云之南》,顿时对云南的迤逦风情心生向往。后来,那位女士便带着母亲来了趟“说走就走的旅行”。音乐的本质是要呈现一种诗意、描绘一种意境,要让听众心动。
真诚,是创作的生命。音乐要触动人心,需要来自生活的真切感受,还需要创作者感知生活后从内心流露的真诚。比如,我会在创作歌曲前,首先从专业角度考量有没有可被传唱的唱段,有没有让人一听就能哼唱出的“金句”。短视频时代,年轻人对音乐的“耐心”是有限的,对音乐创作的要求更高。我们的创作要向着经典化的目标努力,也应该要注重打造歌曲的“记忆点”,将想表达的内容通过“最高效”的艺术手段传达给听众。
年轻一代接收的信息量大,思维活跃,他们的文化自信日益提升。创作让年轻人共情的好歌,就要唱出他们的心之所向。奋斗,是青春的底色。一颗奋斗的心、一股不服输的劲、一个要实现的梦,这是年轻人的共通之处。
我们这代人是听着经典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成长起来的。“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歌词质朴,情感真挚,很有感染力。新时代,我们如何用歌曲唱出今天年轻人的心声?2018年,我创作了歌曲《我和2035有个约》:“我和2035有个约,约在欢呼雀跃那一天,我亲爱的祖国更加美丽和谐,昂扬屹立新世界……”在央视春晚唱响后,现在许多高校和不少文艺活动中,年轻人都在唱这首歌,唱出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音乐事业的未来属于年轻人,我们的创作也应该面向年轻人。音符随时代的脉搏跃动,“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作品方能经得起时间的淘洗、大众的检验。
(本报记者王瑨采访整理)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舞蹈演员孟庆旸——
“这很中国”,这很“圈粉”
不少年轻观众因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认识了我,而我因为“青绿”重新认识了自己。这幅“山水画”,读它千遍也不厌倦。《只此青绿》至今已经演了270余场,幕起幕落,我总有新收获。
初见青绿,它是画作上的宝石色泽。一种颜色,一个从《千里江山图》中提炼出的青绿意象,怎么演?没有可借鉴的角色先例。导演韩真告诉我:“从文化中还原和寻找角色的感觉。”
慢慢地,我有了新的体会。《千里江山图》是画家王希孟在18岁时就完成的作品。欣赏这幅画时,我被这位少年的真挚情感深深吸引,能感受到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赞美。于是我想,是否应该尝试还原画家的创作态度?《千里江山图》中除了精妙的绘画技法,还有一股向上的少年心气,成就了画作的气韵生动。所以,青绿是什么模样呢?“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是她回首的恬淡,行动时她“放步霁霞起,振衣华风生”,静止时则充盈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历经整整5个月,经过这样一步步的思考沉淀,我慢慢体悟了青绿这个角色“心有丘壑,眼存山河”的心理状态。
得之心,才能寓之舞。《只此青绿》火了,它收获了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掌声。青绿,成为年轻人心中的“潮流色”。他们用更开阔、新锐、多元的视角分析这部舞剧,乐此不疲地进行二度创作和深度解读。不少80后、90后观众看完剧,愿意花时间深入研究《千里江山图》背后的历史和工艺,探究舞剧涵盖的更多细节。
都说熟能生巧,但当我经历了《只此青绿》那么多场演出后,我才发现:青绿之后,还有无尽的文化宝藏等待我们去探寻、去挖掘。从首演到各地巡演,我们的创作团队一直在收集观众反馈,对舞蹈不断进行修改调整。正如导演周莉亚所言:“《只此青绿》没有最终的版本,只有最好的版本。”
如果归纳这部舞剧“圈粉”年轻人的最大原因,那就是“这很中国”。说到底,是中国人的文化底蕴与文化自信造就了“青绿”的成功。从追捧“霹雳舞”到“只此青绿”的火爆,从热衷“洋品牌”到“国潮”的盛行,从青睐“喇叭裤”到“国服”引领风尚……今天的中国青年,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发自内心地认同、从精神深处自信。
有天,演出结束后,我走到观众席中间,面向舞台的方向坐下。第一次从观众的视角看台上,我终于明白了谢幕返场6次观众还不愿离去的热情。这种热情,是真正走进人心的作品带来的。能以这样的方式致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带着热忱的心传递给年轻观众,我是幸运的、幸福的。作为90后舞者,面对更广阔的舞台,更要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决心。
世上有不绝的风景,我们有不老的心情。也许舞者生涯是有限的,但舞蹈作为一种“语言”,所能承载的美好记忆和情感是无限的。《千里江山图》历经近千载依然风华正茂,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魅力正在于此。有中华文化赋予的艺术能量,有年轻观众热切的期待目光,我们怎能不带着这份青春的心情继续起舞?
(本报记者王瑨采访整理)
时代文艺的有生力量
秦兰珺
当互联网与青年的文艺评论结合,形成了新媒体评论阵地;当互联网与青年的文学写作相遇,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学网站……网络平台既提供了传播新手段,也开辟了创作新空间。
内容生产不仅是一种表达,更是以内容为契机的交互反应,形成新的创造力之源。青年群体的文化创造和活跃思考,在新技术、新媒介的加持下,获得了更丰富、更富影响力的表达。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近日发布的《2022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指出,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网络作家逐渐变成创作中坚,00后则因数量优势成为网文创作新增主力……伴随着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网络原住民”,已成为新时代文艺的有生力量。
青年不仅创造着多元的网络文化生态,也改变了传统文艺生产模式下的消费形态。在网上,文艺作品没有“完成时”,而是演变为年轻人交流参与的平台;文艺作品的叙事也演化为可供年轻人二次创作的“故事世界”。传统的文艺消费形态,被新兴的、互动的媒介生态重塑。
新时代的青年和文艺彼此“赋能”,共同走向时代的广阔舞台。理解青年群体的文化表达,引导好青年群体的文化创造,使之成为互联网的重要增量。近十年来,各类具有引领性、专业性,充满时代感、青春气息的网络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大江东去》《浩荡》《大国重工》等网络文学作品厚植家国情怀,生动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伟大成就,微纪录片《百炼成钢》、网络电影《浴血无名川》、网络视听节目《红色文物100》等高扬爱国主义精神,网络剧《约定》《在希望的田野上》、纪录片《追光者:脱贫攻坚人物志》等作品,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留下真实鲜活的影像……让创作更接地气,让年轻人能产生共鸣,是网络文艺久久为功的方向。这个时代真正需要的“青春正能量”,应当是有态度、有责任感的鲜活表达,它来自年轻人的故事,又讲给更多年轻人听。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版式设计:赵偲汝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03日 08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