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培养致美人才 创作艺术精品 以学院美术弘扬时代精神

许奋
2021年12月17日14:41 |
小字号

湖北美术学院作为我国中部地区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府,学校自创办之日起已有百年办学历史。作为中国近现代最早开办的艺术专门院校之一,学校是中国近、现代高等美术教育的重要发源地。百年办学之路,铸就了“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和“兼容互动”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大量服务社会的优秀人才。新时代,面对艺术人才培养、创作艺术精品,发挥专业美术院校在服务社会、弘扬时代精神的使命任务上,学校始终遵循党的教育政策和文艺工作方针,始终坚持把美术人才培养规律与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满足人民审美需求相结合,着力构建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专业美术院校的专业优势,以学院艺术能力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光荣使命。

注重思想引领

以美育人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治国经邦,人才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文艺事业要实现繁荣发展,就必须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湖北美术学院始终坚持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作为推动高等美术教育,文艺事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积极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美术人才培养模式。2018年学校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美术学”一级学科被列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目前学校共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学校三分之一专业进入首批一流专业“双万计划”,学科专业实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学校育人模式日趋完善,“1+3”视觉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日趋多元、开放,致美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取得阶段性成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基本形成。

学校始终注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思想引领,使之成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中的精神基础。湖北美术学院自建校之日起,为国家、民族之崛起的革命精神就已融入学校办学的精神血脉之中,肩负起了“艺术救国”和“艺术图强”的时代重任。新时代,学校注重挖掘美术教育中的红色资源,持续深化“思政+艺术”育人模式,成立了中国红色美术文化研究中心,在全国艺术院校中开创性探索运用红色美术资源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开展的“丹青绘巨变 奋进70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学生艺术作品展,共创主题作品900余件、“丹青绘初心——庆祝建党100周年师生主题写生活动”创主题作品1000余件,作品涵盖绘画、设计各艺术门类,用形式多样的艺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以创作实践为载体,不仅让学生创作出观赏性和体验感更佳的艺术作品,使得饱含历史气息、文化韵味的“中国经典”走进社会大众,焕发出新的生机的同时,更是让核心价值观、党史国史学习教育等内容在实践中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入脑、入心、入行动的协调统一。2019年我校学生团队在江西莲花村创作的微电影《乡村的颜色》获评“第三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优秀奖,2021年我校“五十三梯——湖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思政课程育人漫评团队”获评湖北省十佳网评阵地,多篇漫画评论作品被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学生团队历时20天,使用45种不同纸张,制作了600件物料素材、21组人物动作、480帧手绘稿,拍摄了剪纸定格动画《决战东京奥利给》,回顾中国代表团东京奥运征程,作品受到了人民网、新华网以及各大网络媒体的广泛关注。

思政教育和艺术专业教育的协同创新发展,有力促进了人才质量的稳步提升。2017年以来,学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93 项、省级 223 项;在三届湖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省级金、银、铜等奖项 16 项。2021年首次获国家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近年来,学生在各类赛事与专业展览中成绩优异,获国家级奖项 1000 余项。

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勇攀艺术创作高峰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是文明的传承者,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承担着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近年来,学校以“人才强校”战略持续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不断加大,多元化师资聘用模式逐步完善,师资队伍增量提质协调发展。科研平台建设水平明显提升,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增至 5 个,获批湖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 7 个。科研成果增长显著,发表论文及作品 1987篇(件),其中 CSSCI(南大核心)135 篇(件),出版专著 81 部。获纵向科研项目 162 项,其中国家级 21 项,省部级 38 项。获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6 项。创作作品获国家级奖项 62 项,省级奖项 114 项。特别是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水彩画《亮宝节上的人们》和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铜版画《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获金奖,另有提名作品 5 件,进京作品 9件,入选作品 105 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学校始终坚持在艺术实践与创新中突出“人民性”,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抒写人民、歌颂人民内化为师生各类创作的艺术自觉。学校承办了建党100周年主题性创作项目、“永恒记忆·不朽丰碑——建党百年湖北党史重大题材美术作品文献展”“壮丽航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湖北优秀作品展”等一系列重大展览活动。学校教师积极打造新时代文艺精品,勇攀艺术高峰,创作了一大批体现人民、体现基层生产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描绘了新时代各行各业满怀期望和充满自信的建设者形象。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在引导和鼓舞人民精神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武汉作为疫情的“最中心”,为团结鼓舞抗疫力量,学校师生积极投身到“以艺抗疫”的主题创作中,创作出460余幅作品,打造出雷神山医院艺术长廊,设计制作了多件抗疫援鄂纪念章作品并获奖。校团委、环境艺术学院分团委开展了“我们为抗疫战士画像——艺起抗疫”公益活动,为930余名一线抗疫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手绘头像,所创作的手绘作品展现出了“一幅头像,一个故事,一片深情”的内涵,活动得到了参与活动的抗疫工作者的高度赞扬,人民网、新华网、长江网、青春湖北等媒体进行了关注与推广。此外,学校广大师生校友还自觉投身到志愿服务中,成立抗疫物资运输服务队、义卖绘画作品捐赠抗疫物资,校友曾梵志向武汉协和医院和金银潭医院捐款等。学校师生同心抗疫的艺术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不仅生动展现了抗疫一线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也为激励抗疫士气,记录特殊时期历史事件提供了重要素材。

