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双面“球痴”周鲁男

2025年07月16日08:32 | 来源:新华网222
小字号

原标题:双面“球痴”周鲁男

“输球不可怕,怕输才可怕。”

华侨大学男篮主教练周鲁男在总结本赛季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L)球队表现时说。

作为“九冠王”,华大男篮时隔十年再次闯入决赛。在多数人看来,他们已经创造足够多惊喜,尤其是半决赛防守鏖战两加时,逆转淘汰夺冠热门球队清华大学队,令人刮目相看。

然而,这些没有为周鲁男带来满足感。硬刚清华,全队耗尽了全部力气和运气,“背靠背”决赛面对北大时,他们以一场惨败告终。

赢了一起狂,输了一起扛。与清北男篮“背靠背厮杀”,胜负都不会让周鲁男感到意外。决赛后,他在朋友圈写道:“大家喜欢看草根逆袭的故事。我们一路走来跌跌撞撞,每次都在做打破质疑的事。我们挑战命运,哪怕前路布满荆棘,也不惧赤脚奔跑。”

周鲁男与华大男篮的故事从他的学生时代开始。2008年,他考入华大。不论教练还是他自己,都不认为他是天赋型球员,起初没有上场机会。训练时,他早来拖地,晚走收球,终于打动时任主教练林小霖。

2011年和2013年,作为球队核心球员,他两次随队夺得CUBAL冠军。他在场上专注投入、毫不惜力的表现赢得“拼命三郎”的绰号。

毕业后,他回到家乡母校临沂一中任教。2019年,华大男篮经历最艰难的时刻。时任华大体育学院院长邢尊明力邀周鲁男回华大执教男篮。

“选聘教练时,我首要考虑的不是谁名气大,谁打过职业比赛,而是谁能让华大男篮的精神回归。”邢尊明说,“他(周鲁男)身上有我们最需要的品质,我完全信任他。给他机会,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周鲁男是有远大抱负的人。低位接盘球队,他坚信:“我坐在这个位置,就一定能胜任。”

很多熟悉周鲁男的人会说,他有“双面性格”;他更是调侃自己“人格分裂”。武有“武痴”,戏有“戏痴”,周鲁男说自己算是个“球痴”。

现任华大体育学院党委书记的邢尊明说:“鲁男平日待人温和谦卑,一到赛场如同换了个人似的,硬朗刚猛。”

“我想当儒帅,但赛场如战场,慈不带兵,我无法温柔地告诉你怎么打球。”周鲁男说,“训练时纪律严格,没有谁有特权,所有人必须团结协作。”

周鲁男手机相册中内容最庞杂的两个文件夹,一是战术示意图,一是训练比赛视频。他要求球员至少能执行50至60套战术。有人说他是“战术鬼才”,也有人说他“会钻规则漏洞”。华大男篮“多人底线发球”、“底线接应发球”等破全场紧逼的战术视频在社交媒体疯传。

“我不是战术鬼才,只是输得多了而已,吃亏才会长智慧。”周鲁男说。

半决赛前,周鲁男从录像中扒下来清华男篮所有常用战术,画在战术板上,摆在更衣室里。他为球员讲解毛泽东军事理论著作《论持久战》,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的理念引入比赛。事实证明,与清华的比赛艰难漫长,是实打实的鏖战。

独自一人时,周鲁男会在手机上反复浏览对手胜利庆祝的情景。如此近乎“自虐”的态度,也是他矛盾性格的一种表现形式。

2013年CUBAL决赛,他夺得FMVP(决赛最有价值球员)后,发表现场感言时曾说:“感谢那些支持和不支持我们的人。”

周鲁男的双重性格在家庭生活中会还原出另一面。在球员面前,他是屹立不倒的靠山;在领导同事面前,他是值得信赖、刻苦钻研业务的教师;在妻子面前,他偶尔像个脆弱的孩子。

“有时,我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调动全队积极性。这种挫败感、无力感会让我情绪崩溃,在妻子面前,我大哭一场。”周鲁男说,“哭过之后,重返训练馆,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周鲁男的父亲是华大铁杆球迷,每场比赛都在网上观看直播,赛后和儿子交流比赛得失。一次,因父亲嗜酒,父子俩大吵,然后进入“冷战”。最终,父亲耐不住,借一次比赛机会,主动发信息“点评”比赛,两人“释怀和好”。

去年,父亲病逝,周鲁男悲痛不已,心怀愧疚。今年3月,华大男篮第15次问鼎“东南王”后,他在朋友圈中写道:“爸,你看到一定会很欣慰吧。”

周鲁男带队取得佳绩后,社会“各路人士”给他“开方划道”,告诉他怎样名利双收,也有机构出高价“挖”他。对此,周鲁男很清醒:“只有在华大不需要我时,我才可能离开。人不能忘本,要懂得感恩。从前别人为我遮风挡雨,现在到了我给别人撑伞的时候。”

CUBAL本赛季结束了,学校放暑假了,周鲁男从一个终点来到新的起点。他引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感慨道:“他日卧龙终得雨,今朝放鹤且冲天。”(记者刘旸)

(责编:杨虞波罗、李楠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