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新时代诗歌十年:进步与空间”座谈会在京举办

用更多精品力作塑造新时代讴歌新时代

2022年04月07日09:05 | 来源:海外网
小字号

原标题:用更多精品力作塑造新时代讴歌新时代

  由中国诗歌学会主办、凤凰卫视领客文化协办的“新时代诗歌十年:进步与空间”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邓凯出席并讲话。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山主持会议。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凤凰卫视领客文化总经理黄晓燕等主办方代表,叶延滨、梁鸿鹰、李少君、吴思敬、李舫、唐晓渡、刘笑伟、张清华、张颐武、李晓东、陈涛、金石开、杨庆祥、王士强、冯雷、木汀、雁西等诗人、作家、评论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研讨。

image.png

  吉狄马加在致辞中说,谈论新时代诗歌,我们要将之放到时代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在经济、政治、生态、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正面临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另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思考诗歌命题的宏大背景。走过了百余年历程的新诗创作,在与时代、社会的互动中,在对中外各种资源的熔铸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在新时代,诗人们需要继承优良诗歌传统,基于现实语境进行新的创造,更好地处理好诗歌与现实、个体经验与时代经验、新经验与新语言之间的辩证关系,以更多精品力作塑造新时代的诗歌美学。

  邓凯在总结发言中说,新时代诗歌十年来,赓续了古老的中国诗歌传统,又别开生面地呈现了百年中国新诗迅猛生长、杂花生树的蓬勃态势。很多优秀诗人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对时代巨变的敏感,书写了不少与人民大众“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优秀诗篇。当然,新诗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保持高度的警惕,克服自身的局限。新时代新征程、新的历史方位为我们的诗人和评论家打开了新的话语空间。我们需要更新诗歌的视觉系统、感知系统、评价系统,把个人的诗歌旨趣、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使笔下的诗歌具有更加深沉的力量和更加隽永的魅力。

  新时代诗歌要展现时代的新气象

  诗人叶延滨谈到,进入新时代,中国诗人面对的是全新的世界、全新的现实和全新的生活。“新时代”之“新”体现在,这个时代的现代性更多地体现在现实生活之中,现实生活的现代感又更强烈地赋予诗人更多的创作空间与创作灵感。真正热爱诗歌并坚守薪火相传的诗歌精神的诗人们,在今天需要更加努力回应新时代的期待,写出无愧于时代的诗篇。在诗歌创作中,要追求诗歌精神的时代高度、诗歌题材的社会深度、诗歌语言的艺术精度。面对抹去诗歌艺术边界和降底艺术门坎的大众快餐消费狂欢,诗人们应该坚守诗歌精神,把握诗缘情、诗言志、诗无邪的艺术底线。

  王山说,诗歌不但是时代的见证,更是一个时代的脸谱、精神的记忆,亦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星光。十年来,中国诗人和诗歌理论家积极参与新时代诗歌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有许多新的命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在这个伟大的新征程中,诗歌应该在场,诗歌不能缺席。诗歌应当主动参与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激流中,服务大局,服务人民。

  杨克表示,新时代风起云涌、风云际会,我们应奉献出与之匹配的、体现时代风采的优秀诗歌作品。要向伟大的古典传统致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文明和几千年中国诗歌的精神血脉。同时,要时刻以在场者的细微观察为当代生活作证,脚踩坚实的大地,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在诗歌创作中不断突破自我,永葆活力与敏感,去感受新时代脉搏,写出当代的新题材、新意象、新经验,潜心创作出有浓郁人文关怀与温暖人性底色的作品,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

  评论家唐晓渡说,当我们谈论一个阶段的诗歌创作时,既要看到它的独特性、断裂性,也要清楚它与前一个阶段、后一个阶段之间的紧密关联。现实的变化很快,但对于诗歌创作来说,它有“内生的现代性”作为维系物,其中包含了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等诸多要素。就新时代诗歌十年而言,长诗写作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景观。诗人们试图使用当代性的语言去呈现时代和社会内部的复杂性,将个体的内心世界和时代的纷繁复杂较好地融合在一起,贡献了一批结结实实的优秀长诗作品。

  新时代诗歌要积极书写人民关切的命题

  《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表示,在新时代,诗歌创作涉及广阔的题材空间。实际上,有价值的题材或题目到处都有,就看诗人有没有审美之眼,有没有审美感受力。新生活的新气象、祖国大地上的美好事物,都需要我们去认识。这些题材的诗歌创作历来不绝如缕,怎么写,从哪些角度写,调动什么样的情绪写,对我们构成了考验。新的思想、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表达,离不开新的语言。此外,在新时代的诗歌发展过程中,诗歌理论评论负有责无旁贷的使命。要积极汲取中外文论、诗论资源,建立中国的诗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解放军报》文化部主任刘笑伟谈到,新时代的诗歌创作,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写出新时代的情感、意象、梦想、追求,让诗作在时代的风云中放射璀璨光芒。在坚守人民立场上,诗歌界应当形成更为广泛的共识。我们的诗歌应该是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生活的。在诗歌创中,应该积极反映人民的喜怒哀乐,讴歌人民的崇高情感和情怀。诗歌创作的成果,还要更广泛地被人民群众所接受。诗歌的优劣,应该由人民群众来评判。什么样的人就会写出什么样的诗,新时代诗人要进一步克服创作中的“庸俗化”倾向,塑造高尚的诗人品格。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表示,十年来,一大批诗人紧跟时代,创作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主题诗歌创作呈井喷之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严峻突出的全球性问题,我们的诗人具有了更多的全球视野,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的变化,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使之成为自己的创作元素。随着信息化、移动互联网普及下的新媒体、自媒体的快速兴盛,诗歌已不完全依赖原来有限的文学期刊和报纸副刊等纸媒体进行传播,带动了诗歌的创作和传播,也从物理、心理上都拉进了诗歌与大众的距离。