近年来,学校各类艺术创作成果不断涌现,充分体现了新时代艺术作品“为谁画”“画什么”的问题,体现了创作者心系人民、贴近时代、深入生活,对艺术不懈追求精神风貌。

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引领社会美育发展,提升社会审美水平

积极传播美、宣传美是专业美术院校的重要社会职责,学校每年举办、承办国际、国内大型会议和专业展、名家作品展、师生作品展30余项。2017年以来,学校美术馆9个展览项目被列入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的“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世纪美育——湖北美术学院办学100周年艺术文献作品展”“美在湖北——中国美术馆藏湖北艺术家作品展”“资此德范 涵养育美——‘湖北三老’课徒稿及史料回顾展”“从武昌艺专走出来的红色伉俪——李家桢张友鸠夫妇作品文献回顾展”“期颐艺境德承百年——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藏世纪艺术家精品展”“大道弘艺——杨立光先生诞辰100周年特展”“‘心智地图的异像——马库斯·吕佩尔茨在中国’和‘俯仰天地——周韶华’双个展”“大江·观澜昙华林国际版画邀请展”等一系列特色展览的成功举办,将艺术大师的优秀作品带入到大众视野。风格各异的审美创造、表现样式,在美术作品与人的“共情”中将对“美”的感知真正融入到人心灵,以美化人,在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过程中增进文化自信,展现艺术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积极引领社会美育发展、提升社会审美水平,同样是专业美术院校的重要功能体现。近年来,学校承担了湖北省及河南省郑州市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训工作,2017年以来共培训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近千名。学校充分发挥高等美术院校教育资源优势,通过艺术名家、名师有针对性的培训授课,有效地将最新的美术教育理念和专业技法传授给基层美术教师,不仅对提高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拓展艺术视野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中小学整体美术教育水平,发挥美育人格塑造、价值引领功能起到了推动作用。

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拓展美育文化辐射面。学校油画系青柠志愿服务队、工业设计学院“艺术点亮红土地”志愿服务队,以及各院系志愿服务队深入革命老区,送艺术下乡,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尤其是在美绘乡村的实践活动中,学校师生在作品创作上对村民诉求进行了深入了解,艺术表现形式上进行反复推敲,所创作的艺术成果不仅传播了美育文化,更重要的是对当地村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起到了良好作用。

积极服务社会

展现学院能力,弘扬时代精神

艺术文化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行为产品,可赋予经济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湖北美术学院作为高等美术学院,专业优势突出,在文化产业创新方面,提倡文化创新和创意实践并重,加快推进与地方政府、企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在扩大合作领域、丰富合作项目、深化合作内涵、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实践。近年来,学校承担并完成了中印两国领导人东湖非正式会晤会场艺术设计、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会场艺术品创作、第十届中国(湖北)国际园林博览会公共艺术设计、中国驻乍得共和国大使馆艺术品工程、国庆 70 周年群众游行湖北省彩车艺术设计等重大项目,受到社会广泛认可。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作为中国武汉工程设计联盟、武汉设计之都促进中心副理事长单位,学校秉承“艺术融入城市,设计引导生活”的理念,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在城乡规划建设中运用艺术元素,提升城市品位,承担了武汉市轨道交通艺术站点建设,共承建了22条线路76座艺术站点。通过雕塑、绘画、大型装置等艺术形式,让普通的地铁站化身为美术馆和艺术长廊,让漫长枯燥的通勤过程有了值得驻足、值得欣赏的美的空间。学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连续七年获武汉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立功单位及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获全国(城市公共设施艺术化项目)最佳范例金奖及优质工程金奖,用“一所美院美化一座城”的实际成果将学校艺术资源转化成城市现实的文化软实力,为武汉成功申报和建设设计之都提供了契合时代特征艺术理念和具有创新精神艺术人才支持。

此外学校积极发挥智力资源优势,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合作共建,承担了南昌地铁公共艺术设计、光谷广场综合体地面艺术品设计、东湖绿道公共艺术品设计、中山大道公共艺术设计、水果湖核心区综合改造、武汉设计之都申报等项目。助力文化传承创新,持续实施“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非洲青年设计师培训计划”等 10 余个国家级项目。

湖北美术学院始终以弘扬时代精神为己任,以美育活动承载优秀文化,以艺术项目提高城市品位,打造了一批融合城市特点和学院特色的公共艺术作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校近年来以艺术服务社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方面得益于美术院校与文化产业建设有着天然的联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和企业为高等艺术院校师生创新创业发展及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有效的阵地。实践需要是推动理论研究的强大动力, 湖北美术学院将进一步推动艺术实践创新,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武汉UNESCO设计之都的未来畅想,为武汉及中部地区城市群融合、联动、创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离不开文艺实践,文艺实践的根本就是文艺创作。湖北美术学院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以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标高等艺术教育“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要求,深化高等艺术教育改革,着力推进多元视觉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建设。学校将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高扬凝心聚力的中国精神和时代精神,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需要的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丰富而优秀的作品,努力推动我国艺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成“有鲜明办学特色,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在全国具有一流地位的高水平美术院校”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代表、湖北美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来源:中国艺术报

(责编:王连香、连品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