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触摸的建筑史


丰子恺是学贯东西的名家,他在绘画、文学、建筑、音乐等领域皆博闻多识、见解深刻。在丰子恺看来,“一切艺术之中,客观性最丰富,鉴赏范围最广大,而对于人生关系最切者,实无过于建筑”。为此他曾作“建筑美术六讲”,连载在当年的《中学生》杂志上。1935年,开明书店还将“六讲”结集出版为《西洋建筑讲话》。
为了再现丰子恺建筑艺术讲义的独特魅力,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丰子恺西洋建筑六讲》,在结构编排、校订方式、注释图解等方面均进行了优化和创新,一举荣膺2024年度“最美的书”称号。
该书的函套设计素朴硬朗,大面积的灰色和几何线条的运用,让人联想到清水混凝土,契合着书籍的建筑主题。穿孔装帧再现了传统的线装技法,书口处手工拉毛的痕迹依稀可见。这本书采用了裸背胶装,优雅复古,且适宜180°平摊开来阅读,在保护书籍的同时提升了阅读体验。
设计师赵清通过购得当年的旧书,逐页扫描,才有了这本书的雏形。设计团队不仅对原文进行了精准校对,还新增注释102条,使书中的内容更适合现代人阅读。
古埃及金字塔、古希腊帕特农神庙、德国科隆大教堂、法国卢浮宫……为了便于读者充分理解文章中对西洋建筑艺术特色的解读和描绘,书中为丰子恺提及的每座建筑均增添了延伸配图。不仅收录了开明书店版《西洋建筑讲话》和《中学生》杂志连载时的文章配图,包括当时的建筑实景照片、丰子恺根据国外资料整理重绘的建筑结构图,以及他的建筑绘画手稿,还新增了140余张高清插图用以辅助阅读。
丰子恺用“坟”“殿”“寺”“宫”“店”五字概括了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特征,并以此为章节,运用富有文人意味的妙笔将它们勾连在一起,生动描绘出遥远国度的城市风景。设计师考虑到这一特质,在设计每个章节时,均会在开头配合本章内容单独设计出几何图案,将五字进行图像化表达。寥寥几笔,便醒目展现出该类建筑的核心特征。
此外,设计师在书中还制作了精美的“西洋建筑简轴”,全面梳理了丰子恺笔下的建筑艺术流变。不仅对文章中提及的五种建筑艺术特色进行了罗列总结,更将其与西洋建筑史相对照,读者从中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各类建筑风格在历史时间线上的发展变化,是一次对全书内容的科普性延伸。缝线经折装的简轴夹在书中,仿若桥梁,接续古今。
《丰子恺西洋建筑六讲》的内页采用了现代风格的版式设计,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版心处理别具匠心,页面留白较多,图片大小适中,使得本书看起来更像教学用的讲义而非画册,完美还原了90年前的讲义风格,表达出丰富的意境。
值得一提的是,设计师还精心选择了丰子恺所绘与建筑相关的手稿和漫画,制成四联画卡、藏书票及漫画票夹,别具韵致。展现搭积木内容的四格漫画,象征着丰子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漫画作品《建筑的起源》与《建筑家之梦》以藏书票的形式再现,充满对于建造者创造性体验的赞美;票夹则选取了丰子恺珍贵建筑手稿“西洋建筑五柱式”,反面为其落款“TK”字样。
当读者的指尖划过孔线,仿佛轻轻触摸着曾经的讲义。跟随设计者的脚步在光影中追寻历史的气息,回荡在耳畔的是西洋建筑的前世今生。(作者 田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