  《诗刊》主编李少君谈到,新时代诗歌之“新”,体现在多个方面:它所张扬的主体性,是一种充满历史主动性的、自觉自主的主体性;呈现时代之新,生动展现新时代的新气象;坚持以人民为主体,书写人民创造力在新征程中的大释放;提升对审美体验、社会经验和时代精神的诗意表现,共同创造新时代的新美学。《诗刊》社近两年积极倡导主题诗歌写作。这种写作强调将小我和大我融合,将个人独特生活感受与时代普遍经验结合,展现一种积极参与创造、变革的历史主动精神。这是针对过往一些诗歌过于个人化、碎片化而试图重建总体性的一种努力。

  中国作协社联部副主任李晓东说,新时代诗歌是新时代文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诗歌创作中,对主题写作的组织、引导,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们不仅收获了一批优秀作品,还把文学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行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们更加注重书写现实生活的新变,有些作品即使是从身边的小事写起,也注重超越自我,表达出这个时代的精神气象。

  在沉潜中奉献出无愧于时代的佳作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吴思敬谈到,在新时代,诗人要对自我角色有更加精准的定位。有些诗人过于强调“私人空间”,把诗歌写作变成“象牙塔”中的呓语;有些诗人则用“公共空间”完全遮蔽“私人空间”,让人看不到诗人的形象,听不到诗人的心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好“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不只是技术问题、方法问题,更是涉及到诗人应该如何把握世界、自我的深层问题。因此,诗人既要下“诗内功夫”,在诗歌创作中保持对艺术的探索,同时也要下“诗外功夫”,让自己的心灵向世界敞开,汲取它的博大与生机,成为一个无愧于新时代的真正的诗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说,近十年来,诗人们在写作上更加沉潜、更加有定力。这十年中,诗歌与底层社会的关系,显得更加紧密。这不仅表现在有许多写作者会关注到普通人的生存,而且还产生了许多直接来自基层的诗人。“大诗写作”在近些年渐成风气。现在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局势飞速变化,这一切都催生着诗人的思考。有一批诗人下决心写出伟大的诗篇。新时代诗歌的另一个特征是“文化地理”特质的凸显。各个不同地域与文化背景的诗人群落渐已成形,他们共同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构造。

  中国作家网主编陈涛谈到,描述这十年,世界的变化、国家和生活的变化,可以用高速、剧烈、骤变、创新来形容。面对这些变化,诗歌创作一直保持着强大的活力,诗人多、作品多、活动多、交流多。我们需要从这些海量的诗歌作品中精选出精品力作,特别是要关注那些沉潜在民间默默写作的诗人。同时,进入新时代,我们更期待读到那些从更宏阔层面进行创作、有效地回应时代命题的诗歌作品。

  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士强说,最近这十年的诗歌,呈现出注重本土性、多元化与建设性的特征。新时代的诗歌是更为本土化的,扎根于中国土壤,观照今日的中国与世界,表现中国人的情感、心理与审美。这一时期的诗歌,摆脱了此前运动式、表面化的造势、炒作。诗人不再依靠“群体”“团体”的声势获得影响,而更多依靠个人的创作实力、文本质量来获得反响。诗人们更沉潜、更专注、更纯粹,更注重诗歌自身建设,诗歌在向更高、更远、更宽阔、更深入的维度探索、前进。

  新时代诗歌要强化语言和现实的有效联系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谈到,十年来的诗歌创作,体现出新的形态。诗人们对语言和现实的关系进行重构,建构起语言与现实的新的、更为紧密的连接,使语言从自足的世界向真实的世界投射。在内容方面,诗歌更加注重现实关怀,感受世界脉动。在形式上,各种诗歌思潮、诗歌手法相互融合,从而能够更为生动地表达丰富现实经验。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中国诗歌更加注重本土性和世界性的融合,在彰显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同时,不断丰富世界诗歌的宝库。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庆祥说,新时代的诗歌写作在主题和题材方面确实有了大幅度的拓展和深化。比如,脱贫攻坚、高铁、宇宙飞船、空间站、人工智能、疫情等各类题材都被纳入诗人的笔端。新时代诗歌写作面对的是高度流动的、新奇的、叠加的、仿真的现实,不是单一的现实。但作为写作的主体,这个时代的诗人却是碎片化的,很少具备自足的、强大的主体性。这时候,现实生活的“外驱力”和写作主体的“内驱力”之间就会产生脱落。面对这种“脱落”,就会期待诗人对语言的再造,用有效的语言建立起诗歌与现实的有效连接。

  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冯雷认为,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聚焦点,“日常生活”也顺理成章地成为诗人们最自由、最广阔、最丰厚的创作根据地。个人化的“日常生活书写”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潮流。诗人们的写作触角伸向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也不断呈现人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日常生活的诗意”。面对这样的诗歌创作现场,我们需要进一步思索:启蒙的命题如何延续?如何批评为资本逻辑张目的“平庸之恶”?新时代诗歌如何从“日常生活”的无物之阵中突出重围?

  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表示,融媒体是促成诗歌共识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是因为融媒体能够更加科学全面地“统计”读者的审美趣味,能够准确地“计算”出诗人、评论家和读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迅速发现最为贴近同时代人内心情感的诗意。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融媒体终究只是一个“工具”,对诗人而言,最根本的还是发出与这个时代精神气质相吻合的诗歌声音,推出更多基调明亮、能量充足、人民喜爱、能发挥社会作用的优秀诗作。(记者张鹏禹)

(责编:杨虞波罗、初梓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