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58个城市志愿服务站全部“开门迎客”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城市志愿者累计上岗将达到20万人次
2月2日上午,2022北京新闻中心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城市志愿服务专场新闻发布会。
人民网北京2月2日电 (记者鲍聪颖)城市志愿服务工作是冬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办好一届“简约、安全、精彩”冬奥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2月2日上午,2022北京新闻中心召开专题发布会,介绍冬奥城市志愿服务工作相关情况。北京冬奥会城市志愿者指挥部执行指挥、北京团市委书记李军会介绍,目前,冬奥会758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全部“开门迎客”,将持续至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活动结束。
北京冬奥会城市志愿者指挥部执行指挥、北京团市委书记李军会介绍冬奥城市志愿服务工作相关情况。
北京在全国志愿服务起步早、发展快。截至目前,在志愿北京信息平台的实名注册志愿者超过449.3万,注册志愿团体超过8.1万个,累计发布志愿服务项目超过52.4万个,记录志愿服务时长超过5.7亿小时。李军会介绍,“这些年,参与完成了北京奥运会、国庆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活动志愿服务工作,疫情防控、城市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良好态势逐渐形成。”
据了解,北京市延续2008年奥运会城市站点“蓝立方”的成功经验,发布冬奥城市志愿服务点位758个。其中,冬奥会场馆周边服务点位16个、城市志愿服务站149个、冬奥冰雪运动场所9个、重点社区(村)507个、温馨家园及助残机构39个、公交地铁场站37个。值得一提的是,2022北京新闻中心也是城市志愿者服务的重点点位。
李军会介绍,城市志愿服务站点是“双奥之城”的重要体现之一。与2008年的“蓝立方”相比,冬奥城市志愿服务站点进行了不少优化和提升。首先是设计更加时尚。城市志愿者指挥部邀请北京印刷学院设计团队设计了“同心筑梦”城市志愿者标识,让城市志愿服务站点更加醒目。在功能上,充分考虑到普通市民的需要,城市志愿服务站点还将提供为市民充电、取暖等更多服务。
在站点设置上,2008年是500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冬奥赛时,全市设置城市志愿服务点位758个,数量上也超过了2008年。而且,站点设置更加科学,冬奥城市志愿服务点位聚焦冬奥会“五区四线三周边”,对接服务赛事的举办和城市的运行,与赛会志愿者相呼应,做到“空间有距离,但服务不断线”。
目前,北京市冬奥城市志愿者队伍全部组建完毕。截至目前,已有超过4万名城市志愿者上岗服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城市志愿者累计上岗将达到20万人次。
陈文成作为海淀区城市志愿者代表发言。
城市志愿者陈文成是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教师,他来自中国台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主动报名成为一名社区防控志愿者。冬奥临近,他组建了一支由台湾青年组成的城市志愿者服务队伍,并于1月25日在紫竹院公园东门城市志愿服务站点正式上岗。“我希望我们的站点可以成为奥运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展示窗口、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交流窗口、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播窗口。”
李军会介绍,赛后,北京市还将根据城市功能规划和市民需要,适当保留一些城市志愿服务站点,使其成为“双奥之城”的时代见证。此外,城市志愿者指挥部还邀请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冠军李妮娜、乒乓球世界冠军丁宁、全国劳模李素丽、知名主持人马丁、“最美领诵员”冯琳、“轮椅上的舞者”李楠、烈士后代夏芸枫、联合国志愿者林俊杰、颐和园“科普使者”孙迪、“延庆乡亲”代表孙艳萍等10位各领域、各行业代表人物担任城市志愿者形象大使,参与城市志愿服务。(图片来源:2022北京新闻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